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是什么意思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实用分类典故辞典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源出】:
《论语·泰伯》
【解释】:
由,顺从;之,代词,这里指统治者的意志及要求。对百姓,只可以叫他们顺从统治者的意志和要求去做,不可以叫他们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原文:“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用法】:
指反动统治者的愚民政策。
【例句】: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一语,说明了统治者与人民的敌对关系,他们的意图,不敢让人民知道。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诸子百家大辞典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孔子提出的使民政策。出自《论语·泰伯》。对这句话,历来存在争论。宦懋庸、梁启超等人将句子断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意是说,“对于民,其可者使其自由之;而所不可者亦使知之。”(见宦懋庸《论语稽》)杨伯峻则断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样,意思是:“老百姓,可以使他们照着我们规定的路走去,不可以使他们知道那是为什么。”这样一来,似有违孔子原意。孔子一贯重视教民,他说:“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论语·子路》)“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论语·子路》)。此外,孔子还强调要取信于民,假如老百姓只是跟着在上位的人走(使由之),又何必要取得他们的信任呢?所以,这句话还是应断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还有断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即是说,民可役使,但不能让其随心所欲,要使他们知道这一点。也通。这也正符合孔子强调言动视听都要合乎仁义礼智的要求的思想。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成语辞海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mín kě shǐ yóu zhī,bù kě shǐ zhī zhī
由:顺从,随顺。之:统治者的意志。即只可以叫老百姓按统治者的意志去做,不可以叫他们知道为什么去做。这是孔丘为奴隶主提出的愚民政策。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