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香)是什么意思
一瓣香-古書典故辭典
一瓣香
犹言一炷香。焚香敬礼,表示虔诚敬仰的意思,多指学生或后学对所师承的人而言。亦作“一瓣心香”。宋代陈师道《观兖文忠家六一堂图书》诗:“向来一瓣香,敬为曾南丰。”曾南丰:指曾巩。曾是南丰人,故称。因为曾巩是陈师道的老师,所以诗中表示向他致敬。
十步香草-古書典故辭典
十步香草
比喻到处都有人才。汉代刘向《说苑·谈丛》:“十步之泽,必有香草;十室之邑,必有忠士。”汉代王符《潜夫论·实贡》:“夫十步之间,必有茂草;十室之邑,必有俊士。”
丁香结-古書典故辭典
丁香结
丁香的花蕾。唐代陆龟蒙《丁香》诗:“殷勤解却丁香结,纵放繁枝散诞春。”常比喻愁思固结不解。唐代李商隐《代赠》诗:“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五代前蜀牛峤《感恩多》词:“自从南浦别,愁见丁香结。”
分香卖履-古書典故辭典
分香卖履
三国魏曹操《遗令》:“余香可分与诸夫人,不命祭。诸舍中无所为,可学作组履卖也。”诸舍中:指众妾。后用以指人临死时舍不得丢下所爱的妻子儿女。宋代李清照《金石录后序》:“余悲泣,仓皇不忍问后事。八月十八日,遂不起。取笔作诗,绝笔而终,殊无分香卖履之意。”
古色古香-古書典故辭典
古色古香
亦作“古香古色”。形容具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调。多用以指古器物。清代黄丕烈《士礼居藏书题跋记续·塵史》:“是书虽非毛氏所云何元朗本及伊舅氏仲木本,然古色古香溢于楮墨,想不在二本下也。”又据《洞天清话》载:“古画色黑或淡黑,则积尘所成,自有一种古香可爱。”
衣香鬓影-古書典故辭典
衣香鬓影
北周庚信《春赋》:“屋里衣香不如花。”唐代李贺《咏怀》诗:“弹琴看文君,春风吹鬓影。”衣香、鬓影:借指妇女,后连用作形容妇女仪态之辞。
沉香亭-古書典故辭典
沉香亭
唐宫中亭名。唐玄宗与杨贵妃赏牡丹召李白作诗的地方。宋代乐史《杨太真外传》卷上:“禁中重木芍药,上移植于沈香亭前,会花方繁开,上乘照夜白,妃以步辇从。上曰:‘赏名花,对妃子,焉用旧乐词?’遽命李龟年持“金花”笺,宣赐翰林学士李白,立进《清平乐》词三篇。”
国色天香-古書典故辭典
国色天香
极言牡丹花的颜色和香气的可贵。唐代太和年间,内殿赏花。文宗问程修已:“今京邑传唱牡丹诗,谁称首?”对曰:“中书舍人李正封诗云:‘国色朝酣酒,天色夜染衣。’”见唐代李浚《摭异记》。后世多用来比喻绝代佳人。
国香-古書典故辭典
国香
《左传·宣公三年》:“郑文公有贱妾曰燕姞,梦天使与己兰,曰:‘余为伯鯈,余,而祖也,以是为而子。以兰有国香,人服媚之如是。’”伯
(shū舒),南燕国的祖先。燕姞是南燕国之女。后人因此称兰花叫“国香”。
金香大丞相-古書典故辭典
金香大丞相
桔的别称。宋代陶榖《清异录·金香大丞相》:“庄宗酌,进新桔,命诸伶咏人。唐朝美诗先成,曰:‘金香大丞相,兄弟八九人,剥皮去滓子,若个是汝人。’帝大笑,赐所御软金杯。”
怜香惜玉-古書典故辭典
怜香惜玉
旧以香与玉比女子之美,“怜香惜玉”亦用作爱好女色之辞。详见“惜玉怜香”条。
宝马香车-古書典故辭典
宝马香车
骏马与美车,是富贵人家出行的排场。唐代沈佺期《上巳日袚褉渭滨应制》诗:“宝马香车清渭滨,红桃碧柳褉堂春。”褉(xì系):古人消除不祥之祭,常在春秋二季于水滨举行。
荀令香-古書典故辭典
荀令香
汉苟彧为曹操所重,官拜侍中,守尚书令,人称荀令君。相传他曾得异香,用以熏衣,到人家家中,坐处三日仍有余香。见晋代习凿齿《襄阳记》。唐代李商隐《韩翊合人即事》诗:“桥南荀令过,十里送衣香。”又《牡丹》诗:“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炉可待熏。”亦作“令公香”。唐代李颀《寄綦毋三》诗:“顾眄一过丞相府,风流三接令公香。”
香象渡河-古書典故辭典
香象渡河
佛教用语。香象:青色而带香气的象。香象渡河则能直至河底。比喻悟道精深。《优婆塞戒经》卷一:“如恒河水,三兽俱渡,兔、马、香象。兔不至底,浮水而过;马或至底,或不至底;象则尽底。”后引申为称道诗文写得精辟透彻。
班香宋艳-古書典故辭典
班香宋艳
班指班固,宋指宋玉,都是中国古代有名的辞赋家。“班香宋艳”,赞美班固与宋玉的作品风格富丽,文辞美妙。清代孔尚任《桃花扇·听稗》:“蚤岁清词,吐出班香宋艳;中年浩气,流成苏海韩潮。”蚤:同“早”。苏海韩潮:指苏轼和韩愈的文风。
埋香-古書典故辭典
埋香
埋葬美人。唐代李商隐《与同年李定言曲水闲话戏作》诗:“莫惊五胜埋香骨,地下伤春亦白头。”
贾女偷香-古書典故辭典
贾女偷香
李清照词《多丽》作“韩令偷香”。晋代贾充之女贾午,与韩寿私通,寿的衣服沾染有皇帝赐给贾家的奇香之气,致被贾充侦悉,遂以女嫁寿。《世说新语·惑溺》:“韩寿美姿容,贾充辟以为掾。充每聚会,贾女于青璅中看见寿,说之,恒怀存想,发于吟咏。后婢往寿家,具述如此,并言女光丽。寿闻之心动,遂请婢潜修音问,及期往宿。寿蹻捷绝人,踰墙而入,家中莫知,自是充觉女盛自拂拭,说畅有异于常。后会诸吏,闻寿有奇香之气,是外国所贡,一着人则历月不歇。充计武帝惟赐己及陈骞,余家无此香,疑寿与女通,而垣墙重密,门阁急峻,何由得尔。乃托言有盗,令人修墙。使反曰:‘其余无异,惟东北角如有人迹,而墙高非人所踰。’充乃取女左右婢考问,即以状对,充秘之,以女妻寿。”青璅:璅同“琐”。古代宫门上的一种装饰。先刻为连环文,后以青色涂之,故称青琐。后也以青琐指宫门。参见“偷香”条。
黄香扇枕-古書典故辭典
黄香扇枕
汉代黄香孝敬父亲,夏天以扇搧床枕,冬天则以身子温床席。《蒙求下·黄香扇枕》:“陶渊明曰:‘香九岁失母,思慕骨立,事父竭力致养,冬无被袴,而尽滋味,暑则扇床枕,寒则以身温席。和帝嘉之,时加异赐。’”参见“扇枕温席”条。
偷香-古書典故辭典
偷香
《晋书·贾充传》载:贾充女午,与韩寿私通,窃武帝赐其父西域所进奇香以赠寿。充发觉后,以女嫁寿。后以此指男女暗中通情。详见“贾女偷香”条。
惜玉怜香-古書典故辭典
惜玉怜香
比喻爱怜女色。元代陶宗仪《辍耕录·妓聪敏》:“歌妓顺时秀姓郭氏,性资聪敏,色艺超绝,教坊之白眉也。翰林学士王公元鼎甚眷之。……中书参政阿鲁温,尤属意焉。因戏谓曰:‘我比元鼎如何?’对曰:‘参政,宰相也;学士,才人也。燮理阴阳,致君泽民,则学士不及参政;嘲风咏月,惜玉怜香,则参政不如学士。’参政付之一笑而罢。”白眉:优秀杰出者之称。语出《三国志·蜀志·马良传》:“马氏五常,白眉最良。”
温香渠-古書典故辭典
温香渠
晋代石崇所建浴室外之泄水道名“温香渠”。晋代王嘉《拾遗记》:“石崇为四时浴室,引渠水以为池。池中盛百濯香,渍于水中,浴罢泄水于外,水流之所,名温香渠。”
暗香疏影-古書典故辭典
暗香疏影
宋代林逋《山园小梅》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写梅枝横斜和梅香清幽,后即以“暗香”、“疏影”作为梅的代称。宋代姜夔有自度曲《暗香》、《疏影》两调咏梅。
摘艳薰香-古書典故辭典
摘艳薰香
形容文章辞藻华美。唐代杜牧《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诗;“高摘屈宋艳,浓薰班马香。”屈宋:屈原、宋玉。班马:班固、司马迁。
薰以香自烧-古書典故辭典
薰以香自烧
薰草因有香气而招致焚烧之祸,比喻人因怀才而致灾。《汉书·龚胜传》:“嗟乎!薰以香自烧,膏以明自销。龚生竟夭天年,非吾徒也。”薰:香草,即蕙草。龚生:龚胜,西汉末大臣,拒绝出仕王莽新朝,绝食而死。
暗香浮动-汉语成语大词典
暗香浮动àn xiāng fú dòng
暗香:清幽的香气。 特指梅花的清香在空气中飘浮。宋·林逋《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宋·辛弃疾《念奴娇·赋傅岩叟香月堂两梅》:“疏影横斜,暗香浮动,把断春消息。”明·张岱《补孤山种梅序》:“疏影横斜,远映西湖清浅;暗香浮动,长陪夜月黄昏。”
暗香疏影-汉语成语大词典
暗香疏影àn xiāng shū yǐng
见【疏影横斜】(968页)。
班香宋艳-汉语成语大词典
班香宋艳bān xiāng sòng yàn
班:指《汉书》的作者班固。宋:指战国时期楚国的宋玉。 对班固和宋玉所写文章的赞辞,用以比喻文章的华美。清·孔尚任《桃花扇·听稗》:“蚤(早)岁清词,吐出班香宋艳。中年浩气,流成苏海韩潮。”
宝马香车-汉语成语大词典
宝马香车bǎo mǎ xāng chē
见【香车宝马】(1152页)。
鬓影衣香-汉语成语大词典
鬓影衣香bìn yǐng yī xiāng
见【衣香鬓影】(1273页)。
撮土焚香-汉语成语大词典
撮土焚香cuō tǔ fén xiāng
撮土:把土聚拢成堆。焚香:烧香。 指旧时迷信的人在野外撮土代替香炉,烧香敬神。《西游记》第十四回:“三藏……急忙撮土焚香,望东恳恳礼拜。” 又有【撮土为香】。指撮土代替烧香。《说岳全传》第四十三回:“二人遂向林中去,下马来,撮土为香,对天八拜。”
分香卖履-汉语成语大词典
分香卖履fēn xiāng mài lǚ
香:香料,熏香。履:鞋。 把熏香分给她们,嘱咐她们做鞋子卖。旧指达官贵人临死时对妻妾的留恋。语本汉·曹操《遗令》“余香可分与诸夫人,不命祭。诸舍中无所为,可学作组、履卖也”。(诸舍中:众妾。组:用丝织成的宽带子。)宋·李清照《金石录后序》:“(赵明诚)取笔作诗,绝笔而终,殊无分香卖履之意。”清·李慈铭《越缦堂诗话》卷下之上:“可怜同望西陵哭,不在分香卖履中。” 也作【卖履分香】。《聊斋志异·祝翁》:“人当属纩(kuàng)之时,所最不忍决者,床头之昵人耳。苟广其术,则卖履分香,可以不事矣。”(属纩:指人疾病临危。)
焚香礼拜-汉语成语大词典
焚香礼拜fén xiāng lǐ bài
礼拜:旧指向着尊贵的人或神灵行礼跪拜。 烧香跪拜。表示尊敬服从。《三国演义》第六十回:“却说玄德(刘备)前军……所到之处,秋毫无犯。百姓扶老携幼,满路瞻观,焚香礼拜。”也作【焚香膜拜】。(膜拜:旧指举手加额行跪拜礼。)明·归有光《唐孺人墓志铭》:“兆多疾,每疾作,孺人辄不食饮,焚香膜拜,以祈福祐。”
焚香扫地-汉语成语大词典
焚香扫地fén xiāng sǎo dì
见【扫地焚香】(902页)。
急来抱佛脚,闲时不烧香-汉语成语大词典
急来抱佛脚,闲时不烧香jí lái bào fó jiǎo,xián shí bù shāo xiāng
见【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764页)。
古色古香-汉语成语大词典
古色古香gǔ sè gǔ xiāng
形容器物、陈设品或艺术品等具有古朴的色彩和古雅的情调。清·黄丕烈《士礼居藏书题跋记·上·〈麈史〉》:“是书虽非毛氏所云何元朗本及伊舅氏仲木本,然古色古香溢于纸墨,想不在二本下也。”冯玉祥《我的生活》第十八章:“真可说是古色古香,令人不自觉的仿佛回到几千年前的世界中去了。” 也作①【古香古色】。王统照《青岛素描》:“哼!中国的古老文化……什么东西只要古香古色的那就是!”②【古香古艳】。清·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卷一:“(阮芸台)宫保自撰楹帖……极古香古艳之致。”
桂馥兰香-汉语成语大词典
桂馥兰香guì fù lán xiāng
馥:香气。 形容气味芬芳。《孽海花》第五回:“只见堂里敷设的花团锦簇,桂馥兰香……一几一椅,全是紫榆水楠的名手雕工。”也作【桂馥兰馨】。郭沫若《〈孔雀胆〉的故事》:“(羌奴)还作了两首诗留别。其一云:……乌飞兔走频来往,桂馥兰馨岂暂移?”
桂子飘香-汉语成语大词典
桂子飘香guì zǐ piāo xiāng
指中秋前后桂花散发香气。语本唐·宋之问《灵隐寺》“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宋·虞侍《尊白堂集·卷二·有怀汉老弟》:“芙蓉泣露坡头见,桂子飘香月下闻。”
国色天香-汉语成语大词典
国色天香guó sè tiān xiāng
原形容牡丹花色香俱佳。语本唐·李浚《摭异记》“李正封诗云: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宋·范成大《与至先兄游诸园看牡丹……》:“欲知国色天香句,须是倚栏烧烛看。”后也用来形容女子容貌极美。明·史槃《宋璟鶼(jiàn)钗记·家麻》:“但国色天香,未易描写;幽怀雅趣,难以形容。”《镜花缘》第三十四回:“浑身玉佩叮
,满面香气扑人,虽非国色天香,却是袅袅婷婷。” 也作①【国色天姿】。《封神演义》第一回:“现出女娲圣像,容貌端丽,瑞彩翩跹,国色天姿,婉然如生。”②【天姿国色】。《何典》第七回:“令爱天姿国色,只宜配王孙公子。若与我这拣出乡下人相配,岂不是唐突西施?” 又有【国色无双】。《镜花缘》第五回:“如牡丹、兰花之类,或古香自异,或国色无双,此十二种名列上等。”
韩寿偷香-汉语成语大词典
韩寿偷香hán shòu tōu xiāng
指男女相恋,暗中接触。《世说新语·惑溺》载,韩寿与大臣贾充之女贾午相恋,午以晋武帝赐充奇香偷赠韩寿。明·沈鲸《双珠记·遇淫持正》:“韩寿偷香,双法也是我教他的。” 也作①【韩寿分香】。五代·欧阳炯《春光好》:“虽似安仁掷果,未闻韩寿分香。”②【韩令偷香】。宋·李清照《多丽》:“韩令偷香,徐娘傅粉,莫将比拟未新奇。”③【韩寿香】。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看邂逅偷将韩寿香,才到是未得风流况。”
花香鸟语-汉语成语大词典
花香鸟语huā xiāng niǎo yǔ
见【鸟语花香】(729页)。
拣佛烧香-汉语成语大词典
拣佛烧香jiǎn fó shāo xiāng
拣:挑选。烧香:信佛的人在佛像前烧香祈祷幸福。 比喻待人有厚有薄。唐·释寒山《诗三百三首》:“择佛烧好香,拣僧归供养。”明·吴炳《疗妒羹传奇·游湖》:“青娘可谓拣佛烧香矣。”
金翅擘海,香象渡河-汉语成语大词典
金翅擘海,香象渡河jīn chì bò hǎi,xiāng xiàng dù hé
金翅:印度佛家传说中的怪鸟名,又译作金
。擘:分剖。 比喻诗文雄健有力,精深透彻。语本《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三十六“譬如金翅鸟王,飞行虚空,安住虚空,以清净眼观察大海龙王宫殿,奋勇猛力以左右翅搏开海水,悉令两辟,知龙男女有命尽者而撮取之”。《优婆塞戒经》卷一:“如恒河水,三兽俱废,兔、马、香象。兔不至底,浮水而过;马或至底,或不至底;象则尽底。”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评》:“李杜数公,如金
(翅)擘海,香象渡河,下视郊岛辈,直虫吟草间耳。”清·吴锡麒《程息庐同年吾子诗钞序》:“昔人比之金翅擘海,香象渡河者,诚观止之叹也。” 也单作【香象渡河】。佛家用语,比喻证道深刻。《五灯会元》卷三:“亦如香象渡河,截流而过,更无疑(凝)滞。” 又有【金翅擘沧浪】。金·元好问《论诗》:“不信骊珠不难得,试看金翅擘沧浪。”
口齿生香-汉语成语大词典
口齿生香kǒu chǐ shēng xiāng
满口连牙齿都觉得是香的。常比喻所读的作品意味深长。《镜花缘》第五十六回:“前者捧读诸位姐姐佳作,真令人口齿生香。”
怜香惜玉-汉语成语大词典
怜香惜玉lián xiāng xī yù
见【惜玉怜香】(1130页)。
卖履分香-汉语成语大词典
卖履分香mài lǚ fēn xiāng
见【分香卖履】(297页)。
美人香草-汉语成语大词典
美人香草měi rén xiāng cǎo
楚辞中常用以比喻君子、贤人。汉·王逸《离骚序》:“《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谕,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灵修、美人,以媲(pì)于君。”(灵修:能神明远见者。配、媲:比拟。)后也用以指代采用这类象征手法的作品。清·屈大均《屡得友朋书札感赋》:“美人香草满禺阳。”(禺阳:地名,在广东省清远县。)梁启超《饮冰室诗话·一〇〇》:“美人香草,寄托遥深,古今诗家,一普通结习也。”鲁迅《再论“文人相轻”》:“从圣贤一直敬到骗子屠夫,从美人香草一直爱到麻疯病菌的文人,在这世界上是找不到的。”
鸟语花香-汉语成语大词典
鸟语花香niǎo yǔ huā xiāng
鸟鸣声声,花香阵阵。形容春景宜人。《星火燎原(选编之一)·改造王佐部队》:“再远处:东有秦岭帐,西有金狮面,南有金竹山,北有旗锣垇(āo),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叶君健《芭蕾舞〈卖火柴的小女孩〉》:“一到五月,春天可以说是进入了她的全盛时代:处处是青枝绿叶,鸟语花香。” 也作【花香鸟语】。《镜花缘》第九十八回:“云雾渐淡,日色微明,四面也有人烟来往,各处花香鸟语,颇可盘桓。”
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汉语成语大词典
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píng shí bù shāo xiāng,lín shí bào fó jiǎo
比喻平日不积极努力作好准备,事到临头才仓促设法应付。鲁迅《杂论管闲事·做学问·灰色等》:“却还用‘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十个字形容当今学术界大部分的状况。” 也作①【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冯玉祥《我的生活》第十一章:“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一旦听说要考试了,三位大臣立时着了慌。”②【闲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急来抱佛脚,闲时不烧香】。《古今小说·滕大尹鬼断家私》:“这伙三党之亲,自从倪太守亡后,从不曾见善继一盘一盒,岁时也不曾酒杯相及,今日大块银子送来,正是‘闲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各各暗笑,落得受了买东西吃。”《水浒传》第十七回:“何清笑道:‘哥哥正是急来抱佛脚,闲时不烧香。’” 也单作①【急则抱佛脚】。宋·刘攽(bān)《刘贡父诗话》:“王丞相好嘲谑,尝曰:‘投老欲依僧。’客对曰:‘急则抱佛脚。’丞相曰:‘投老欲依僧’是古诗。客曰:‘急则抱佛脚’亦是俗谚。”②【临时抱佛脚】。《镜花缘》第十六回:“所以此时都在此赶紧用功……这叫作‘临时抱佛脚’,也是我们读书人通病。”曹靖华《格鲁吉亚纪行》:“中国有句谚语:临时抱佛脚……赶快加紧锻炼吧!”③【急时抱佛脚】。《民国通俗演义》第一回:“老袁瞧毕,微微一笑道:‘急时抱佛脚,恐也来不及了。’”
窃玉偷香-汉语成语大词典
窃玉偷香qiè yù tōu xiāng
窃玉:指《杨妃外传》载唐代杨妃窃宁王玉笛的事。偷香:指晋代贾充女午以所得西域奇香私赠韩寿的事。 指男女之间暗中的爱情往来。《晋书·贾充传》载:“时西域有贡奇香,一著人则经月不歇,帝甚贵之,惟以赐充及大司马骞。其女密盗以遗(韩)寿,充僚属与寿燕处,闻其芬馥,称之于充。自是充意知女与寿通,而其门閤严峻,不知所由得入。乃夜中阳惊,托言有盗,因使循墙以观其变,左右白曰:‘无余异,惟东北角如狐狸行处。’充乃考问女之左右,具以状对。充秘之,遂以女妻寿。”后用以指男子暗地与女子通情。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虽不能勾(够)窃玉偷香,且将这盼行云眼睛儿打当。”《元曲选·贾仲明〈对玉梳〉第三折》:“你只要窃玉偷香,省(xǐng)甚的
云殢雨。”(省:懂得。
云殢雨:见该条。)《醒世姻缘传》第十九回:“窃玉偷香还未久,旗杆赢得双标首。” 也作【偷香窃玉】。《元曲选·无名氏〈百花亭〉第二折》:“从今后牢收起爱月惜花心,紧抄定偷香窃玉手。”
软玉温香-汉语成语大词典
软玉温香ruǎn yù wēn xiāng
软:柔和。温:温柔。玉、香:女子的代称。 喻指温柔的女子。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软玉温香,休道是相亲傍;若能够汤(shàng)他一汤,倒与人消灾障。”(汤:擦着。)《元曲选·戴善夫〈风光好〉第二折》:“端的是风清月朗,可甚么软玉温香!” 也作【软香温玉】。《警世通言·赵太祖千里送京娘》:“夜宿又嫌寒道热,央公子减被添衾,软香温玉,岂无动情之处。”
扫地焚香-汉语成语大词典
扫地焚香sǎo dì fén xiāng
旧时形容清幽的隐居生活。宋·苏轼《南堂五首》:“扫地焚香闭阁眠,簟纹如水帐如烟。”宋·陆游《北窗即事》:“衡芳随力葺幽居,扫地焚香乐有余。”明·归有光《沈贞甫墓志铭》:“所至扫地焚香,图书充几。” 也作【焚香扫地】。宋·王谠《唐语林·文学》:“韦应物立性高洁,鲜食寡欲,所居焚香扫地而坐。”清·盛时彦《〈阅微草堂笔记〉跋》:“河间先生典校秘书,廿余年学问文章名满天下……焚香扫地,杜门著述而已。”
书香门第-汉语成语大词典
书香门第shū xiāng mén dì
指世代都是读书人的家庭。《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如今眼看书香门第是接下去了,衣饭生涯是靠得住了。”曹禺《北京人》第三幕:“(曾皓:)我们累代是书香门第,父慈子孝,没有叫人说过一句闲话。”
偷香窃玉-汉语成语大词典
偷香窃玉tōu xiāng qiè yù
见【窃玉偷香】(812页)。
闻香下马-汉语成语大词典
闻香下马wén xiāng xià mǎ
嗅到酒香,尽管正在骑马赶路,也要下马。形容很想喝酒。清·元亭主人《照世杯·百和坊将无作有》:“那三太爷频频咽涎,象有闻香下马的光景。”
惜玉怜香-汉语成语大词典
惜玉怜香xī yù lián xiāng
形容男子对女子的爱恋、体贴。元·萨都剌《(南吕)一枝花·妓女蹴踘(jū)》:“若道成就了洞房中惜玉怜香愿……管教你到底团圆不离了半步儿远。”《孽海花》第十六回:“虽说血风肉雨的精神,断无惜玉怜香的心绪,然雄姿慧质,日与神交,也非一日了。”也作【怜香惜玉】。《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以后相处的虽多,都是豪华之辈,酒色之徒,但知买笑追欢的乐意,那有怜香惜玉的真心。”《啼笑姻缘》第八回:“大概是一个贵族女子,很醉心一个艺术家,那艺术家嫌那女子太奢华了,却是没有一点怜香惜玉之意。”
闲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汉语成语大词典
闲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xián shí bù shāo xiāng,jí lái bào fó jiǎo
见【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764页)。
香车宝马-汉语成语大词典
香车宝马xiāng chē bǎo mǎ
艳丽的车,名贵的马。指富贵人家妇女所乘的马车。宋·李清照《永遇乐·元宵》:“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高卷珠帘挂玉钩,香车宝马到门头。”明·周楫《西湖二集·邢君瑞五载幽期》:“还有那跑马走索,飞钱抛钹(bó)……无所不有,香车宝马,妇人女子,挨挨挤挤,好生热闹。”(钹:打击乐器铙钹。) 也作【宝马香车】。宋·晏殊《玉堂春》:“宝马香车,欲傍西池看,触处杨花满袖风。”
香闺绣阁-汉语成语大词典
香闺绣阁xiāng guī xiù gé
闺、阁:指女子的住室。 指富贵人家青年妇女的住处。《好逑传》第十六回:“恰好今朝正是黄道吉日……内里有的是香闺绣阁,何不与舍侄女竟成鸾俦凤侣?” 也作【绣阁香闺】。《醒世姻缘传》第九十一回:“膝多棉,性少血;气难伸,腰易折。在绣阁香闺,令人羞绝。”
香花供养-汉语成语大词典
香花供养xiāng huā gòng yǎng
供养:献奉。 原为佛家语。指用香烛和鲜花供佛敬神。后也用以表示虔诚感激。语本《金刚经·持经功德分》“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家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以诸花香,而散其处”。《聊斋志异·钟生》:“倘得再生,香花供养有日耳。”
香火因缘-汉语成语大词典
香火因缘xiāng huǒ yīn yuán
香火:指盟誓告神时燃点的香和灯烛。因缘:佛家语。因此物而生彼物为因,此物缘彼物而成为缘。 指彼此契合的缘分。语出《北史·陆法和传》“法和是求佛之人,尚不希释梵天王坐处,岂规王位?但于空王佛所与主上有香火因缘”。唐·白居易《喜照密闲实四上人见过》:“臭帑世界终须出,香火因缘久愿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