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扩走国学,专注于成语、字典、词典查询的国学网站平台,涵盖丰富的国学知识,帮助用户轻松学习成语、汉字和词语,提升国学素养。
当前位置:首页 > 成语 > 夕

夕(夕)是什么意思

  • 一朝一夕-古書典故辭典

    一朝一夕

    指短促的时间。《易·坤》:“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列子·力命》:“病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渐矣。”

  • 七夕-古書典故辭典

    七夕

    农历七月初七之夜。古代神话中说,牛郎织女七夕在天河相会。《太平御览》卷三十一《七月七日》引梁吴均《续齐谐记》曰:“桂阳成武丁有仙道,忽谓其弟曰:‘七月七日织女何事渡河?’答曰:‘暂诣牵牛。’世人至今云织女嫁牵牛也。”又引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曰:“七夕,妇人结彩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鍮石为针,置瓜果于中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以为符应。”鍮石,即黄铜。喜子:同“蟢子”,一种长脚的小蜘蛛。

  • 旦夕之费-古書典故辭典

    旦夕之费

    每天的生活所需。南朝梁萧统《陶渊明传》:“不以家累自随,送一力给其子,书曰:‘汝旦夕之费,自给为难。今遣此力,助汝薪水之劳。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

  • 朝夕之池-古書典故辭典

    朝夕之池

    谓大海。朝夕即“潮汐”。《文选·枚乘·上书重谏吴王》:“游曲台,临上路,不如朝夕之池。”唐李善注引苏林曰:“以海水朝夕为池。”

  • 朝不及夕-古書典故辭典

    朝不及夕

    早上顾不得晚上。形容情况危急。《左传·僖公七年》:“朝不及夕,何以待君?”又《襄公十六年》:“敝邑之急,朝不及夕。”也说成“朝不保夕”。

  • 朝不谋夕-古書典故辭典

    朝不谋夕

    早上考虑不到晚上的事,指形势危急时,只图眼前,谋不及远。《左传·昭公元年》:“吾侪偷食,朝不谋夕,何其长也?”晋杜预注:“言欲苟免目前,不能念长久。”又作“朝不虑夕”。晋代李密《陈情表》:“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 旦不保夕-汉语成语大词典

    旦不保夕dàn bù bǎo xī

    见【朝不谋夕】(1357页)。

  • 花朝月夕-汉语成语大词典

    花朝月夕huā zhāo yuè xī

    朝:早晨。夕:傍晚,泛指晚上。 花开的早晨,月明的夜晚。指景物美好的时候。《旧唐书·罗威传》:“每花朝月夕,与宾佐赋咏,甚有情致。”宋·柳永《引驾行》:“花朝月夕,最苦冷落银屏。”《大宋宣和遗事》元集:“遇花朝月夕,宣童贯、蔡京;值好景良辰,命高俅、杨戬。向九里十三步皇城,无日不歌欢作乐。”也特指阴历二、八两月的月半。明·田汝成《熙朝乐事》:“二月十五日为花朝节,盖花朝月夕,世俗恒言。二、八两月为春秋之中,故以二月半为花朝,八月半为月夕也。” 也作①【月夕花朝】。宋·欧阳修《夜行船》:“月夕花朝,不成虚过。”②【花晨月夕】。明·袁宏道《兰亭记》:“故或登高临水,悲陵谷之不长;花晨月夕,嗟露电之易逝。”清·黄宗羲《前翰林院庶吉士韦庵鲁先生墓铭》:“花晨月夕,欢娱少而愁叹多。”

  • 今夕何夕-汉语成语大词典

    今夕何夕jīn xí hé xī

    夕:夜晚。 常指当前值得珍惜的夜晚。《诗经·唐风·绸缪》:“今夕何夕,见此良人。”汉·刘向《说苑·越人歌》:“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清·魏源《秦淮灯船引》:“今夕何夕银河苍,万岁千秋乐未央。”

  • 命在旦夕-汉语成语大词典

    命在旦夕mìng zài dàn xī

    旦:早晨。夕:傍晚。 生命只在早晚之间。指即将死亡。唐·陈子昂《为建安王与诸将书》:“尽病水肿,命在旦夕。”明·梁辰鱼《浣纱记·通嚭(pǐ)》:“天兵到临,你命在旦夕,还来见什么?”梁启超《新民说·附录》:“今日之中国,又积数千年之沈疴,合四百兆之痼疾,盘踞膏肓,命在旦夕者也。” 也作【命在朝(zhāo)夕】。《汉书·龚胜传》:“年老被病,命在朝夕。”

  • 人命危浅,朝不虑夕-汉语成语大词典

    人命危浅,朝不虑夕rén mìng wēi qiǎn,zhāo bù lǜ xī

    见【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867页)。

  • 人有旦夕祸福-汉语成语大词典

    人有旦夕祸福rén yǒu dàn xī huò fú

    见【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1030页)。

  • 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汉语成语大词典

    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rì bó xī shān,qí xī yǎn yǎn,rén mìng wēi qiǎn,zhāo bù lǜ xī

    薄:迫近。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浅:时间短。 太阳靠近西山,将要落下,老人只有一丝气息,将要断绝,寿命不长了,死亡就在旦夕。比喻衰老的人临近死亡或腐朽的东西将要灭亡。《文选·李密〈陈情表〉》:“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刘:刘氏,李密的祖母。)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资本主义的思想体系和社会制度,已有一部分进了博物馆(在苏联);其余部分,也已‘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也单作①【人命危浅,朝不虑夕】。梁启超《少年中国说》:“楚囚相对,岌岌顾影,人命危浅,朝不虑夕。”②【日薄西山】。《汉书·扬雄传上》:“临汨(mì)罗而自陨(yǔn)兮,恐日薄于西山。”(汨罗:江名,在今湖南省北部。陨:坠落。)明·瞿佑等《剪灯新话·爱卿传》:“君须听取:怕日薄西山,易生愁阻。” 又有【日落西山】。指黄昏时分。《古今小说·陈御史巧勘金钗钿》:“看看日落西山,黑影里只见一个后生,身上穿得整整齐齐,脚儿走得慌慌张张,望着园门欲进不进。”《官场现形记》第七回:“直至日落西山,约莫有五点多钟时分,大家已等的心焦,才见他……醉醺醺而来。”

  •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汉语成语大词典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tiān yǒu bù cè fēng yún,rén yǒu dàn xī huò fú

    不测:无法意料。旦夕:早晚。 指人的祸福像天气一样变化无常,难以预料。《元曲选·无名氏〈合同文字〉第四折》:“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那小厮恰才无病,怎生下在牢里便有病。”《红楼梦》第十一回:“‘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这点年纪,倘或因这病上有个长短,人生在世,还有什么趣儿呢!”《红旗谱》卷一:“(朱老忠)自言自语:‘可也别太高兴了,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啊!万一地中间出了个什么事由,不苦了?’” 又有【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暂时祸福】。《水浒传》第二十六回:“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暂时祸福。谁保得长没事?”《西游记》第十回:“‘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暂时祸福’。你怎么就保得无事?”蒋光慈《鸭绿江上》:“俗话说,‘天有不测的风云,人有暂时的祸福’。在我们高丽,朋友,暂时的福是没有的,可是暂时的祸,说不定你即刻就领受着。” 也单作①【天有不测风云】。郭沫若《屈原》第三幕:“(子椒:)唉,真是天有不测风云娄。”《青春之歌》第十四章:“不要去吧,听说外面常捕人……天有不测风云,谁知道哪块云彩下雨。”②【人有旦夕祸福】。《三国演义》第四十九回:“人有旦夕祸福,岂能自保?”

  • 危在旦夕-汉语成语大词典

    危在旦夕wēi zài dàn xī

    旦夕:早晨和晚上,早晚之间。 危险就在眼前。《三国志·吴志·太史慈传》:“今管亥暴乱,北海(孔融)被围,孤穷无援,危在旦夕。”《聊斋志异·莲花公主》:“真千古未见之凶,万代不遭之祸!社稷宗庙,危在旦夕。”《子夜·二》:“镇上兵力单薄,危在旦夕。”

  • 夕阳西下-汉语成语大词典

    夕阳西下xī yáng xī xià

    指傍晚日落的景象。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柳亚子《琵琶湖杂诗》:“夕阳西下路途纡(yū),越岭经峰十里余。”(纡:弯曲。)冰心《两个家庭》:“夕阳西下,一抹晚霞,映着那灿烂的花,青绿的草。”

  • 一朝一夕-汉语成语大词典

    一朝一夕yī zhāo yī xī

    朝:早晨。夕:傍晚或夜晚。 指短时间内。《周易·坤·文言》:“臣弑(shì)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弑:旧称下杀上为“弑”。渐:逐渐。)唐·陈子昂《复雠议状》:“圣人作始,必图其终,非一朝一夕之故,所以全其政也。”鲁迅《名人和名言》:“现在的口头语,并非一朝一夕、从天而降的语言,里面当然有许多是古语。”

  • 与君一夕话,胜读十年书-汉语成语大词典

    与君一夕话,胜读十年书yǔ jūn yī xī huà,shèng dú shí nián shū

    君:尊称对方,相当于“您”。一夕话:一个晚上的谈话。胜:胜过。 形容跟别人交谈的时间虽短,受益却很多。《老残游记》第九回:“子平听说,肃然起敬道:‘与君一夕话,胜读十年书!真是闻所未闻!’”冯玉祥《我的生活》第三十三章:“军区司令的这番谈话,给我莫大的欣喜,真是‘与君一夕话,胜读十年书’了。”

  • 月夕花朝-汉语成语大词典

    月夕花朝yuè xī huā zhāo

    见【花朝月夕】(450页)。

  • 朝不保夕-汉语成语大词典

    朝不保夕zhāo bù bǎo xī

    早晨难保晚上平安无事。形容形势危急,把握不住以后的命运。《南齐书·武十七王传》:“建武以来,高、武王侯居常震怖,朝不保夕,至是尤甚。”唐·陈子昂《申宗人冤狱书》:“母年八十,老病在床,抱疾喘息,朝不保夕。”《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十六章:“目前百姓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朝不保夕,只要有人振臂一呼,谁不揭竿而起?” 也作①【朝夕不保】。早晚就要保不住。《新五代史·晋家人传·高祖皇后李氏》:“智勇俱穷,朝夕不保。”②【朝不保暮】。明·余继登《典故纪闻》卷十三:“年几九十,气息奄奄,朝不保暮。”③【旦不保夕】。宋·孔平仲《续世说·方正》:“吾妻危疾,旦不保夕,丈夫岂以妻子之故忘君父之急乎?”

  • 朝不谋夕-汉语成语大词典

    朝不谋夕zhāo bù móu xī

    谋:谋划,打算。 早晨顾不上晚上。形容形势很危急,只能顾及眼前,不知以后会怎样。《左传·昭公元年》:“吾侪(chái)偷食,朝不谋夕。”(吾侪:我辈,我们。偷食:苟且活着。)杜预注:“言欲苟免目前,不能念长久。”明·袁宏道《锦帆集之三·尺牍·龚惟长先生》:“一身狼狈,朝不谋夕。”清·赵翼《瓯北诗话》卷二:“迨至湖南,则更流徙丐贷,朝不谋夕,遂以牛肉白酒,一醉饱而殁。”章炳麟《驳革命驳议》:“大地风云,朝不谋夕。” 也作①【朝不及夕】。《左传·襄公十六年》:“敝邑之急,朝不及夕。”②【朝不虑夕】。《文选·李密〈陈情表〉》:“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 朝发夕至-汉语成语大词典

    朝发夕至zhāo fā xī zhì

    早晨出发,晚上就能到达。形容路程不远,或交通方便。语本战国·楚·屈原《离骚》“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明·余继登《典故纪闻》卷十八:“或遇边方总督员缺,即以一人往,既可朝发夕至,又不费于那移。”《六十年的变迁》第十一章:“由香港派兵来,可以朝发夕至。” 也作【朝发暮至】。宋·王谠《唐语林·言语》:“今所幸宫,去京三百余里,銮舆动轫,俄经旬日,非可朝发暮至。”

  • 朝过夕改-汉语成语大词典

    朝过夕改zhāo guò xī gǎi

    过:过失。改:改正。 形容改正错误很快。《汉书·翟方进传》:“朝过夕改,君子与之。” 也作【朝闻夕改】。《晋书·周处传》:“(陆)云曰:‘古人贵朝闻夕改,君前涂(途)尚可,且患志之不立,何忧名之不彰!’”

  • 朝乾夕惕-汉语成语大词典

    朝乾夕惕zhāo qián xī tì

    乾:即乾乾,自强不息的意思。惕:小心谨慎。 形容终日勤勉谨慎,不敢懈怠。语本《周易·乾》“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厉:危险。咎:灾祸,过失。)《红楼梦》第十八回:“惟朝乾夕惕,忠于厥职。”

  • 朝荣夕灭-汉语成语大词典

    朝荣夕灭zhāo róng xī miè

    早晨开花,日暮时凋谢。比喻人生短促,荣辱无常。《晋书·王沈传》:“朝荣夕灭,旦飞暮沉。”

  • 朝闻道,夕死可矣-汉语成语大词典

    朝闻道,夕死可矣zhāo wén dào,xī sǐ kě yǐ

    早晨闻知真理,(哪怕)当晚死去也行。《论语·里仁》:“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原意是说只要学问有成,即使年已老大也不要紧。后多用作立志向学,或勉人改过自新之语。《汉书·夏侯胜传》:“丞相(蔡)义、御史大夫(田)广明劾奏胜非议诏书,毁先帝,不道,及丞相长史黄霸阿纵胜,不举劾,俱下狱。胜、霸既久系,霸欲从胜受经,胜辞以罪死。霸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胜贤其言,遂授之。” 也简作①【朝闻夕死】。《世说新语·自新》:“周处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乃自吴寻二陆(陆机、陆云),平原(陆机)不在,正见清河(陆云),具以情告。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耶?’”②【朝闻夕没】。(没:死。)三国·魏·曹植《王仲宣诔并序》:“朝闻夕没,先民所思,何用诔德?表之素旗。”

  • 朝夕相处-汉语成语大词典

    朝夕相处zhāo xī xiāng chǔ

    从早到晚都在一起。形容常生活在一起,关系密切。冯玉祥《我的生活》第十四章:“这时我和梁(喜奎)同住一间房,朝夕相处,相爱如弟兄。” 也作【朝夕共处】。郭沫若《蔡文姬》第四幕:“自从文姬夫人离开匈奴龙城,我们是朝夕共处的。”

  • 只争朝夕-汉语成语大词典

    只争朝夕zhǐ zhēng zhāo xī

    朝夕:早晨和晚上。即一朝一夕,表示时间短暂。 指抓紧时间立即行动,尽快实现目标。毛泽东《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周培源《同心同德,鼓足干劲,为实现我国科学技术现代化而奋斗》:“党在期待着我们,人民在期待着我们,让我们以‘只争朝夕’的革命精神,再接再厉,迎接胜利的明天!”

  • 朝华夕秀-中华成语大词典

    朝华夕秀zhāo huá xī xiù

    (唐)张铣注:“朝华已披,谓古人已用之意谢而去之;夕秀未振,谓古人未述之旨开而用之。”意思是已经凋谢枯萎的抛弃;尚未振兴开启的发掘出来。比喻要有创新意识,写出的文章才会有新意。(晋)陆机《文赋》:“谢朝华于已披,启夕秀于未振。”

  • 朝闻夕改-中华成语大词典

    朝闻夕改zhāo wén xī gǎi

    朝:清晨、早上。夕:晚上。早上听到别人指出自己的过失,晚上就改正。比喻能虚心听取别人意见,而且知过立即就改。(唐)房玄龄等《晋书·周处传》:“古人贵朝闻夕改,君前途尚可,且患志之不立,何忧名之不彰!”也作“朝过夕改”。(汉)班固《汉书·东平思王宇传》:“今闻王改行自新,尊修经术,亲近仁人,非法之求,不以奸吏,朕甚嘉焉。传不云乎?朝过夕改,君子与子,其复前所削县如故。”

  • 朝发夕至-中华成语大词典

    朝发夕至zhāo fā xī zhi

    朝:早晨。发:出发、动身。夕:太阳落的时候、傍晚。至:到达。早上出发,晚上到达。形容快捷方便。(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三十四·江水》:“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唐)韩愈《昌黎集·卷三十六·祭鳄鱼文》:“以生以食,鳄鱼朝发而夕至也。”《明史·公鼐传》:“今封疆,倚重者,多远道未至,三才猷略素优,家近辇毂,可朝发夕至也。”

  • 只争朝夕-中华成语大词典

    只争朝夕zhǐ zhēng zhāo xī

    朝夕:早晨和傍晚。争取一朝一夕的时间。比喻抓紧时间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任务或达到目的。(现代)毛泽东《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 朝闻夕死-中华成语大词典

    朝闻夕死zhāo wén xī sǐ

    朝:早晨。闻:听到。夕:晚上。早上听到了晚上就死也甘心。形容对某种信仰的追求渴望的心情。《论语·里仁》:“朝闻道,夕死可矣。”(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自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

  • 危在旦夕-中华成语大词典

    危在旦夕wēi zài dàn xī

    危:危险。旦:早晨。夕:晚上。旦夕:早晚、迟早、随时。危险随时都可能发生。比喻短时间内就可能发生危险。(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太史慈传》:“今管亥暴乱,北海被围,孤穷无援,危在旦夕。”

  • 朝不谋夕-中华成语大词典

    朝不谋夕zhāo bù móu xī

    朝:早晨。谋:考虑、打算。夕:傍晚、晚上。早晨不能为晚上的事预作打算。形容处境窘迫,只能顾及眼前,难做长久之计。《左传·昭公元年》:“老夫罪戾是惧,焉能恤远?吾侪偷食,朝不谋夕,何其长也。”(晋)杜预注:“言欲苟免目前,不念长久。”也作“朝不虑夕”、“朝不图夕”。(晋)李密《陈情表》:“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唐)柳宗元《上广州赵宗儒尚书陈情启》:“某天罚深重,余息苟存,沉窜俟罪,朝不图夕,伏竭无路。”

  • 朝乾夕惕-中华成语大词典

    朝乾夕惕zhāo qián xī tì

    朝、夕:早晨、晚上、一天到晚。乾:乾乾、自强不息。惕:小心谨慎。比喻从早到晚勤奋谨慎,兢兢业业,不敢懈怠。《周易·乾》:“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苦厉,无咎。”(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八回:“惟朝乾夕惕,忠于厥职外,愿我君万寿千秋,乃天下苍生之同幸也。”也作“朝兢夕惕”。(宋)朱熹《戊申封事》:“天下之事……尚当朝兢夕惕,居安虑危,而不可以少怠。”

  • 朝令夕改-中华成语大词典

    朝令夕改zhāo lìng xī gǎi

    朝:早晨。令:命令、指示、政策。夕:晚上。改:改变。早晨下的命令(指示、政策),晚上又改变了。比喻政策法令改变太快,使人无所适从。(宋)范祖禹《唐鉴·穆宗》:“凡用兵举动,皆自禁中授以方略,朝令夕改,不知所从。”《明史·刘健传》:“即位诏书,天下延颈,而朝令夕改,迄无宁日。”(近代)梁启超《责任内阁与政治家》:“何至一切设施,朝令夕改,有同儿戏。”也作“朝令暮改”。(汉)班固《汉书·食货志上》:“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

  • 朝不保夕-中华成语大词典

    朝不保夕zhāo bù bǎo xī

    朝:早晨。不保:保不住。夕:晚上。保得住早晨,不一定保得住晚上。形容情况危急。(南朝·梁)萧子显《南齐书·萧昭胄传》:“建武以来,高、武王侯居常震怖,朝不保夕,至是尤甚。”(宋)吴箕《常谈》:“在内大臣,朝不保夕,今得间不去,后求去岂可得耶?”(元)高明《琵琶记·牛相奉旨招婿》:“奴家自从儿夫去后,遭此饥荒,况兼公婆年老,朝不保夕,教奴家独自如何应奉。”也作“朝不保暮”。(汉)朱穆《复秦记梁冀》:“二千石牧守长吏,多非德选,贪聚无厌,遇民如虏,或卖用田宅,或绝命于箠楚之下,或自贼于迫切之求,大小无聊,朝不保暮。”(明)范受益《寻亲记·发配》:“奴是荆钗裙布,受饥寒朝不保暮。”

  • 朝不虑夕-中华成语大词典

    朝不虑夕zhāo bù lǜ xī

    朝:早晨。不虑:不能考虑。夕:晚上。早晨不能考虑晚上会是怎样的。形容情势危急,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变故。(晋)李密《陈情表》:“人命危浅,朝不虑夕。”也作“朝不及夕”。《左传·襄公十六年》:“敝邑之急,朝不及夕。引领西望,曰:‘庶几乎?’”(晋)杜预注:“庶几晋来救。”

  • 一朝一夕-中华成语大词典

    一朝一夕yī zhāo yī xī

    朝:早晨。夕:夜晚。一个早晨或一个晚上。指很短的时间。《周易·坤·文言》:“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唐)陈子昂《复雠议状》:“圣人作始,必图其终,非一朝一夕之故,所以全其政也。”

  • 匪朝伊夕-中华成语大词典

    匪朝伊夕fěi zhāo yī xī

    匪:不是。朝:早晨。伊:文言助词。夕:夜。不是一朝一夕。指有一段时间了。(唐)姚思廉《梁书·元帝〈萧绎〉纪》:“君子在野,小人比周,何校灭耳,匪朝伊夕。”

  • 花朝月夕-中华成语大词典

    花朝月夕huā zhāo yuè xī

    朝:早晨。夕:夜晚。花朝:鲜花初绽的早晨。月夕:明月当空的夜晚。形容良辰美景。(五代·后晋)刘昫、张昭远等《旧唐书·罗威传》:“每花朝月夕,与宾佐赋咏,甚有情致。”也特指农历二月十五花朝节(俗称百花生日)和八月十五中秋节。(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卷二十·熙朝乐事》:“二月十五日为花朝节,盖花朝月夕,世俗恒言。二八两月为春秋之中,故以二月半为花朝,八月半为月夕也。”也作“月夕花朝”。(明)臧懋循《元曲选·郑德辉〈倩女离魂〉一》:“空误了幽期密约,虚过了月夕花朝。”

  • 危在旦夕-实用分类典故辞典

    危在旦夕

    【源出】:

    《三国志·吴书·太史慈传》

    【解释】:

    旦,早晨;夕,夜晚;旦夕,早晚之间,形容时间短暂,危险很快就要发生。原文:“今管亥暴乱,北海被围,孤穷无援,危在旦夕。”

    【用法】:

    指危险就要发生。

    【例句】:

    天下危在旦夕,陛下尚自与阉宦共饮耶!(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回)

  • 朝乾夕惕-实用分类典故辞典

    朝乾夕惕

    【源出】:

    《周易·乾》

    【解释】:

    朝(zhāo招),早晨;乾(qián前),乾乾,自强不息。夕,夜晚;惕,(tì替),小心谨慎。终日勤勉谨慎,不辞辛劳,不敢懈怠。原文:“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用法】:

    形容终日勤勉谨慎。

    【例句】:

    惟朝乾夕惕,忠于厥职外,愿我君万岁千秋,乃天下苍生之同幸也。(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八回)

  • 一夕九升-实用分类典故辞典

    一夕九升

    【源出】:

    晋·潘岳《寡妇赋》

    【解释】:

    升,起床。九,泛指多次。一晚上起来多次。形容心绪不宁。原文:“意恍惚以迁越兮,神一夕而九升。”

    【用法】:

    形容心绪不宁。

    【例句】:

    父亲病危的消息传来,他极为焦灼,睡不安稳,起来又躺下,躺下又起来,竟一夕九升。

  • 偷安旦夕-实用分类典故辞典

    偷安旦夕

    【源出】:

    三国魏·钟会《移蜀将吏士檄》

    【解释】:

    偷安,苟且求安;旦,早晨;夕,夜晚。只图早晚的安逸,不顾将来的祸患。原文:“若偷安旦夕,迷而不反,大兵一发,玉石俱碎。”

    【用法】:

    指只图眼前的安逸。

    【例句】:

    他全不想到将来,能偷安旦夕就偷安旦夕。

  • 花朝月夕-实用分类典故辞典

    花朝月夕

    【源出】:

    《旧唐书·罗威传》

    【解释】:

    花朝,指二月十五;月夕,指八月十五。后泛指一切良辰美景。原文:“每花朝月夕,与宾佐赋咏,甚有情致。”

    【用法】:

    指良辰美景。

    【例句】:

    新建成的植物园,不仅花木品种多,而且地方幽僻,每逢花朝月夕,常见双双倩影徘徊在花影旁,柳荫下。

  • 朝不谋夕-实用分类典故辞典

    朝不谋夕

    【源出】:

    《左传·昭公元年》

    【解释】:

    朝,早晨;谋,料想,打算;夕,傍晚。早晨不能知道晚上情况发生何种变化。也作“朝不虑夕”。原文:“吾侪偷食,朝不谋夕。”

    【用法】:

    指处境危急,只能顾及眼前,无法作长远打算。

    【例句】:

    该公司经营不善,严重亏损,朝不谋夕,濒临破产。

  • 一朝一夕-实用分类典故辞典

    一朝一夕

    【源出】:

    《周易·坤》

    【解释】:

    朝(zhāo招),早晨;夕,晚上。一早一晚。原文:“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

    【用法】:

    表示时间短。

    【例句】:

    他这项研究成果是由长期潜心苦研而来,非一朝一夕之功。

  • 除夕-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除夕chúxī

    一年最后一天的夜晚,也泛指一年最后的一天——元旦

  • 夕-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夕xī

    太阳落的时候,傍晚——朝(~夕相处)、旦(危在~夕)

  • 夕阳-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夕阳xīyáng

    傍晚的太阳——朝阳(~东升,夕阳西下。)、晨光(这间屋子可以照到~)、旭日(~东升,夕阳西下,都是很美的景色)。

  • 夕阳西下-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夕阳西下xīyángxīxià

    傍晚的太阳下山了——旭日东升

  • 夕照-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夕照xīzhào

    傍晚的阳光——晨光(富春江在~中显得格外壮丽)、朝晖(在楼顶上,既可以看~,又可以看夕照。)

  • 一朝一夕-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一朝一夕yīzhāoyīxī

    指非常短的时间——日久天长(锻炼身体非一朝一夕之功,~才能见效。)

  • 危在旦夕-新编成语词典

    危在旦夕wēi zài dàn xī

    旦夕:早上和晚上。指很短时间之内,危险就在眼前。《三国志·吴书·太史慈传》:“公管亥暴乱,北海被围,孤穷无援,危在旦夕。”〔例〕厂长尽管病得危在旦夕,但仍挂念着厂里的生产职工们的生活。

    〔近义〕危如累卵 千钧一发 〔反义〕安如磐石 稳如泰山

  • 一朝一夕-新编成语词典

    一朝一夕yī zhāo yī xī

    朝:早晨。夕:傍晚或夜晚。一个早晨或一个晚上。形容时间短促。《易·坤》:“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例〕他们之间的友情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培养成的。

    〔近义〕俯仰之间 〔反义〕旷日持久

  • 朝不保夕-新编成语词典

    朝不保夕zhāo bù bǎo xī

    朝:早晨。夕:傍晚。早晨保不住晚上会发生什么变化。形容情况危急或境遇窘迫。《南史·齐巴陵王昭胄传》:“自建武以来,高武王侯,居常震怖,朝不保夕。”〔例〕病床上的癌症病人,已经朝不保夕了。

    〔近义〕危在旦夕 朝不虑夕 岌岌可危 〔反义〕安然无恙

  • 朝不虑夕-新编成语词典

    朝不虑夕zhāo bù lǜ xī

    朝:早晨。虑:考虑。夕:傍晚。早晨不作晚上的打算。形容情况危急,处境困难,只顾眼前,不作长久打算。晋·李密《陈情表》:“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例〕他家很贫困,一家人过着朝不虑夕的生活。

    〔近义〕朝不保夕 〔反义〕安然无恙

  • 朝令夕改-新编成语词典

    朝令夕改zhāo lìng xī gǎi

    朝:早晨。令:政令,命令。夕:晚上。早晨发布命令,晚上就改变了。形容政令时常更改,使人无所适从。也指经常改变主张、办法。汉·晁错《论贵粟疏》:“急政暴虐,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例〕你必须拿定主意,不要朝令夕改,令人无所适从。

    〔近义〕朝秦暮楚 〔反义〕令出必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