欢迎您访问扩走国学,专注于成语、字典、词典查询的国学网站平台,涵盖丰富的国学知识,帮助用户轻松学习成语、汉字和词语,提升国学素养。
当前位置:首页 > 成语 > 以佚待劳

以佚待劳(以佚待勞)是什么意思

  • 以佚待劳-古書典故辭典

    以佚待劳

    即“以逸待劳”。多指作战时采取守势,养精蓄锐,等敌人疲乏之后,相机出击,以挫败敌人。《孙子·军争篇》:“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佚:通“逸”。《后汉书·冯异传》:“夫攻者不足,守者有余,今先据城,以逸待劳,非所以争也。”

  • 以佚待劳-中华多用成语大辞典

    以佚待劳yǐyì-dàiláo

    【释义】:

    偏正 佚,同“逸”,安闲。劳,疲劳。多指作战时先采取守势,养精蓄锐,待进攻的敌人疲惫,战而胜之。《孙子·军争》:“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褒义。多用于军事方面。→以逸击劳 守株待兔劳师袭远 疲于奔命。也作“以逸待劳”、“逸以待劳”、“用逸待劳”。

  • 以佚待劳-中华成语辞海

    以佚待劳yǐ yì dài láo

    佚:通“逸”,安闲;比喻养精蓄锐,等待时机出击疲乏的敌人。也指先让对方行动,待时机有利再行事。《孙子·军争》:“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也作“以逸待劳”。《晋书·温峤传》:“设伏以逸待劳,是制贼之一奇也。”也作“逸以代劳”。宋·陈师道《拟御试武举策》:“逸以代劳,久以待变,亡费而有病,可谓善矣。”也作“用逸待劳”。《晋书·庾亮传》:“御以长辔,用逸待劳,比及数年,兴复可冀。”

  • 以佚待劳-兵法谋略辞典

    以佚待劳

    以我方的从容休整、养精蓄锐对付敌人的奔走疲劳,以便乘机出击取胜。《孙子兵法·军争篇》:“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三十六计·胜战计》之第四计,作者注释:“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

    迫使敌人处于困难的局面,不一定采取直接进攻的手段,可以根据刚柔相互转化的原理,实行积极防御,逐渐地消耗、疲惫敌人,使它由强变弱,我方就自然会变被动为主动。以逸待劳的“待”,不是守株待兔,消极地坐等战机,而是强调发挥指挥员的主观能动性,去积极地调动、疲惫敌人、创造战机。其目的在于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后发制人。这里的关键是要牢牢掌握战争的主动权,能动地支配局势的发展。

  • 以佚待劳-古今成语大词典

    以佚待劳yǐ yì dài láo

    在作战中,静以养精蓄锐,以待疲劳不堪之敌,乘隙而击之,战无不胜。《孙子·军争》:“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

  • 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机,此治力者也-中国军事名言辞典

    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机,此治力者也

    以自己的靠近战场来对待敌人的长途跋涉,以自己从容休整来等待敌人的奔走疲劳,以自己的足粮饱食来等待敌人的粮尽人饥,这是保持军队战斗力的方法。佚(yì义):安逸。治:修治。力:指战斗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