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扩走国学,专注于成语、字典、词典查询的国学网站平台,涵盖丰富的国学知识,帮助用户轻松学习成语、汉字和词语,提升国学素养。
当前位置:首页 > 成语 > 指桑骂槐

指桑骂槐(指桑罵槐)是什么意思

  • 指桑骂槐-汉语成语大词典

    指桑骂槐zhǐ sāng mà huái

    指桑树,骂槐树。比喻明指这个而暗骂那个。《红楼梦》第十六回:“偏一点儿,他们就指桑骂槐的抱怨。”《官场现形记》第十三回:“听了隔壁闲话,知道统领是指桑骂槐。”茅盾《创造》:“君实说话时的那种神气——看定了别人是永远没出息的神气,比他的保守思想和指桑骂槐,更使娴娴难受。” 也作【指东骂西】。《上饶集中营·流浪散记》:“那位老板娘,常常指东骂西的讥刺我们,使我们实在片刻不愿停留了。” 又有①【捉鸡骂狗】。《醒世恒言·陈多寿生死夫妻》:“把一团美意看做不良之心,捉鸡骂狗,言三语四,影射的发作了一场。”②【指东说西】。《孽海花》第十一回:“你们别指东说西的挖苦人。”

  • 指桑骂槐-中华成语大词典

    指桑骂槐zhǐ sāng mà huái

    桑、槐:树名,即桑树、槐树。手指着桑树,实际骂的是槐树。比喻借题发挥地指着这个骂那个。(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六回:“错一点儿他们就笑话打趣,偏一点他们就指桑骂槐的抱怨。”

  • 指桑骂槐-新编成语词典

    指桑骂槐zhǐ sāng mà huái

    指着桑树骂槐树。比喻明里是骂这个人,实际上却是骂那个人。《红楼梦》第十六回:“偏一点儿,他们就‘指桑骂槐’的抱怨。”〔例〕她一整天没有给他好脸色看,冷言冷语,指桑骂槐的。

    〔近义〕含沙射影 〔反义〕直言不讳

  • 指桑骂槐-中华词典宝库

    指桑骂槐zhǐ sāng mà huái

    【释义】:

    指着桑树骂槐树。比喻表面上骂这个人,实际上骂那个人。

    【成语出处】: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六二回:“他每日那边指桑树骂槐树,百般称快。”清·曹雪芹《红楼梦》一六回:“咱们家所有的这些管家奶奶,那一个是好缠的?错一点儿他们就笑话打趣,偏一点儿他们就指桑骂槐的抱怨。”

    【例句】:

    ①唐弢《琐忆》:“他们把我写的文章,全都记在鲁迅先生的名下,并且施展叭儿狗的伎俩,指桑骂槐,向鲁迅先生‘呜呜不已’。”②茅盾《创造》:“君实说话时的那种神气——看定了别人是永远没出息的神气,比他的保守思想和指桑骂槐,更使娴娴难受。”

  • 指桑骂槐-中华成语大辞典

    指桑骂槐zhǐ sāng mà huái

    桑:桑树。槐:槐树。表面上指着桑树,实际上在骂槐树。比喻指甲骂乙。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六回:“咱们家所有的这些管家奶奶,那一个是好缠的?错一点儿他们就笑话打趣,偏一点儿,他们就指桑骂槐的抱怨。”参看“指鸡骂狗”、“捉鸡骂狗”。〔例〕这个人真无聊,成天不干不净,指桑骂槐,邻居们都不屑于理他。

  • 指桑骂槐-学生必备工具书

    指桑骂槐zhǐ sāng mà huái

    【解义】 指着桑树骂槐树。指表面上骂这个人,实际上是骂那个人。

    【例句】 有什么不满可以直接提出,用不着~。

    【近义】 旁敲侧击

    【反义】 直言不讳

  • 指桑骂槐-简明成语词典

    指桑骂槐zhǐ sāng mà huái

    表面上在骂桑树,实际上在骂槐树。比喻表面上在骂甲,而其实是在骂乙。[也作]指桑说槐指槐骂柳[近]指鸡骂狗含沙射影[反]直言不讳指名道姓

  • 指桑骂槐-中华多用成语大辞典

    指桑骂槐zhǐsāng-màhuái

    【释义】:

    连动 指着桑树骂槐树。比喻明着骂此人而真正骂彼人。《红楼梦》16回:“错一点儿他们就笑话打趣,偏一点儿他们就‘指桑骂槐’的抱怨。”张贤亮《小说中国》:“(知识分子)有地位和身份的便会像毛泽东同志说的‘小脚女人’一样,利用报刊和各种场合公开对现实指手划脚,或对一篇什么无关紧要的文章作品指桑骂槐。”△贬义。多用于为人方面。也作“指鸡骂狗”、“指桑说槐”、“指猪骂狗”。

  • 指桑骂槐-汉英成语词典

    指桑骂槐zhǐ sāng mà huáimake oblique accusations

    不作正面责骂的意思,例你若对我有意见就请直说,何必指桑骂槐,含沙射影呢?

    If you have any criticisms to make,tell me to my face and not resort to insinuations

  • 指桑骂槐-汉英成语词典

    指桑骂槐zhí sāng mà huálmake oblique

    不作正面责骂的意思,例你若对我有意见就请直说,何必指桑骂槐,含沙射影呢?

    If you have any criticisms to make,tell me to my face and not resort to msinuations.

  • 含沙射影 指桑骂槐-同义成语词典

    含沙射影 指桑骂槐

    含沙射影 hán shā shè yǐng

    指桑骂槐 zhǐ sāng mà huái

    〔同〕都是比喻性成语,都有“暗中骂人、攻击人”的意思;都由两个动宾结构构成,前后两截之间为连动关系;都可作各类句子成分。

    〔异〕【含沙射影】传说中有一种名叫“蜮”的动物,能在水中含沙射人的影子,使人生疮得病。整个成语比喻暗中攻击,造谣中伤,陷害别人。语意较重。例:①那些鬼蜮虫豸,只能在阴暗的角落里唾沫狂喷,含沙射影,却无法损害他半丝半毫。(袁鹰《飞》)②一面又中伤他人…用了含沙射影的口气,使那人不知道说着自己,却又另用口头宣传以补笔墨所不及,使别人可以疑心到那人身上去。(鲁迅《并非闲话》(三))③“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间未到。”有个年轻罪犯含沙射影地喊着。(从维熙《远去的白帆》九)

    【指桑骂槐】指着桑树骂槐树。比喻表面上骂甲,骨子里骂乙。口语色彩鲜明。例:①咱们家所有的这些管家奶奶,那一个是好缠的?错一点儿他们就笑话打趣,偏一点儿他们就“指桑骂槐”的抱怨。(〔清〕曹雪芹、高鹗《红楼梦》第十六回)②父亲看着也不舒服,有一次公开指桑骂槐地教训过他:那种用拇指和食指捏烟的架势,是标标准准的黄包车夫的架势,下等人的架势。(程乃珊《风流人物》二)

    〔注〕这两个成语有时也连用在一起,以增强语势。例:他们一贯推心置腹,就是吵嘴,也从不含沙射影、指桑骂槐,总是把想法倾巢倒出,一点“底儿”也不留。(刘心武《班主任》三)

  • 指桑骂槐 直言不讳-反义词应用词典

    指桑骂槐 直言不讳

    指桑骂槐 zhǐsāngmàhuái

    直言不讳 zhíyánbùhuì

    【指桑骂槐】比喻表面上骂这一人而实际上在骂那一人。也作“指桑说槐”。

    〔例句〕

    1.咱们家所有的这些管家奶奶,那一个是好缠的?错一点儿他们就笑话打趣,偏一点儿他们就“指桑骂槐”的抱怨。

    2.上课以前,她就饱听了一顿贝师母的冷言冷语的奚落,和指桑骂槐的咆哮。

    【直言不讳】说话爽直,毫无忌讳。

    〔例句〕

    你既专诚问我,我便直言不讳。

  • 指桑骂槐-汉语成语分类词典

    指桑骂槐zhǐ sāng mà huái

    指着桑树骂槐树。比喻明指甲而暗骂乙。《红楼梦》第十六回:“偏一点儿,他们就指桑骂槐的抱怨。”

  • 指桑骂槐-中华成语辞海

    指桑骂槐zhǐ sāng mà huái

    指着桑树骂槐树。比喻表面上骂这个,实质上骂那个。《官场现形记》一三回:“只有文七爷见了统领,听了隔壁闲话,知道统领是指桑骂槐,已经受了一肚皮的气。”也作“指鸡骂狗”、“指猪骂狗”。

  • 指桑骂槐-成语辞海

    指桑骂槐zhǐ sān mà huái

    即指着桑树骂槐树。比喻明指骂这个而实意骂那个。也作“指桑说槐”。

  • 指桑骂槐-兵法谋略辞典

    指桑骂槐

    指着桑树骂槐树,比喻明指甲而暗骂乙。兵法上作为古代将帅治军的一种权术,用“杀鸡儆猴,敲山震虎”的暗示手段,来统领部下和树立自己的威严。《三十六计·并战计》之第二十六计,作者注释:“大凌小者,警以诱之。刚中而应,行险而顺。”

    历代名将都主张严明军纪,抓住个别典型从严处理,震服全体官兵使服从于我,即所谓“无威严不可以服众”。这是军队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的需要。但“指桑骂槐”作为将帅治军的一种手段,只注意了“严”和“刚”的一面,忽略了“爱”与“柔”的一面,是有其片面性的。

  • 指桑骂槐-成语典故辞典

    指桑骂槐zhǐ sāng mà huái

    语出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九回:“除了平儿,众丫头媳妇无不言三语四,指桑骂槐,暗相讥刺。”

    指着桑树骂槐树。比喻借题发挥,明骂这人暗骂那个。如例①。也作“指槐骂柳”。如例②。

    旁敲侧击 指鸡骂狗 含沙射影 借题发挥 指东说西

    直截了当 直言不讳

    “桑”,上从三又。“骂”,上从双口。“槐”,右旁鬼作九笔。

    ①他们一贯推心置腹,就是吵嘴,也从不含沙射影、指桑骂槐,总是把想法倾巢倒出,一点“底儿”也不留。(刘心武:《班主任》)

    ②然后,指槐骂柳的仍对两位小姐发言,而目标另有所在,……(老舍:《四世同堂》)

  • 指桑骂槐-古今成语大词典

    指桑骂槐zhǐ sāng mà huái

    指甲骂乙。《金瓶梅词话》六二:“八月里哥儿死了,他每日那边指桑树,骂槐树,百般称快,俺娘这屋里分明听见,有个不恼的?”亦作“指桑说槐”。《天雨花》二二:“终年累月再不与他一副好面孔,自朝至暮,只是冷言冰语,指桑说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