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灵涂炭(生靈塗炭)是什么意思
生灵涂炭-古書典故辭典
生灵涂炭
生灵:百姓。涂炭:泥沼和炭火,喻困苦,亦水深火热之意。语见《尚书·仲虺之诰》:“有夏昏德,民坠涂炭。”《晋书·苻丕载记》:“先帝晏驾贼庭,京师鞠为戎穴,神州萧条,生灵涂炭。”:鞠穷困。
生灵涂炭-汉语成语大词典
生灵涂炭shēng líng tú tàn
生灵:指百姓。涂炭:泥沼和炭火,比喻困苦。 形容人民像陷入泥潭,掉进火坑那样痛苦。语本《尚书·仲虺(huǐ)之诰》“有夏昏德,民坠涂炭”。孔安国传:“民之危险,若陷泥坠火。”《晋书·苻丕载记》:“先帝晏驾贼庭,京师鞠为戎穴,神州萧条,生灵涂炭。”宋·许
《彦周诗话》:“孙氏霸业,系此一战,社稷存亡,生灵涂炭都不问,只恐捉了二乔,可见措大不识好恶。”《六十年的变迁》第六章第五节:“袁宫保派兄弟来的使命,是想劝都督化干戈为玉帛,免得生灵涂炭。” 也作①【苍生涂炭】。(苍生:指老百姓。)《三国演义》第九十三回:“狼心狗行之辈,滚滚当道……以致社稷丘墟,苍生涂炭。”(滚滚:同“衮衮”,相继不绝,众多。社稷:古代帝王、诸侯所祭的土神和谷神,指国家。丘墟:废墟或荒地。)②【生民涂炭】。元·施君美《幽闺记·罔害皤良》:“不若迁都汴梁,上保社稷无危,下免生民涂炭。”章炳麟《致伯中书十》:“如以生民涂炭为忧,黎公实有调停之责。”梁启超《意大利建国三杰传》第十三节:“我国民比年以来,暴动又暴动……徒使生民涂炭,百务荒凉。”③【黎庶涂炭】。(黎庶:指众民。)《晋书·刘元海载记》:“黎庶涂炭,靡所控告。”④【万民涂炭】。《水浒后传》第二十回:“其时四野萧条,万民涂炭。”
生灵涂炭-中华成语大词典
生灵涂炭shēng líng tú tàn
生灵:百姓。涂:同“塗”,泥沼。炭:炭火。百姓陷在泥沼和炭火坑中。形容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尚书·仲虺之诰》:“有夏昏德,民坠涂炭。”(唐)房玄龄等《晋书·谯纵传》:“(王弥)遂使生灵涂炭,神器流离,邦国轸麦秀之哀,宫庙兴黍离之痛。”也作“涂炭生灵”、“生民涂炭”、“民生涂炭”、“生人涂炭”、“涂炭生民”、“生灵涂地”。(五代·后晋)刘昫、张昭远等《旧唐书·长孙无忌传》:“今无忌忘先朝之大德,舍陛下之至亲,听受邪谋,遂怀悖逆,意在涂炭生灵。”(唐)姚思廉《梁书·武帝纪》:“今昏主恶稔,穷虐极暴,诛戮朝贤,罕有遗育,生民涂炭,天命殛之。”(元)郑德辉《伊尹耕莘》楔子:“不修德政,暴戾顽狠,诸侯多叛,至于禽鸟走兽不安,民生涂炭。”(北周)庾信《伤心赋》:“在昔金陵,天下丧乱,王室板荡,生人涂炭。”(明)沈采《千金记·登拜》:“狂秦暴虐,涂炭生民。”(宋)邵伯温《闻见前录》:“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直到宋朝亡了,为免涂炭生灵计,结果是投降了元朝。”
生灵涂炭-实用分类典故辞典
生灵涂炭
【源出】:
《晋书·符丕载记》
【解释】:
生灵,指人民;涂炭,泥沼和炭火。人民如同陷在泥沼和炭火之中一样。原文:“先帝晏驾贼庭,京师鞠为戎穴,神州萧条,生灵涂炭。”
【用法】:
比喻人民处在极困苦的环境中。
【例句】:
宜即早回,各守疆界,以成鼎足之势,免致生灵涂炭,汝等皆得全生。(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回)
生灵涂炭-中华词典宝库
生灵涂炭shēng líng tú tàn
【释义】:
生灵:人民,百姓。涂炭:泥沼和炭火,比喻极困苦的境遇。人民像陷在泥里、掉在火中一样。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
【成语出处】:
《尚书·仲虺之诰》:“有夏昏德,民坠涂炭。”唐·房玄龄《晋书·苻丕载记》:“神州萧条,生灵涂炭。”
【例句】:
①“陶渊明生活在一个战乱频繁、生灵涂炭的时代。”②《三国演义》一〇〇回:“各守疆界,以成鼎足之势,免致生灵涂炭。”
生灵涂炭-中华成语大辞典
生灵涂炭shēng líng tú tàn
生灵:生民,百姓。涂炭:烂泥和炭火,比喻极其困苦的境地。形容人民群众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中。《尚书·仲虺(huǐ)之诰》:“有夏昏德,民坠涂炭。”唐·房玄龄《晋书·苻丕载记》:“先帝(怀帝、愍帝)晏驾贼庭,京师鞠为戎穴,神州萧条,生灵涂炭。”(鞠:穷。)也作“生民涂炭”。元·张可久《卖花声·怀古》:“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八回:“八方播乱,生民涂炭。”〔例〕敌人扫荡之时,村庄荡平,生灵涂炭,血染大地。
生灵涂炭-学生必备工具书
生灵涂炭shēng líng tú tàn
【解词】 生灵:指人民。涂炭:烂泥和炭火,比喻困苦。
【解义】 形容在反动统治下,广大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
【出处】 《尚书·仲虺之诰》:“有夏昏德,民坠涂炭。”
【例句】 在那战乱的年代,~,白骨蔽野,到处都是凄惨的景象。
生灵涂炭-简明成语词典
生灵涂炭shēng líng tú tàn
生灵:指人民。涂炭:烂泥和炭火。人民像陷入烂泥、掉进火坑一样。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也作]涂炭生灵生民涂炭[近]民不聊生民生凋敝[反]安居乐业国泰民安
生灵涂炭-中华多用成语大辞典
生灵涂炭shēnglíngtútàn
【释义】:
主谓 生灵,百姓。指人民像陷入泥潭,坠入火坑那样痛苦。语本《尚书·仲虺之诰》:“有夏昏德,民坠涂炭。”《晋书·苻丕载记》:“先帝晏驾贼庭,京师鞠为戎穴,神州萧条,生灵涂炭。”毛泽东《评国民党对战争责任问题的几种答案》:“遂致战祸复发,生灵涂炭。”△贬义。用于社会不安定,百姓困苦万分方面。→万民涂炭 民不聊生
国泰民安 国富民强 安居乐业。也作“黎庶涂炭”、“民生涂炭”、“生灵涂地”、“生民涂炭”、“生人涂炭”。
生灵涂炭-汉语成语分类词典
生灵涂炭shēng líng tú tàn
生灵:指人民。涂炭:烂泥和炭火,比喻艰难困苦。形容政治混乱时期人民处于极端艰难困苦的环境之中。
生灵涂炭-中华成语辞海
生灵涂炭shēng líng tú tàn
生灵;指百姓。涂炭:泯沼和炭火,比喻困苦,百姓像陷入泥潭,掉进火坑那样痛苦。形容百姓生活陷于极端凄惨的境地。《晋书·谯纵传》:“(王弥)遂使生灵涂炭,神器流离,邦国轸麦秀之哀,宫庙兴黍离之痛。”也作“生人涂炭”。
生灵涂炭-成语辞海
生灵涂炭shēng líng tú tàn
生灵:指百姓。涂:泥沼。炭:炭火。即人民如同陷入泥沼,落入炭火一样。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也作“生民涂炭”、“生灵涂地”。
生灵涂炭-古今成语大词典
生灵涂炭shēng líng tú tàn
人民遭到杀戮,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晋书·符丕载记》:“先帝晏驾贼庭,京师鞠为戎穴,神州萧条,生灵涂炭。”《明史·宦官传二·陈增》:“大率入公帑者不及什一,而天下萧然,生灵涂炭矣。”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