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扩走国学,专注于成语、字典、词典查询的国学网站平台,涵盖丰富的国学知识,帮助用户轻松学习成语、汉字和词语,提升国学素养。
当前位置:首页 > 成语 > 赐

赐(賜)是什么意思

  • 赐告-古書典故辭典

    赐告

    给假归家养病。古时官吏休假叫告,赐告,意谓假期已满,赐予续假。《史记·高祖本纪》裴骃《集解》引孟康曰:“汉律,吏二千石,有予告、赐告。予告者,在官有功最,法所当得者也。赐告者,病满三月当免,天子优赐,复其告,使得带印绂,将官属,归家治疾也。”《汉书·汲黯传》:“黯多病,病且满三月,上常赐告者数”。

  • 赐环-古書典故辭典

    赐环

    环:圆形的玉器,因环、还同音,古时以环为“还”的象征物,故称放逐的臣子被赦召还为“赐环”。《荀子·大略》:“绝人以玦,反绝以环。”杨倞注:“古者臣有罪,待放于境,三年不敢去,与之环则还,与之玦则绝,皆所以见意也。”唐张说《让右丞相表第二表》:“伤矢之禽,闻弦虚坠;赐环之客,听歌先泣。”

  • 赐履-古書典故辭典

    赐履

    帝王赐予的封地。履:指足迹所到之处。《左传·僖公四年》:“管仲对曰:‘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太公曰:五侯九伯,汝实征之,以夹辅周室,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列,北至于无棣。’”后引申为受命出任地方官。明代高启《送郑都司赴大将军行营》诗:“赐履已分无棣远,舞千还见有苗来。”

  • 封官赐爵-汉语成语大词典

    封官赐爵fēng guān cì jué

    见【加官晋爵】(491页)。

  • 天官赐福-汉语成语大词典

    天官赐福tiān guān cì fú

    天官:道教奉天、地、水为三神,也叫三官。天官是三官之一。 祈福消灾的吉利话。《歧路灯》第一百零六回:“王氏听了,就是活神仙送了一个‘天官赐福’条子,笑道:‘你回来了好。’这病便减了十分之七。”

  • 赏赐无度-中华成语大词典

    赏赐无度shǎng cì wú dù

    赏:奖励。赐: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的给予,授予。无:没有。度:法度、标准。奖励赏赐没有法度。比喻奖励赏赐无法可依。(汉)班固《汉书·王行志》:“时贤以私爱居大位,赏赐无度,骄癝不敬,大失臣道,见戒不改。”

  • 赐-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赐cì

    赏赐——乞(~予赐教)

  • 赐予-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赐予cìyǔ

    赏给——乞求(帝国主义不会赐予被压迫人民自由和幸福,被压迫人民也绝不会向帝国主义~。)

  • 恩赐-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恩赐ēncì

    因怜悯而施舍——乞求(迷信的人总是~鬼神,希望鬼神给予恩赐。)、索取(我们不能等待大自然恩赐,我们要向大自然~。)

  • 赏赐不避怨仇,诛罚不避亲戚-诸子百家大辞典

    赏赐不避怨仇,诛罚不避亲戚

    诸葛亮关于赏罚要做到公平的命题。语出《诸葛亮集·便宜十六策·赏罚第十》。诸葛亮主张赏罚一定要公平,外不避仇,内不避亲。他列举了“国之五危”,指出“防奸以政,救奢以俭,忠直可使理狱,廉平可使赏罚”,“赏罚不正,则忠臣死于非罪,而邪臣起于非功。赏赐不避怨仇,则齐桓得管仲之力;诛罚不避亲戚,则周公有杀弟之名”。用“赏罚不正”的反面教训和齐桓公、周公赏不避仇、罚不避亲的正面事例,反复强调赏罚要公正,不偏不党。

  • 曾子辞赐-诸子百家大辞典

    曾子辞赐

    出自《说苑·立节》。曾子躬耕自给,生活贫困,却不肯接受鲁国国君所赐的封地。他清楚地意识到“受人者畏人”,一旦受制于人就不易保持节操。这则故事体现了儒家安贫乐道、固穷守节的思想。

  • 白豪之赐-中华多用成语大辞典

    白豪之赐báiháozhīcì

    【释义】:

    偏正 自豪,如来眉间白色毫毛,放有光明,叫白毫相,是如来三十二相之一。供养僧徒之物。语本《佛藏经·了戒品》:“如来灭后,白毫相中百千亿分,其中一分供养舍利及诸弟子……设使一切世间人皆共出家,随顺法行,于白毫相百千亿分,不尽其一。”〔例〕这些白豪之赐,令雪峰寺僧众大为感动。△用于描写给佛寺的施舍物。

  • 不吝赐教-中华多用成语大辞典

    不吝赐教bùlìn-cìjiào

    【释义】:

    见“不吝指教”。鲁迅《两地书》5:“但我相信倘有请益的时候,先生是一定不吝赐教的。”

  • 赐墙及肩-中华多用成语大辞典

    赐墙及肩cìqiáng-jíjiān

    【释义】:

    述宾 比喻才学浅露。语本《论语·子张》:“叔孙武语大夫子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宋·陈师道《次韵苏公西湖徙鱼》:“赐墙及肩人得见,公才槃槃一都会。”△用于描写事物情状。

  • 分茅赐土-中华多用成语大辞典

    分茅赐土fēnmáo-cìtǔ

    【释义】:

    并列 分封侯位和土地。清·李渔《玉搔头·飞舸》:“只要你忙上紧赶得那人近至尊,便是分茅赐土也非吾吝。”△多用于分封方面。→分茅列土 分茅裂土。也作“分茅锡土”。

  • 封官赐爵-中华多用成语大辞典

    封官赐爵fēngguān-cìjué

    【释义】:

    见“加官进禄”。《三国演义》78回:“今孙权既称臣归附……可封官赐爵,令拒刘备。”

  • 赏赐无度-中华多用成语大辞典

    赏赐无度shǎngcìwúdù

    【释义】:

    主谓 度,法度。赏赐没有法度。《汉书·五行志》:“时贤以私爱居大位,赏赐无度,骄罒不敬,大失臣道,见戒不改。”△贬义。用于揭示以亲情、友情任命官员所引起的弊端。→赏不当功 赏罚严明

  • 白毫之赐-中华成语辞海

    白毫之赐bái háo zhī cì

    白毫:佛教谓佛有三十二相,传说如来佛眉间有白色毫毛,放有光明,称白毫相。《佛藏经·了戒品》:“如来灭后,白毫相中百千亿分,其中一分供养舍利及诸弟子。”因称供养僧徒的东西为“白毫之赐”。

  • 不吝赐教-中华成语辞海

    不吝赐教bù lìn cì jiào

    不吝惜指点、教导。是请人指教的客气话。鲁迅《两地书》五:“但我相信倘有请益的时候,先生是一定不吝赐教的。”也作“不吝指教”。

  • 赐墙及肩-中华成语辞海

    赐墙及肩cì qiáng jí jiān

    语出《论语·子张》:“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后用以比喻才学浅薄。宋·陈师道《次韵苏公西湖徙鱼》:“赐墙及肩人得见,公才槃槃一都会。”

  • 分茅赐土-中华成语辞海

    分茅赐土fēn máo cì tǔ

    《夺锦楼》五回:“不止分茅赐土,允宜并位于中宫。”指分茅列土。也作“分茅锡土”。锡:赏赐。清·李渔《玉搔头·飞舸》:“只要你忙上紧赶得那人近至尊,便是分茅锡土也非吾吝。”

  • 封官赐爵-中华成语辞海

    封官赐爵fēng guān cì jué

    封官:古代帝王把官位授予人;赐爵:赐给爵位。把官职爵位卦赏给人。《三国演义》七八回:“今孙权既称臣归附……可封官赐爵,令拒刘备。”

  • 赏赐无度-中华成语辞海

    赏赐无度shǎng cì wú dù

    赏赐没有法度规矩。《汉书·五行志》:“时贤以私爱居大位,赏赐无度,骄嫚不敬,大失臣道,见戒不改。”

  • 绨袍之赐-中华成语辞海

    绨袍之赐tí páo zhī cì

    《史记·范雎传》:“须贾意哀之,留与坐饮食。曰:‘范叔一寒如此哉!’乃取其一绨袍以赐之。”后用其指在困难时别人赠送的东西或寄予的同情。

  • 天官赐福-中华成语辞海

    天官赐福tiān guān cì fú

    天神赐给的福分。旧时一种祈求幸福的吉祥话。《歧路灯》一〇六回:“王氏听了,就是活神仙送了一个‘天官赐福’条子,笑道:‘你回来了好。’这病便减了十分之七。”

  • 不吝赐教-成语辞海

    不吝赐教bù lìn sì jiào

    吝:吝惜。赐:赏赐,给予。即不要吝惜对我的教导。也作“不吝指教”。常用作请人指教的客气语。

  • 承蒙赐教-成语辞海

    承蒙赐教chéng méng sì jiào

    承蒙:承接蒙受。赐:赏赐。教:指教,教诲。即蒙受您的教诲。多是书信中的套语。

  • 赏赐无度-成语辞海

    赏赐无度shǎng sì wú dù

    度:法度。即奖励赏赐没有法度。形容任意赏赐。

  • 从军当以劳论及赐-兵法谋略辞典

    从军当以劳论及赐

    管理部队应当以功行赏。见于《秦简·军爵律》。

    赏赐是古代管理部队的主要手段之一,是激励兵士建立功劳的主要动力。赏赐是物质鼓励,包含着对下级所树功劳的肯定。受赏者得到立功行为的认可,就可以产生奋发向上的精神,产生再度立功的念头。正是因为赏赐具有的物质作用向精神作用转化的功能,所以很受将帅的重视,但是赏赐要发挥作用,还必须以劳论赐,功赏相当。小功大赏,大功小赏,赏贵遗贱,私赏亲党,都是在实施赏赐时不允许有的偏差。

  • 天官赐福-古今成语大词典

    天官赐福tiān guān cì fú

    指旧农历正月十五日上元节天官赐福于人,泛指上天赐福于人。旧戏第一出登台戏,以示吉利。宋·吴自牧《梦粱录·元宵》:“正月十五日元宵节,乃上元天官赐福之辰。”

  • 不吝赐教-古今成语大词典

    不吝赐教bù lìn cì jiào

    赐教:请赐予教言,有求于人的敬辞。不吝惜给予教导,请人指教的客气话。鲁迅《两地书》五:“但我相信倘有请益的时候,先生是不吝赐教的。”

  • 白毫之赐-古今成语大词典

    白毫之赐bái háo zhī cì

    佛教语,谓对佛教僧徒供养之赐。《佛藏经下·了戒品九》:“如来灭后,白毫相中百千亿分,其中一分供养舍利及诸弟子……设使一切世间人皆共出家,随顺法行,于百毫相百千亿分,不尽其一。”

  • 拜赐之师-古今成语大词典

    拜赐之师bài cì zhī shī

    指损兵折将之师。胜利者对失败者的讥语。春秋时,秦、晋殽之战,秦将孟明视被俘。获释时,孟谓晋君曰:“三年将拜君赐!”三年之后,秦出师复仇,又败。故晋讥秦所败之师为“拜赐之师”。见《左传·文公二年》。

  • 天下有兵,则积藏之粟足以备其粮;天下无兵,则以赐贫甿-中国军事名言辞典

    天下有兵,则积藏之粟足以备其粮;天下无兵,则以赐贫甿

    天下如果发生了战争,那么积藏的粮食足够用做为打仗准备的军粮;如果天下没有战争,那么还可以把这些粮食赐给贫苦的农民。兵:此指战争。甿(méng萌):农民。

  • 赏赐知其所施,则勇士知其所死;刑罚知其所加,则邪恶知其所畏-中国军事名言辞典

    赏赐知其所施,则勇士知其所死;刑罚知其所加,则邪恶知其所畏

    知道奖赏什么行为,有气力、有胆量的人就会拼死去做;知道惩罚什么行为,邪恶的人就不敢有那种行为。意谓奖罚具有诱导和禁止的作用。赐:赐予,赏给。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