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寄死归(生寄死歸)是什么意思
生寄死归-古書典故辭典
生寄死归
《淮南子·精神训》:“禹南省,方济于江,黄龙负舟。舟中之人,五色无主。禹乃熙笑而称曰:‘我受命于天,竭力而劳万民,生,寄也,死,归也,何足以滑和,视龙犹蝘蜓。’”蝘蜓(yǎn tíng演霆):壁虎。生如寄寓在世上,死如归去。旧时达观者每以此自喻。
生寄死归-汉语成语大词典
生寄死归shēng jì sǐ guī
寄:寄居。 活着好似寄居,死去犹如归去。指把生与死看得很寻常。语本《淮南子·精神训》“生,寄也;死,归也”。《徐霞客游记·续篇》:“吾游遍灵境,颇有所遇,已知生寄死归,亦思乘化而游,当更无所罣碍耳。”(罣:同“挂”。)
生寄死归-中华成语大词典
生寄死归shēng jì sǐ guī
寄:寄居、暂住。归:回去。人生在世上好比寄居,一旦死了,犹如寄居后的归去。形容对人生的达观态度,心胸豁达开朗。(汉)刘安等《淮南子·精神训》:“生,寄也;死,归也。何足以滑和。”(唐)姚思廉《梁书·徐勉传》:“生寄死归,著于通论,是以深识之士,悠尔忘怀。”(明)徐宏祖《徐霞客游记·续编》:“吾游遍灵境,颇有所遇,已知生寄死归,已思乘化而游,当更无所罣碍耳。”
生寄死归-中华成语大辞典
生寄死归shēng jì sì guī
寄,寄寓。归:归宿。活着是在作客,死去才是归宿。旧时指一些人把生死看得很轻。汉·刘安《淮南子·精神训》:“生,寄也;死,归也。”明·徐宏祖《徐霞客游记·续编》:“吾游遍灵境,颇有所遇,已知生寄死归,亦思乘化而游,当更无所罣碍耳。”
生寄死归-诸子百家大辞典
生寄死归
《淮南子·精神训》:“生,寄也;死,归也。”意谓生是暂时的寄寓,死是走向归宿。对生死持达观态度,委运乘化。
生寄死归-中华多用成语大辞典
生寄死归shēngjì-sǐguī
【释义】:
并列 寄,暂住,寄居。归,回。视生犹寄,视死如归。语出《淮南子·精神训》:“生,寄也;死,归也。”明·徐宏祖《徐霞客游记·续编》:“吾游遍灵境,颇有所遇,已知生寄死归,亦思乘化而游,当更无所罣碍耳。”△用于人物有豁达观念。→安常处顺
生寄死归-中华成语辞海
生寄死归shēng jì sǐ guī
寄:寄寓;归:归宿。指活着是在作客,死去才是归宿。形容把生与死看得无关紧要。语出《淮南子·精神训》:“生,寄也;死,归也”。
生寄死归-成语辞海
生寄死归shēng jì sǐ guī
汉·刘安《淮南子·精神训》:“生,寄也;死,归也。何足以滑和。”寄:暂居,寄住。归:回去。即生如寄旅人间,死如归宿阴府。比喻人既不贪生,也不怕死。
生寄死归-古今成语大词典
生寄死归shēng jì sǐ guī
视生如暂寄于世,视死如归去。《淮南子·精神训》:“禹南省,方济于江,黄龙负舟,舟中之人,五色无主。禹乃熙笑而称曰:‘我受命于天,竭力而劳万民。生,寄也。死,归也。何足以滑和?’视龙犹蝘蜓,颜色不变,龙乃弭耳掉尾而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