呜呼哀哉(嗚呼哀哉)是什么意思
呜呼哀哉-汉语成语大词典
呜呼哀哉wū hū āi zāi
呜呼:文言叹词。哀:悲痛。哉:语气词。 表示哀痛的感叹语。常用于哀悼死者的祭文中。《史记·屈原贾生列传》:“遭世罔极兮,乃陨厥身。呜呼哀哉,逢时不祥!”唐·韩愈《祭十二郎文》:“呜呼哀哉,尚飨。”晋·陶潜《祭程氏妹文》:“死如有知,相见蒿里,呜呼哀哉!”后亦用作死亡的代称。《警世通言·吕大郎还金完骨肉》:“须臾七窍流血,呜呼哀哉。”《红楼梦》第十六回:“将秦钟打了一顿,自己的老病发了,三五日便呜呼哀哉了。” 也指事情的终结,含讽刺与诙谐意味。鲁迅《集外集·选本》:“而客气一点的,也就‘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而问题于是呜呼哀哉了。” 原作【於(wū)乎哀哉】。(於乎:同“呜呼”。)《诗经·大雅·召旻》:“於乎哀哉,维今之人,不尚有旧。” 又有【一命呜呼】。指死亡。常含幽默讽刺意味。《三侠五义》第一回:“刘后所生之子,竟至得病,一命呜呼。”《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九回:“又幸亏底下的话没有说出,他就一命呜呼了。”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汤峻岩说:‘杀两个叫化子开张!’这两个叫化子就是这样一命呜呼了。”
呜呼哀哉-中华成语大词典
呜呼哀哉wū hū āi zāi
呜呼:也作乌呼、於乎、於戏。感叹词,表示叹息,相当于“唉”。哀:悲哀、伤心。哉:语气词。原泛用于表示感叹或悲哀。后常用于祭文,表示对死者的哀悼。也可以借指人的死亡或事物的终结。(唐)柳宗元《柳先生集·卷四十·为韦京兆祭太常崔少卿文》:“临觞永恸,庶写哀诚。呜呼哀哉,伏惟尚飨!”(晋)陈寿《三国志·魏志·文帝纪》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曰:“惟黄初七年五月七日,大行皇帝崩,呜呼哀哉!”(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四:“阮二用手摇也不动,口鼻全无气息,仔细看时,呜呼哀哉了。”也作“於呼哀哉”。《诗经·大雅·召旻》:“於呼哀哉,维今之人,不当有旧。”
呜呼哀哉-实用分类典故辞典
呜呼哀哉
【源出】:
《诗经·大雅·召旻》
【解释】:
呜呼,叹词,等于“唉”。哉,语助词。旧时常用于祭文中。后既表伤心,也代死字。原诗:“今也日蹙国百里,于(同鸣)乎哀哉!”
【用法】:
指死,或表示伤心,多带轻蔑。
【例句】:
这个家伙,做了不少坏事。上个月他遇到车祸,呜呼哀哉了,无不拍手称快。
呜呼哀哉-新编成语词典
呜呼哀哉wū hū āi zāi
呜呼:文言叹词。哉:文言感叹语气词。用以表示悲哀。常用于哀悼死者的祭文中。现借指死亡或完蛋。《诗·大雅·召旻》:“於(wū)乎哀哉!维今之人,不尚有旧。”〔例〕这个大坏蛋呜呼哀哉后,人民群众无不拍手称快。
〔近义〕一命呜呼 寿终正寝
呜呼哀哉-中华词典宝库
呜呼哀哉wū hū āi zāi
【释义】:
呜呼:叹词,表示叹息。哉:语气助词,表示感叹。原表示感叹或悲哀。常用于祭文,表示对死者的哀痛。现借指死亡或完蛋。
【成语出处】:
《诗经·大雅·召旻》:“於(wū)乎哀哉!维今之人,不尚有旧。”《左传·哀公十六年》:“孔丘卒,公诔之曰:……茕茕余在疚,呜呼哀哉,尼父!”
【例句】:
①清·袁枚《祭妹文》:“纸灰飞扬,朔风野大,阿兄归矣,犹屡屡回头望汝也。呜呼哀哉!呜呼哀哉!”②《红楼梦》一六回:“将秦钟打了一顿,自己的老病发了,三五日便呜呼哀哉了。”
呜呼哀哉-中华成语大辞典
呜呼哀哉wū hū āi zāi
呜呼:感叹词,相当于“唉”。哀哉:让人伤心啊。文言中常用的哀叹之辞,表示对死者的悲悼。《诗经·大雅·召旻》:“於乎(呜呼)哀哉!维今之人,不尚有旧。”汉·贾谊《吊屈原赋》:“呜呼哀哉,逢时不祥。”唐·柳宗元《为韦京兆祭太常崔少卿文》:“临觞永恸,庶写哀诚。呜呼哀哉,伏惟尚飨!”后借以指事物的死亡或完结(含有诙谐或讽刺的意味)。参看“一命呜呼”。〔例〕敌人的如意算盘是破坏我们的交通,给我们造成困难。谁知道,这个计划还没有实行,他们的人就被我们抓住了,这计划也就呜呼哀哉了。
呜呼哀哉-汉语新成语词典
呜呼哀哉wū hū āi zāi
原是旧时祭文中的套语:“呜呼”是叹词,“哀哉”是“可悲啊!”现在借指人的死亡或者事物的完蛋,成为谑语。例:“他们创办的小刊物不久就呜呼哀哉了。”
呜呼哀哉-简明成语词典
呜呼哀哉wū hū āi zāi
呜呼:也作“於乎”,感叹词。哀哉:让人伤心啊。原泛指用以表示感叹或悲哀,常用于对死者的哀悼。也借指事物的死亡或终结。含贬义。[近]一命呜呼撒手尘寰
呜呼哀哉-中华多用成语大辞典
呜呼哀哉wūhū-āizāi
【释义】:
并列 呜呼,文言叹词。哉,文言语气词。泛指悲哀。语出《诗经·大雅·召旻》:“於乎哀哉!维今文人,不尚有旧。”后来常用于对死者表示哀悼。多用于祭文中。《史记·屈原贾生列传》:“遭世罔极兮,乃陨厥身、呜呼哀哉,逢时不祥!”现在多用于幽默口吻,表示坏人死了或事情完结。鲁迅《且介亭杂文·病后杂谈》:“好几回检查身体,没有死症,不至于呜呼哀哉是明明白白的。”△多用于表示悲哀方面。也作“於乎哀哉”。
呜呼哀哉-汉英成语词典
呜呼哀哉wū hū āi zāidead and gone or all is lost
原来是感叹死者的话,后引申为“死去”或“完结”,例他挨到晚上,咳了一阵,喘息一回.便呜呼哀哉,气断身亡。
When nightfall came he diied coughing and gasping for breath.
呜呼哀哉-汉语成语分类词典
呜呼哀哉wū hū āi zāi
唉,哀伤啊!旧时表示对死者的哀悼。今多用于贬义,表示完结、完蛋的意思。后来成为祭文中通用的感叹之辞。《诗经·大雅·召曼》:“于乎(呜呼)哀哉!维今之人,不尚有旧。”唐·韩愈《祭十二郎文》:“呜呼!言有穷而情不可终!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呜呼哀哉!尚飨。”
呜呼哀哉-汉语成语分类词典
呜呼哀哉wū hū āi zāi
见187页。
呜呼哀哉-中华成语辞海
呜呼哀哉wū hū’āi zāi
呜呼:感叹词;哉:语气助词。表示感叹或悲哀或对死者的哀痛。《史记·屈原贾生列传》:“遭世罔极兮,乃陨厥身。呜呼哀哉,逢时不祥!”
呜呼哀哉-成语辞海
呜呼哀哉wū hū āi zāi
《诗·大雅·召旻》:“於呼哀哉!维今之人,不尚有旧。”呜呼:文言叹词。哉:语气词。原泛指感叹或悲哀。常用于祭文,表示对死者的哀悼。也借指死。现也借指坏人的死亡或坏事的完结,多含讽刺、诙谐意味。也作“於乎哀哉”。
呜呼哀哉-古今成语大词典
呜呼哀哉wū hū āi zāi
呜呼:叹词。哉:语气助词。表示悲痛哀叹之词。多用于祭文,表示对死者的哀悼。唐·柳宗元《为韦京兆祭太常崔少卿文》:“临觞永恸,庶写哀诚。呜呼哀哉,伏维尚飨!”后借指为死亡或事情完结。有时含诙谐或讽刺意味。《初刻拍案惊奇》二:“程金便一把叉住喉咙,叉得手重,口又不得通气,一霎时呜呼哀哉了。”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的宪政》:“这样讲来,岂不是‘呜呼哀哉’了吗?事情是这样的困难,宪政是没有希望的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