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叶题诗(紅葉題詩)是什么意思
红叶题诗-古書典故辭典
红叶题诗
唐代盛传因红叶得配良缘的故事。①唐德宗时奉恩院王才人养女凤儿,尝以红叶题诗,置御沟流出,为进士贾全虚所得,金吾奏其事,帝授全虚金吾卫兵曹,以风儿妻之。见王铚《侍儿小名录》。②唐宣宗时,舍人卢渥偶从御沟中拾一红叶,上有绝句一首,他便把它藏在箱里。后宣宗发放宫人,卢渥择配者正是当年题诗的人,见范摅《云溪友议》。③唐僖宗时,宫女韩氏以红叶题诗自御沟流出,为于祐所得。祐亦题一叶,投放御沟上流,韩氏亦得而藏之。后帝放宫女三千人,于祐恰娶了韩氏,成亲后,各从箱内取红叶相示。见宋代刘斧《青琐高议》选张实《流红记》。五代孙光宪《北梦琐言》作李茵妻韩氏。参见“御沟流叶”条。
红叶题诗-实用分类典故辞典
红叶题诗
【源出】:
唐·范摅《云溪友议》卷十
【解释】:
相传唐宣宗时,卢渥进京考试,在御沟里拾到一片红叶,上面写着一首诗:“水流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他就把它藏在箱子里。后来,宣宗放宫女嫁人。卢渥去选择配偶,选中的一个宫女,正巧就是在叶上题诗的人。同样故事还有三说,男主角分别为唐玄宗时人顾况;唐僖宗时人于祜;唐德宗时人贾全虚。又作“御沟红叶”、“御沟流叶”。
【用法】:
比喻男女奇缘或表示情思闺怨。
【例句】:
①他二人诗题红叶结良缘。
②无情红叶偏向御沟流,诗句上分明永配偶,对景触目恨悠悠。(高明《二郎神·秋怀》)
红叶题诗-中华成语大辞典
红叶题诗hóng yè tí shī
唐朝宫女良缘巧合的故事。后也泛指男女奇缘。宋·刘斧《青琐高议·流红记》:“唐僖宗时,有儒士于祐,晚步禁衢间。……视御沟,浮叶续续而下。祐临流浣手。久之,有一脱叶,差大于他叶,远视之,若有墨迹载于其上。浮红泛泛,远意绵绵。祐取而视之,果有四句题于其上。其诗曰:‘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祐得之,蓄于书笥,终日咏味,喜其句意新美,然莫知何人作而书于叶也。因念御沟水出于禁掖,此必宫中美人所作也。……祐终不废思虑,复题二句,书于红叶上云:‘曾闻叶上题红怨,叶上题诗寄阿谁?’置御沟上流水中,俾其流入宫中……久之,韩泳召祐谓之曰:‘帝禁宫人三千余得罪,使各适人。有韩夫人者,吾同姓,久在宫。今出禁庭,来居吾舍,子今未娶,年又逾壮,困苦一身,无所成就,孤生独处,吾甚怜汝。……今韩夫人箧中不下千缗,本良家女,年才三十,姿色甚丽。吾言之,使聘子,何如?’……泳令人通媒妁,助祐进羔雁,尽六礼之数,交二姓之欢……既而韩氏于祐书笥中见红叶,大惊曰:‘此吾所作之句,君何故得之?’祐以实告。韩氏复曰:‘吾于水中亦得红叶,不知何人作也。’乃开笥取之,乃祐所题之诗。相对惊叹感泣久之。”此类故事也见于唐·孟棨《本事诗·情感》;唐·范摅《云溪友议》卷十;五代·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九等。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二折:“不闻黄犬音,难传红叶诗;路长不遇梅花使,孤身作客三千里。”
红叶题诗-中华多用成语大辞典
红叶题诗hóngyè-tíshī
【释义】:
见“御沟红叶”。宋·张孝祥《满江红》词:“红叶题诗淮与寄,青楼薄倖空遗迹。”
红叶题诗-中华成语辞海
红叶题诗hóng yè tí shī
关于红叶上题诗的故事,传说颇多。据唐·范摅《云溪友议》载:唐宣宗时有书生卢渥赴京应举,偶临御沟,拾得一红叶,上有一诗:“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后宣宗放宫女,许配吏员。渥得一人,正是红叶上题诗之人。后用其形容姻缘巧合。也作“红叶传情”。元·贯云石《凭阑人·题情》曲之六:“红叶传情着意,书遍相思若未饮。”
红叶题诗-成语辞海
红叶题诗hóng yè tí shī
唐·范摅《云溪友议》卷十载,唐宣宗时,卢渥赴京应举,偶临御沟,得一红叶,上题诗云:“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后宣宗放宫女嫁人,卢渥前往择配,成婚后,宫女发现红叶,卢渥方知题诗的就是他的妻子。比喻良缘巧合或天赐良缘。也作“红叶之题”、“御沟红叶”。
红叶题诗-古今成语大词典
红叶题诗hóng yè tí shī
在红叶上题诗以寄情。唐代红叶题诗而结成良缘的故事很多。如宣宗时,舍人卢渥偶临御沟,得一红叶,上题绝句云:“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后来宫中放出宫女择配,不意归卢者竟是题叶之人。类似者甚多。宋·张孝祥《满江红》:“红叶题诗谁与寄,青楼薄幸空遗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