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心为上(攻心爲上)是什么意思
攻心为上-古書典故辭典
攻心为上
从思想上瓦解敌方的斗志为上策。《三国志·蜀志·马谡传》裴松之注引《襄阳记》:“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攻心为上-汉语成语大词典
攻心为上gōng xīn wéi shàng
从思想上瓦解敌人的斗志是最上策。《三国志·蜀志·马谡传》“自昼达夜”裴松之注引《襄阳记》:“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回:“把个张姑娘乐的连连点头,笑道:‘姐姐这叫作兵法攻心为上。’”孙中山《心理建设(孙文学说)·自序》:“兵法有云:‘攻心为上’,是吾党之建国计划,即受此心中之打击者也。” 又有【攻谋为上】。(攻谋:用计谋进攻敌人。)明·周楫《西湖二集·胡少保平倭战功》:“兵法攻谋为上,角力为下,况且如今无兵,何以处之?”
攻心为上-中华成语大词典
攻心为上gōng xīn wéi shàng
攻心:做思想工作。作战时以能从思想上瓦解敌军为高明策略。(晋)陈寿《三国志·蜀志·马谡传》(宋)裴松之注引《襄阳记》:“夫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成都武侯祠联(上):“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
攻心为上-实用分类典故辞典
攻心为上
【源出】:
《三国志·蜀书·马谡传》裴松之注引《襄阳记》
【解释】:
从思想上瓦解敌人的斗志是最上策。原文:“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
【用法】:
①瓦解敌人斗志的一种军事策略。②泛指从心理上摧垮敌对一方。
【例句】:
①现在的心理战就是攻心为上的策略。
②由于采用了攻心为上的策略,大力宣传政府打击经济领域中犯罪分子的政策,许多贪污受贿分子纷纷自首。
攻心为上-中华成语大辞典
攻心为上gōng xīn wéi shàng
上:上策,最高明的策略。从思想上去瓦解敌人是最高明的策略。晋·陈寿《三国志·蜀书·马谡传》裴松之注引《襄阳记》:“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唐·姚思廉《梁书·武帝纪》:“夫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次之;心战为上,兵战次之。今日是也。”〔例〕马谡曾在诸葛亮出师南征时,向诸葛亮献计:“夫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郭小川《纵火·杀人与“从理论上去做‘挖心战’”》)
攻心为上-中华多用成语大辞典
攻心为上gōngxīn-wéishàng
【释义】:
主谓 从思想上瓦解敌人的斗志为上策。语出《三国志·蜀书·马谡传》:“每引见谈论,自昼达夜。”裴松之注引《襄阳记》:“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孙中山《心理建设(孙文学说)·自序》:“兵法有云:‘攻心为上’,是吾党之建国计划,即受此心中之打击者也。”△用于描写战略上因果。
攻心为上-中华成语辞海
攻心为上gōng xīn wéi shàng
从精神上瓦解、征服敌人是最佳的谋略。《三国志·蜀书,马谡传》裴松之注引《襄阳记》:“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攻心为上-成语辞海
攻心为上gōng xīn wéi shàng
攻心:从思想上瓦解敌人的斗志。上:上策。高明的策略。即瓦解敌人的斗志是攻击敌人最高明的策略。《三国志·蜀志·马谡传》:“每引见谈论,自昼达夜。”裴松之注引《襄阳记》:“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
攻心为上-古今成语大词典
攻心为上gōng xīn wéi shàng
征服敌人,能征服其心,则兵不血刃而致胜。《三国志·蜀书·马谡传》“自昼达夜”裴松之注引《襄阳记》:“夫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愿公服其心而已。”
攻心为上-中国军事知识辞典
攻心为上
一种用兵作战思想。语源于《三国志·蜀志·马谡传》:“每引见谈论,自昼达夜。”裴松之注引《襄阳记》:“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意为用兵打仗,从思想上瓦解敌人的斗志为上策。
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中国军事名言辞典
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出兵作战的方法,征服敌人的心为上策,夺取敌人的城堡为下策;用智谋战胜敌人为上策,与敌人厮杀为下策。意谓作战贵谋不贵勇。攻心:瓦解敌人的斗志,也可理解为掌握和利用敌我双方的心理因素。心战:以智相较。兵战:武力相拼。
攻心为上-中国军事名言辞典
攻心为上
“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意谓用兵打仗,最好的用兵方法是从思想上征服敌人,使敌人心悦诚服。攻心:从思想上征服敌人。上:上策。古人理事常有上、中、下策以权衡、优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