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扩走国学,专注于成语、字典、词典查询的国学网站平台,涵盖丰富的国学知识,帮助用户轻松学习成语、汉字和词语,提升国学素养。
当前位置:首页 > 成语 > 当

当(當)是什么意思

  • 一写当十读-古書典故辭典

    一写当十读

    文章抄写一遍,胜过阅读十遍。《太平御览·学部·晚学》引桓子《新论》曰:“高君孟颇知律令,尝自伏写书,署郎哀其老,欲代之,不肯,云:‘我躬自写:乃当十遍读。’”宋代罗大经《鹤林玉露·手写九经》:“唐代张参为国子司业,手写九经,每言读书不如写书。高宗以万乘之尊,万几之繁,乃亦亲洒宸翰,遍写九经,云章烂然,终始如一,自古帝王所未有也。又尝御书汉光武纪,赐执政徐俯曰:‘卿劝朕读光武纪,朕思读十遍不如写一遍,今以赐卿。’圣学之勤如此。”宸翰:指皇帝亲笔书写。

  • 不当人子-古書典故辭典

    不当人子

    苏皖方言。不当:不应该,引申为罪过。“人子”是语助词,无实义。明代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四回:“长老道:‘乱谈!乱谈!树上又会结出人来?拿过去,不当人子!’”清代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四:“众人道:‘我们都是烟火邻居,遇着这样大事,理该效劳。却又还破费老师父,不当人子。’”在北方方言中则作“不当家花拉的”,“家”、“花拉的”也是语助词,无义。清代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八同:“王夫人听了道:‘阿弥陀佛!不当家花拉的,就是坟里有,人家死了几百年,这会子翻尸倒骨的,作了药也不灵啊!’”

  • 文君当垆-古書典故辭典

    文君当垆

    汉代卓文君私奔司马相如后,因家贫,一起到文君家乡临邛,开酒店卖酒,由文君当垆。《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相如与俱之临邛,尽卖其车骑,买一酒舍酤酒,而令文君当垆。相如身自著犊鼻裈,与保庸杂作,涤器于市中,”临邛:今四川省邛崃县。垆是酒店安置酒瓮的土墩子。当垆:坐在垆边卖酒。犊鼻裈:即围裙。

  • 玉卮无当-古書典故辭典

    玉卮无当

    没有底的玉杯。《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堂溪公见昭侯曰:‘今有白玉之卮而无当,有瓦卮而有当,君渴,将何以饮?’君曰:‘以瓦卮。’堂溪公曰:‘白玉之卮美,而君不以饮者,以其无当耶?’君曰:‘然。’堂溪公曰:‘为人主而漏其君臣之语,譬犹玉卮之无当。’”当:是“底”的意思。无底则漏,不能盛物。堂溪公以为君主如泄漏同群臣议论国家大事的秘密,就如没有底的玉杯一样,既不能盛水,也不能盛酒,是成不了事的。“玉卮无当”用玉杯没有底,比喻掌权者不能保密。

  • 生子当如李亚子-古書典故辭典

    生子当如李亚子

    后梁朱温赞颂后唐李存勖才干的话。宋代朱熹《资治通鉴·纲目》:“晋王李存勖,攻梁夹寨破之。朱温闻之,惊叹曰:‘生子当如李亚子,克用为不亡矣,至如吾儿豚犬耳。’”亚子:李存勖幼时之名。克用:亚子父。

  • 生子当如孙仲谋-古書典故辭典

    生子当如孙仲谋

    三国魏武帝曹操赞美孙权之才的话。《三国志·吴志·吴主传》裴松之注引《吴历》:“权乘轻船,从濡须口入公军,迴还作鼓吹。公见舟船器仗,军伍整肃,喟然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若豚犬耳。’”公:指曹操。仲谋:孙权字。景升:刘表字。

  • 老当益壮-古書典故辭典

    老当益壮

    年老了志气应当更加壮盛。《后汉书·马援传》:“尝谓宾客曰:‘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唐代王勃《滕王阁序》:“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

  • 当轴-古書典故辭典

    当轴

    比喻官居要职。《汉书·车千秋传赞》:“车丞相履伊吕之业,当轴处中,括囊不言,容身而去,彼哉!彼哉!”伊吕:伊,伊尹,商初大臣;吕。吕望,即姜太公,佐文王、武王灭商。

  • 当路-古書典故辭典

    当路

    居于要地,比喻掌握政权的人。《孟子·公孙丑上》:“夫子当路于齐,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乎?”

  • 当仁不让-古書典故辭典

    当仁不让

    《论语·卫灵公》:“当仁不让于师。”面临着仁义,就是老师也不必同他谦让。后泛指应该做的事,应主动积极地承担,毫不推辞。

  • 当今无辈-古書典故辭典

    当今无辈

    《三国志·吴志·张温传》:“太常顾雍曰:‘基未详其为人也,温当今无辈。’”意谓当时没有可以与张温匹敌的人。

  • 当世冠-古書典故辭典

    当世冠

    当代之第一人。汉代刘歆《孟母赞》:“子遂成德,为当世冠。”

  • 当局者迷,旁观者审-古書典故辭典

    当局者迷,旁观者审

    身当其事的人往往分辨不清事实的真相,旁观者却看得很清楚。《新唐书·元行冲传》:“当局称迷,旁观必审。”“旁观必审”今多作“旁观者清”。亦作“旁观者审,当局者迷”。

  • 穷当益坚-古書典故辭典

    穷当益坚

    处境越困穷,意志越应坚定。《后汉书·马援传》:尝谓宾客曰:‘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唐代王勃《滕王阁序》:“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 依头缕当-古書典故辭典

    依头缕当

    把事情一件一件弄清楚。缕当:了当。元代孟汉卿《魔合罗》第四折:“不要你狂言诈语,花唇巧舌,信口支持。则要你依头缕当,分星劈两,责状招实。”

  • 织当访婢-古書典故辭典

    织当访婢

    纺织的事应当问婢女。谓凡事应向熟悉这件事的人请教,不必论其身分如何。《宋书·沈庆之传》:“耕当问奴,织当访婢。”

  • 茶荈当酒-古書典故辭典

    茶荈当酒

    三国吴韦曜的故事。荈(chnǎn喘):晚采的茶。吴主孙皓宴群臣,不管酒量大小,每人必须饮七升酒。但对韦曜特别优待,允许他少喝,有时密赐茶荈代酒。见《三国志·吴志·韦曜传》。

  • 独当一面-古書典故辭典

    独当一面

    《汉书·张良传》:“良团:‘……汉王之将,独韩信可属大事,当一面。’”张良在汉王前推举韩信,以为他是众将中可独当一面的将军。后谓单独负责一个方面的重要工作为“独当一面”。

  • 旁观者审 当局者迷-古書典故辭典

    旁观者审 当局者迷

    旁观的看得清,当事者反而迷乱。审:明辨。亦作“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清代翟灏《通俗编·政治·旁观者清当局者迷》:“《盐铁论》:‘从旁议者易是,其当局则乱。’”《旧唐书·元行冲传》,“当局称迷,旁观见审。”

  • 旗鼓相当-古書典故辭典

    旗鼓相当

    古代军队用旗鼓施行号令,指挥作战,两军对阵、势均力敌,称“旗鼓相当”。《后汉书·隗嚣传》:“如今子阳(公孙述)到汉中、三辅,愿因将军(指隗嚣)兵马,鼓旗相当。”《三国志·魏志·管辂传》裴松之注引《管辂别传》:“问(单)子春曰:‘吾欲自与卿旗鼓相当。’”

  • 螳螂怒臂当车辙-古書典故辭典

    螳螂怒臂当车辙

    亦作“螳臂挡车”。比喻自不量力,而轻就敌。《庄子·人间世》:“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当:挡。

  • 当场出彩-汉语成语大词典

    当场出彩dāng chǎng chū cǎi

    本指戏剧表演杀伤时,用红水涂抹,装作流血的样子。后比喻当着众人的面表演出色的技艺。王统照《刀柄》:“他记起了‘筋疙瘩’今早提刀在手出门时怪声怪气的话:‘……看我当场出彩!’”也比喻当众败露不光彩的事或显出丑态。《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一回回目:“反本透赢当场出彩,弄巧成拙蓦地撤差。” 又有【当场出丑】。冯玉祥《我的生活》第一章:“平素娇生惯养,一点苦功也没有下过,临事自必当场出丑,给爹妈丢脸,这也是不足奇怪的。”

  •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汉语成语大词典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dāng duàn bù duàn,fǎn shòu qí luàn

    断:决断。乱:祸乱。 应当决断而不决断,就会遭受由此带来的祸乱。表示行事要当机立断,否则贻害无穷。《汉书·霍光传》:“昌邑(王)群臣坐亡辅导之谊,陷王于恶,光悉诛杀二百余人,出死,号呼市中曰:‘当断不断,反受其乱’。”颜师古注:“悔不早杀光等也。”唐·苏安恒《请则天皇后复位于皇太子疏》:“殊不知物极则反,器满则倾,故语曰:‘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此之谓也。”《民国通俗演义》第八十一回尾批:“段(祺瑞)失之太刚,黎(元洪)又失之太柔,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吾不能不为黎氏咎焉。” 也作【当断不断,必受其乱】。三国·蜀·诸葛亮《便宜十六策·斩断第十四》:“当断不断,必受其乱,故设斧钺之威,以待不从令者诛之。”

  • 当行本色-汉语成语大词典

    当行本色dāng háng běn sè

    当行:内行。 指做诗文内行,无须矫揉造作,自能显示本来面目。明·王骥德《曲律·杂论》:“当行本色之说……盖本于宋严沧浪之说诗。沧浪以禅喻诗,其言:‘禅道在妙语,诗道亦然。惟悟乃为当行,乃为本色。’” 也作【当行出色】。《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七回:“师老爷……越发谈得高兴了,道是今年的会墨,那篇逼真大家,那篇当行出色。”(会墨:科举时考卷文章。)

  • 安步当车-汉语成语大词典

    安步当车ān bù dàng chē

    不慌不忙地步行,就当乘车一般。语本《战国策·齐策四》“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八十一梦·第五十五梦》:“来的时候跟了老申瞎跑,未曾玩赏风景,这时是个自由身子,安步当车,就缓缓地走着。” 也作【缓步当车】。《北齐书·文苑传·祖鸿勋》:“缓步当车,无事为贵。”

  • 不羞当面-汉语成语大词典

    不羞当面bù xiū dāng miàn

    对于面对面的批评,不认为面子上不好看。《元曲选·无名氏〈刘弘嫁婢〉第一折》:“君子不羞当面,我有甚么弊病处……你就说。”

  • 豺狼当道-汉语成语大词典

    豺狼当道chái láng dāng dào

    当道:横在道路中间。 比喻坏人掌权、得势。《魏书·高恭之传》:“豺狼当道,不问狐狸。”(不问狐狸:更不必问狐狸之类了。)清·孔尚任《桃花扇·逮社》:“妨他豺狼当道,冠带几猕猴。”刘复《袁祸叹用己酉秋感韵》:“魑魅食人甘为虐,豺狼当道惯寻仇。” 也作①【豺狼横道】。《汉书·孙宝传》:“豺狼横道,不宜复问狐狸。”②【豺狼当路】。《后汉书·张纲传》:“豺狼当路,安问狐狸?”宋·王谠《唐语林·豪爽》:“杜(甫)初作《阆中行》:‘豺狼当路,无地游从。’”

  • 长歌当哭-汉语成语大词典

    长歌当哭cháng gē dàng kū

    长歌:放声歌咏,引申为写诗文。当:当作。 以歌咏代替痛哭。指用放声歌咏或写诗文来抒发心中的抑郁和悲愤。清·黄宗羲《亡儿阿寿圹志》:“儿卒于乙未之除夕,长歌当哭,遂以哭儿者为之铭。”《红楼梦》第八十七回:“感怀触绪,聊赋四章,匪曰无故呻吟,亦长歌当哭之意耳。”鲁迅《记念刘和珍君》:“长歌当哭,是必须在痛定之后的。” 也作【长歌代哭】。清·秋瑾《挽故人陈阕(què)生·序》:“手挽一章,亦长歌代哭之意。”

  • 臭不可当-汉语成语大词典

    臭不可当chòu bù kě dāng

    当:承受。 臭得使人不能忍受。唐·柳宗元《东海若》:“东海若陆游,登孟猪之阿(ē),得二瓠(hù)焉。刳而振其犀以嬉,取海水杂粪壤蛲(náo)蚘(蛔)而实之,臭不可当也。”(阿:大的丘陵。瓠:瓠瓜,葫芦。犀:瓠瓜的子。蛲:人体寄生虫之一。)又指文章写得很差。《孽海花》第五回:“原来公坊那年自以为臭不可当的文章,竟被霞郎估着,居然掇了巍科。” 也作【臭不可闻】。《三国演义》第九十回:“大半被铁炮打的头脸粉碎,皆死于谷中,臭不可闻。”

  • 大敌当前-汉语成语大词典

    大敌当前dà dí dāng qián

    当:正在。 强大的敌人正在面前。《老残游记续集》第一回:“大敌当前,全无准备,取败之道,不待智者而决矣。”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大敌当前,我们有打倒它的必要。”

  • 大而无当-汉语成语大词典

    大而无当dà ér wú dàng

    当:底,边际。 原指说话夸大没有边际。《庄子·逍遥游》:“吾闻言于接舆,大而无当,往而不返,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后用来表示虽然大,但不适用或不适当。鲁迅《书信·290106·致章廷谦》:“要而言之,《全上古……文》实在是大而无当的书,可供陈列而不适于实用的。”老舍《暑中写剧记》:“主要的角色不多,以免我掌握不好,反落个大而无当。”

  • 大王好见,小鬼难当-汉语成语大词典

    大王好见,小鬼难当dài wang hǎo jiàn,xiǎo guǐ nán dāng

    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国王或大帮强盗首领的称呼。 意思是头目见面好说,喽罗们难缠。指走狗借着主子势力敲诈勒索。鲁迅《路》:“现在的人间也还是‘大王好见,小鬼难当’的处所。” 也作【阎王好见,小鬼难当】。(阎王:传说是主管地狱的神。)《官场现形记》第十九回:“阎王好见,小鬼难当,旁边若有人帮衬,敲敲边鼓,用一个钱可得两钱之益。”

  • 当机立断-汉语成语大词典

    当机立断dāng jī lì duàn

    临到关键时刻,立刻作出决断。郭沫若《蔡文姬》第二幕:“周近:(曹丞相的可怕之处)是在他当机立断,执法如山。”《红岩》第二十七章:“听到我们的枪声,他们一定会当机立断。” 原作【应机立断】。《文选·陈琳〈答东阿王笺〉》:“拂钟无声,应机立断。”又有【当机贵断】。指关键时刻,以当机立断为可贵。《宋史·宋绶传》:“临事尚乎守,当机贵乎断,兆谋先乎密。能守则奸不能移,能断则邪不能惑,能密则事不能挠。”

  • 当家作主-汉语成语大词典

    当家作主dāng jiā zuò zhǔ

    比喻在政治上处于领导地位或有自主的权力。谢觉哉《爱厂如家》:“谁都知道:劳动人民,首先是工人,是现社会‘当家作主’的。”《刘胡兰传·发动老长工》:“只有群众觉悟了,弄清了剥削和被剥削的道理,自己起来斗倒地主,有了当家作主的思想,才敢于把地主手里的财产夺回来。”

  •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汉语成语大词典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dāng jú zhě mí,páng guān zhě qīng

    当局者:原指下棋的人。旁观者:原指看棋的人。 比喻当事人往往陷于主观片面,反而不及旁观的人看得清楚。语本《新唐书·元行冲传》“当局者迷,旁观必审”。(审:清楚地知道。)《老残游记》第十三回:“实在说的不错,倒是没有人说过的话!可见‘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也单作①【旁观者清】。《红楼梦》第五十五回:“俗语说:‘旁观者清。’这几年姑娘冷眼看着,或有该添该减的去处,二奶奶没行到,姑娘竟一添减。”②【当局者迷】。谢觉哉《知己难》:“‘当局者迷’,则虽贤者亦不能免。”

  • 当面错过-汉语成语大词典

    当面错过dāng miàn cuò guò

    面对面地失去了好机会。比喻实现某种愿望的机会本在眼前,但由于种种原因而没有能把握住这个机会。《镜花缘》第十二回:“虽有极美良姻,亦必当面错过。”

  • 当面鼓,对面锣-汉语成语大词典

    当面鼓,对面锣dāng miàn gǔ,duì miàn luó

    比喻面对面地商谈或争论。《金瓶梅》第五十一回:“要着我,你两个当面鼓对面锣的对不是!”《儿女英雄传》第二十六回:“姐姐作媒,是拿把刀。一手托两家,当面鼓,对面锣,不问男家要不要,先问女家给不给。”

  • 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汉语成语大词典

    当面一套,背后一套dāng miàn yī tào,bèi hòu yī tào

    见【口是心非】(579页)。

  • 当仁不让-汉语成语大词典

    当仁不让dāng rén bù ràng

    仁:仁义。 原指面对合乎道义的事决不退让。现也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争先去做,不退让。《论语·卫灵公》:“当仁不让于师。”唐·王勃《上李常伯启》:“当仁不让,下走无惭于自媒。”孙中山《和平统一之通电》:“各派首领不乏明达,见义勇为,当仁不让,其间大有其人在也。”

  • 当头棒喝-汉语成语大词典

    当头棒喝dāng tóu bàng hè

    佛教禅宗和尚接待初来学佛的人,常一言不发地先给以当头一棒,或大喝一声,要对方立即回答问题,借以考验对方。后比喻用强烈的手段促人猛醒。也比喻给人以严重警告或打击。清·淮阴百一居士《壶天录》卷下:“片时失足,后悔何及,愿以为当头棒喝也可。”梁启超《近世文明初祖倍根笛卡儿之学说》:“笛卡儿起,谓凡学当以怀疑为首,以一扫前者之旧论……此实为数千年学界当头棒喝,而放一大光明以待来哲者也。”《民国通俗演义》第一百一十九回“民心所背,事无不败”夹注:“不啻当头棒喝,奈何各军阀家尚然不悟?” 也作【当头一棒】。清·薛雪《一瓢诗话·六》:“赵松雪云:‘右军人品甚高,故书入神品。’此言不特论书,直与学者当头一棒。”梁启超《三十自述》:“冷水浇背,当头一棒,一旦尽失其故垒,惘惘然不知所从事。”《红岩》第二十八章:“这种神出鬼没的意外,象给了陆清当头一棒。”

  • 当为秋霜,无为槛羊-汉语成语大词典

    当为秋霜,无为槛羊dāng wéi qiū shuāng,wú wéi jiàn yáng

    槛:关兽类的栅栏。 应当做秋霜,不要做槛里的羔羊。比喻做事要下得狠手,不要受制于人。《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荆书与东海王彊曰:‘当为秋霜,无为槛羊。’”李贤注:“秋霜肃杀于物;槛羊受制于人。”

  • 当务之急-汉语成语大词典

    当务之急dāng wù zhī jí

    务:事情。 原意为应当做的事才是最紧要的。语本《孟子·尽心上》“当务之为急”。后指当前任务中最急迫的事。清·林则徐《畿辅水利议总序》:“国计民生,当务之急也。”韬奋、茅盾等《我们对于国事的态度和主张》:“以上诸端,我们认为当务之急,由之则全国团结必能加强,军心民心必能巩固,抗战必得最后胜利。”《红岩》第十章:“顾问说,当务之急,首要是整饬纪律。” 也作【当今之务】。《三国志·魏志·卫凯传》:“当今之务,宜君臣上下,并用筹策,计较府库,量入为出。”《魏书·阳尼传附阳固》:“当今之务,宜早正东储,立师傅以保护,立官司以防卫,以系苍生之心。”(东储:指太子。)

  • 当之无愧-汉语成语大词典

    当之无愧dāng zhī wú kuì

    当:承受。无愧:不感到惭愧。 当得起某种荣誉或称号,一点也不用惭愧。《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二回:“赵大架子道:‘若照荩翁的大才,这几句考语着实当之无愧。’”巴金《永远向他学习——悼念郭沫若同志》:“他给我们树立了一个光辉的榜样。‘卓越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他是当之无愧的。”

  • 当轴处中-汉语成语大词典

    当轴处中dāng zhóu chǔ zhōng

    轴:车轴。中:中心。 正处在车轴中心。旧时比喻官居要职。《汉书·公孙刘车王杨蔡陈郑传赞》:“车丞相履伊、吕之列,当轴处中。”(伊、吕:指商朝和周朝的开国元勋伊尹和吕尚。)

  • 吊二郎当-汉语成语大词典

    吊二郎当diào èr láng dāng

    形容不谨饬、不认真、不在乎。陆万美《把热情与兴趣汇注入正流的界堤》:“在聂耳,一方面自然是被迫的,为了……制造假象,让他们发生错觉,只把自己当做一个‘照样吃喝玩乐、吊二郎当的艺术家’。” 也作【吊儿浪荡】。姚雪垠《牛全德与红萝卜·一六》:“知道吗?游击队并不是吊儿浪荡的,游击队是要守纪律的!”

  • 独当一面-汉语成语大词典

    独当一面dú dāng yī miàn

    一个人担当或领导一个方面的工作。语本《汉书·张良传》“良曰:‘汉王之将,独韩信可属大事,当一面’”。《旧唐书·张濬(jùn)传》:“相公握禁兵,拥大旆(pèi),独当一面,不领(杨)复恭意作面子耶?”(旆:以杂色镶边的旗。)《孽海花》第五回:“庄寿香大刀阔斧,气象万千,将来可以独当一面。”郭沫若《甲申三百年祭》:“假使李岩收复河南之议得到实现,以李岩的深得人心,必能独当一面。”

  • 对酒当歌-汉语成语大词典

    对酒当歌duì jiǔ dāng gē

    对着酒应当高声歌唱。指宾朋饮酒时应当赋诗以助酒兴,含有及时行乐的意思。汉·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宋·欧阳修《渔家傲》:“对酒当歌劳客劝。”《镜花缘》第七十八回:“游玩一事既已结过,此刻是‘对酒当歌’,我们也该行个酒令多饮两杯了。”

  • 罚不当罪-汉语成语大词典

    罚不当罪fá bù dāng zuì

    当:适合。 所作的处罚与所犯的罪行不相当。一般指处罚过重。《荀子·正论》:“夫德不称位,能不称官,赏不用功,罚不当罪,不祥莫大焉。”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谁个劣,谁个不劣,谁个最甚,谁个稍次……都有极明白的计算,罚不当罪的极少。”

  • 泛应曲当-汉语成语大词典

    泛应曲当fàn yìng qū dàng

    曲:曲折隐秘的地方。曲当:各处都恰当。 广泛应用于各种情况,处处都很恰当。孙中山《社会建设(民权初步)·结论》:“必须习练成熟,而后乃能左右逢源,泛应曲当也。”

  • 奋勇当先-汉语成语大词典

    奋勇当先fèn yǒng dāng xiān

    精神奋发,勇敢地冲在前面。战斗在最前列。《杨家府演义·钟离救回吕洞宾》:“军令才下,孟良奋勇当先,引众杀人朱雀阵。”吴玉章《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十四》:“喻云纪沿途抛掷炸弹,一人奋勇当先,敌人见之无不丧胆。”

  • 该当何罪-汉语成语大词典

    该当何罪gāi dāng hé zuì

    应该办什么罪!常用以斥责人有罪。《孽海花》第二回:“你还想引诱良家子弟,该当何罪?”《中国地方戏曲集成·湖北卷·楚剧〈乌金记〉第三场》:“胆大刘寡妇,自不小心,出了人命,该当何罪?”朱自清《阿河》:“你们教她的好事,该当何罪?”

  • 国难当头-汉语成语大词典

    国难当头guó nàn dāng tóu

    国家正遭遇着大患难。鲁迅《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在国难当头的现在,白天里讲些冠冕堂皇的话……不就正是这些人么?”宋庆龄《关于国共合作的声明(一九三七年十一月)》:“国难当头,应该尽弃前嫌。必须举国上下团结一致,抵抗日本,争取最后胜利。”

  • 缓步当车-汉语成语大词典

    缓步当车huǎn bù dāng chē

    见【安步当车】(9页)。

  • 悔不当初-汉语成语大词典

    悔不当初huǐ bù dāng chū

    指后悔开始时不做什么或没有采取另外的做法。唐·薛昭纬《谢银工》:“早知文字多辛苦,悔不当初学冶银。”《说唐》第五十回:“早知你今日忘恩,悔不当初在三贤馆中,将你一槊打死。”《六十年的变迁》第八章:“真是早知今日,悔不当初。”

  • 既有今日,何必当初-汉语成语大词典

    既有今日,何必当初jì yǒu jīn rì,hé bì dāng chū

    如果知道有今天,当初何必那样做呢。多表示对过去的作为感到后悔。《红楼梦》第二十八回:“黛玉听说,回头就走。宝玉在身后面叹道:‘既有今日,何必当初?’”也作【早知今日,悔不当初】。《水浒全传》第四十一回:“晁盖喝道:‘你那贼驴,怕你不死!你这厮早知今日,悔不当初。’”

  • 简截了当-汉语成语大词典

    简截了当jiǎn jié liǎo dàng

    见【直截了当】(375页)。

  • 举错必当-汉语成语大词典

    举错必当jǔ cuò bì dàng

    措施完全得当。《史记·秦始皇本纪》:“举错必当,莫不如画。”(错:通“措”。画:谋划,筹划。)

  • 举措失当-汉语成语大词典

    举措失当jǔ cuò shī dàng

    失当:不恰当。 举动措施不得当。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敌军调动忙乱,举措失当,两队优劣之势,也就不同于前了。”《动摇·十》:“接着又有县农协,县工会,店员工会的联席会议,宣布县长举措失当,拍电到省里呼吁。”

  • 慨当以慷-汉语成语大词典

    慨当以慷kǎi dāng yǐ kāng

    “慷慨”一词的间隔用法。“当以”无实义。 感慨很深,情绪激昂。《乐府诗集·曹操〈短歌行〉》:“慨当以慷,忧思难忘。”清·侯方域《复倪玉纯书》:“与知己别来十年,而此生遭际,慨当以慷,乃有出于契阔之外者。”

  • 愧不敢当-汉语成语大词典

    愧不敢当kuì bù gǎn dāng

    谦辞,表示对别人给予的称赞或赠送的物品,感到惭愧,承当不起。清·郑燮《刘柳村册子(残本)》:“紫琼崖道人,慎郡王也。赠诗:‘按拍遥传月殿曲,走盘乱泻蛟宫珠。’愧不敢当,然亦佳句。”清·袁枚《小仓山房尺牍》第九十五首:“蒙公奖许过当,愧不敢当。”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