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嚴)是什么意思
严家无格虏-古書典故辭典
严家无格虏
待下严厉的家庭里,没有傲上而不服管教的奴仆。《史记·李斯列传》:“故韩子曰:‘慈母有败子,而严家无格虏’者,何也?则能罚之加焉必也。”格虏,《韩非子·显学》又引作“悍虏”。
壁垒森严-汉语成语大词典
壁垒森严bì lěi sēn yán
壁垒:古时军营周围的防御围墙。森严:整齐,严肃。 形容防守严密。刘复《代某君寿某将军夫妇》:“声威震慑长榆塞,壁垒森严细柳营。”也作【森严壁垒】。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
词严义正-汉语成语大词典
词严义正cí yán yì zhèng
见【义正词严】(1289页)。
戒备森严-汉语成语大词典
戒备森严jiè bèi sēn yán
警戒防备极其严密。郭小川《论朋友》:“有那么一种朋友,彼此之间无话不谈,毫无秘密,于是国家和党的秘密暴露出去了……而对于党,对组织却是戒备森严,有话不谈。”
宽严得体-汉语成语大词典
宽严得体kuān yán dé tǐ
得体:得当,适宜。 指宽厚和严格相结合,做得恰如其分。《东周列国志》第三十九回:“郤(xì)縠(hú)登坛发令……有不能者,教之;教之而不遵,以违令论,然后用刑。一连操演三日,奇正变化,指挥如意。众将见郤縠宽严得体,无不悦服。”
森严壁垒-汉语成语大词典
森严壁垒sēn yán bì lěi
见【壁垒森严】(57页)。
师道尊严-汉语成语大词典
师道尊严shī dào zūn yán
指老师的地位、学术尊贵而庄严。语本《礼记·学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而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郑玄注:“严,尊敬也。”《围城·六》:“师生恋爱是有伤师道尊严的,万万要不得。”
严惩不贷-汉语成语大词典
严惩不贷yán chéng bù dài
惩:处罚。贷:宽容,饶恕。 严厉惩处,决不宽恕。《慈禧太后演义》第十四回:“当下宣召内务府总管,训斥一顿,限他年内告成,否则严惩不贷。”毛泽东《陕甘宁边区政府、第八路军后方留守处布告》:“一经讯实,一律严惩不贷。”
严词拒绝-汉语成语大词典
严词拒绝yán cí jù jué
用严厉的话加以拒绝。冯玉祥《我的生活》第二十三章:“同时老段又借题发挥,要求黎元洪总统解散国会,黎严词拒绝之。”
严师畏友-汉语成语大词典
严师畏友yán shī wèi yǒu
见【良师益友】(614页)。
严丝合缝-汉语成语大词典
严丝合缝yán sī hé fèng
严:严密。丝:微小的计量单位,十丝为一毫。 指缝隙密合。形容非常严密,没有丝毫缝隙。《儿女英雄传》第七回:“外省的地平,多是用木板铺的,上面严丝合缝盖上,轻易看不出来。”
严刑峻法-汉语成语大词典
严刑峻法yán xíng jùn fǎ
严刑:指古时杀、割、刖、刺、箠等酷刑。峻(jùn)法:法律条文峻刻无情。 指严酷的刑罚或刑法。《后汉书·崔骃传》:“故严刑峻法,破奸轨之胆。”(轨:通“宄”,坏人。)《容斋三笔·卷十一·宫室土木》:“是时役遍天下,而至尊无穷兵黩武、声色苑囿、严刑峻法之举,故民间乐从。”郭沫若《前期法家的批判·商鞅》:“商君主张严刑峻法,他自己是有一番理论根据的。”
严于律己-汉语成语大词典
严于律己yán yú lǜ jǐ
律:约束。 严格要求自己。宋·陈亮《谢曾察院启》:“严于律己,出而见之事功;心乎爱民,动必关夫治道。” 也作①【严以律己,宽以字人】。(宽:宽厚。字:爱。)清·汪琬《送张牖如之任南宁序》:“严以律己,宽以字人。”②【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周恩来《团结广大人民群众一道前进》:“对自己应该自勉自励,应该严一点,对人家应该宽一点,‘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当然这个宽不是没有原则的。”③【严于责己,宽以待人】。《忆邓拓·邓拓和人民日报》:“报纸遇到批评的时候……老邓总是严于责己,宽以待人,主动承担责任,不使别的同志感到压力。”
严阵以待-汉语成语大词典
严阵以待yán zhèn yǐ dài
严:严整。 摆好严整的阵势,等待来犯的敌人。《资治通鉴·汉纪·光武帝建武三年》:“甲辰,帝亲勒六军,严阵以待之。”《文明小史》第五十六回:“立起三军司命的大旗子,底下什么营,什么营,分为两排,都有严阵以待的光景。”《烈火金钢》第二十九回:“虎一样的战士们个个严阵以待,单等鬼子们露出头角来。”
义正词严-汉语成语大词典
义正词严yì zhèng cí yán
义:道理。词:也作“辞”,言词。 形容说话或写文章道理正直,措词严肃。《官场现形记》第十七回:“不多一刻,庄大老爷回信已到,魏竹风拆开看时,不料上面写的甚是义正词严。”茅盾《夜读偶记·五》:“毋庸讳言,我们今天的一些比较优秀的作品,虽然骨骼遒劲,义正词严,然气魄不够,文采不足。” 也作【词严义正】。明·焦竑《玉堂丛语·卷三·讲读》:“程正叔词严义正。”章炳麟《驳革命驳议》:“抑今日之主张革命者,虽词严义正,不必如某报所谓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而阳和之韵,不入里耳,逞臆为谈,犹多歧路。”
不恶而严-中华成语大词典
不恶而严bù è ér yán
恶:凶狠、激烈。不干好事的人不是用恶声厉色去训斥他,而是用自己的威严使之敬畏慑服。《周易·癐》:“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
严惩不贷-中华成语大词典
严惩不贷yán chéng bù dài
贷:饶恕。严厉惩罚,绝不宽恕。(现代)毛泽东《中共发言人关于命令国民党反动政府重新逮捕前日本侵华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和……》:“其他日本战争罪犯,暂由你们关押,听候处理,一概不得擅自释放或纵令逃逸,违者严惩不贷。”
严刑峻法-中华成语大词典
严刑峻法yán xíng jùn fǎ
峻:严厉。严厉的刑法,苛刻的法令。(汉)班固《汉书·匡衡传》:“虽严刑峻法,犹不为变。”(汉)王充《论衡·非韩》:“使法峻,民无奸者,使法不峻,民多为奸。而不言明王之严刑峻法,而云求奸而诛之。”(唐)魏徵等《隋书·炀帝纪下》:“乃急令暴条以扰之,严刑峻法以临之,甲兵威武以董之,自是海内骚然,无聊生矣。”
壁垒森严-中华成语大词典
壁垒森严bì lěi sēn yán
壁垒:防御工事。森严:严整,不可侵犯。防御工事坚固。形容防范严密,严阵以待。也作“森严壁垒”。(现代)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后也用以形容界线分明。
严阵以待-中华成语大词典
严阵以待yán zhèn yǐ dài
严:严整。阵:阵势。摆好阵势,等待来犯之敌。形容军队已做好充分的战斗准备。(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汉光武帝建武三年》:“甲辰,帝亲勒六军,严阵以待之。”(明)余邵鱼《东周列国志》第十六回:“鲍叔牙闻鲁侯引兵而来,乃严阵以待。”《旧五代史·周书·世宗纪》:“有贼中来者,云:刘崇自将骑三万,并契丹万余骑,严阵以待官军。”
义正词严-中华成语大词典
义正词严yì zhèng cí yán
义:道理。词:言辞。严:严正、严密。指文章或讲话道理明正,逻辑严密,话语庄重。(明)赵弼《效颦集·卷下·繁邑古祠对》:“辞严义正,吾何敢赘片言以文哉。”(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七回:“魏竹冈拆开看时,不料上面写的甚是义正词严。”
严于律己-中华成语大词典
严于律己yán yú lǜ jǐ
严:严格。律:约束。己:自己。严格要求自己。形容品质高尚。《明史·罗伦传》:“(罗)伦为人刚正,严于律己。”
师道尊严-中华成语大词典
师道尊严shī dào zūn yán
师道:为师之道。尊严:敬也(郑玄注)。意思是老师应当受到尊敬,他所传授的知识、道理才能得到尊重。后多指为师之道尊贵、庄严。《礼记·学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元史·刘因传》:“家居教授,师道尊严,弟子造其门者,随材器教之,皆有成就。”
严气正性-中华成语大词典
严气正性yán qì zhèng xìng
气:气质。性:性格。比喻气质严正不苟,性格刚直不阿。(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孔融传论》:“夫严气正性,覆折而已。”
严父慈母-中华成语大词典
严父慈母yán fù cí mǔ
严父:严厉的父亲,指父亲对子女管教得严格。慈母:慈祥的母亲,指母亲对子女慈祥和蔼。严厉的父亲,慈祥的母亲。多用于自称父母双亲。(晋)夏侯湛《昆弟诰》:“纳诲于严父慈母。”
严师出高徒-中华成语大词典
严师出高徒yán shī chū gāo tú
严:严厉、严格。师:师傅、老师。出:培养。高徒:手艺高强的徒弟。严格的师傅才能培养出手艺高强的徒弟。
严刑峻法-实用分类典故辞典
严刑峻法
【源出】:
《后汉书·崔骃传》附崔寔《政论》
【解释】:
严,严酷;峻,严厉。严酷的刑法。原文:“近孝宣皇帝,明玵人之道,审于为政之理,严刑峻法,破奸轨之胆。”
【用法】:
形容刑法严酷。
【例句】:
若仍严刑峻法,使直言者常获重谴;日日讲聚敛,使百姓生机愈困;则天下事不堪问矣!(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卅二章)
师道尊严-实用分类典故辞典
师道尊严
【源出】:
《礼记·学记》
【解释】:
师道,为师之道;严,尊敬。原指老师应当受到尊敬,他所传授的知识、道理,才能得到尊重。后多指为师之道尊贵、庄严。原文:“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用法】:
指老师应该受到尊敬。
【例句】:
现在党号召全民都要尊重教师。没有师道尊严,我们民族就会成为愚昧民族,就要受制于其他民族。
严父慈母-实用分类典故辞典
严父慈母
【源出】:
《晋书·夏侯湛传》
【解释】:
严父,对子女严格管束的父亲;慈母,对子女慈爱和善的母亲。晋人夏侯湛在《昆弟诰》一文中说:“纳诲于严父慈母。”
【用法】:
指厚爱子女的父母双亲。
【例句】:
孩子们的成长,大都受益于自己的严父慈母。
辞严义正-实用分类典故辞典
辞严义正
【源出】:
宋·张孝祥《于湖居士文集》
【解释】:
辞,言辞;严,严肃,严正;义,道理。措词严肃,道理正当。原文:“欧公书岂惟翰墨之妙,而辞严义正,千载之下见者兴起。”也作“义正词严”,“辞严意正”。
【用法】:
指严正的语言或文词。
【例句】:
他的话义正词严,使人没法反驳。
谨严-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谨严jǐnyán
严密谨慎——松散(结构~)
严-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严yán
严厉、严格——宽(责己严,待人~。)
严惩-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严惩yánchéng
严厉地予以惩罚——宽贷(对那些累教不改的犯罪分子必须严惩,决不~。)
严惩不贷-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严惩不贷yánchéngbùdài
严厉处罚,不宽恕——姑息养奸(对累教不改的犯罪分子要严惩不贷,如果~,就会贻害人民。)
严冬-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严冬yándōng
极冷的冬天——酷暑(不论~严冬,他都坚持锻炼。)
严寒-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严寒yánhán
天气极冷——酷热(不论是严寒的冬天还是~的夏天,他都坚持为老烈属挑水。)
严谨-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严谨yánjǐn
严密周到,没有疏漏——松散(这篇文章的结构~)
严密-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严密yánmì
事物之间结合得紧,没有空隙——松散(结构~)
义正辞严-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义正辞严yìzhèngcíyán
理由正当充足,言辞严正有力——理屈辞穷(他在众人义正辞严的驳斥下~,只好低头认输。)
壁垒森严-新编成语词典
壁垒森严bì lěi sēn yán
壁垒:古代军营周围用作防御的建筑物。森严:整齐而严肃。原指防守严密。后也比喻界限划分得很清楚。冯英子《程长庚跑龙套》:“门第等级的制度,壁垒森严,不可逾越。”〔例〕尽管敌营壁垒森严,我小分队仍冲破封锁线,获取了不少情报。
严惩不贷-新编成语词典
严惩不贷yán chéng bù dài
惩:处分,惩罚。贷:宽容,饶恕。严加惩办,不予宽容。毛泽东《中共发言人关于命令国民党反动政府重新逮捕前日本侵华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和逮捕国民党内战罪犯的谈话》:“其他日本战争罪犯,暂由你们管押,听候处理,一概不得擅自释放或纵令逃逸,违者严惩不贷。”〔例〕你们中间若有违反军令者,一律严惩不贷。
〔近义〕绳之以法 〔反义〕姑息养奸
严阵以待-新编成语词典
严阵以待yán zhèn yǐ dài
严:严整。阵:阵势。指以整齐严正的阵势,等待来敌。形容做好充分的迎敌准备。《旧五代史·周书·世宗纪》:“有贼中来者,云:刘崇自将骑三万,并契丹万余骑,严阵以待官军。”〔例〕战士们已严阵以待,随时准备出击。
〔近义〕厉兵秣马 枕戈待旦
〔反义〕偃旗息鼓
义正辞严-新编成语词典
义正辞严yì zhèng cí yán
义:道理,理由。辞:言辞。指道理正确,措辞严正。宋·张孝祥《明守赵敷文》:“欧公书岂惟翰墨之妙,而辞严义正,千载之下,见者兴起,某何足以辱公此赐也哉!”〔例〕他在杂文中义正辞严地批驳了反动文人的丑恶行径。
〔近义〕理直气壮 〔反义〕理屈词穷
壁垒森严-中华词典宝库
壁垒森严bì lěi sēn yán
【释义】:
壁垒:古代军营四周的围墙式的防御工事;森严:整齐,严肃。形容防御工事强固,戒备严密。
【成语出处】:
刘复《代某君寿某将军夫妇》:“声威震慑长愉塞,壁垒森严细柳营。”
【例句】:
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
赏罚严明-中华词典宝库
赏罚严明shǎng fá yán míng
【释义】:
赏:奖赏;罚:处罚。该赏的赏,该罚的罚。形容处理事情严格而公正。
【成语出处】:
汉·王符《潜夫论·实贡》:“赏罚严明,治之材也。”
【例句】:
唐·令狐德棻等《周书·文帝纪上》:“加以法令齐肃,赏罚严明,真足恃也。”
师道尊严-中华词典宝库
师道尊严shī dào zūn yán
【释义】:
道:学术或思想体系。严:尊敬。指老师受到尊敬,他所传授的知识才能得到尊重。
【成语出处】:
《礼记·学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例句】:
《元史·刘因传》:“家居教授,师道尊严,弟子造其门者,随材器教之,皆有成就。”
义正词严-中华词典宝库
义正词严yì zhèng cí yán
【释义】:
义:道理。词:说话或文章中的语句。道理正当,措辞严肃。
【成语出处】:
宋·张孝祥《明守赵敷文》:“欧公书岂惟翰墨之妙,而辞严义正,千载之下见者兴起。”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秋胡妻》:“子玄之论,义正词严,圣人复起,弗能易矣。”
【例句】:
①臧克家《纳谏与止谤》:“这样关系国家命运的大事,邹忌并没有板起面孔,摆出义正词严的态度,反之,却以与徐公比美、妻妾评议之闺房琐事出之,如果遇到一个暴君,责以亵渎之罪,也是责无旁贷的。”②茅盾《夜读偶记》五:“毋庸讳言,我们今天的一些比较优秀的作品,虽然骨骼遒劲,义正词严,然气魄不够,文采不足……”
壁垒森严-中华成语大辞典
壁垒森严bì lěi sēn yán
壁垒:古时军营四周的围墙。森严:整齐严肃(多指防备严密)。形容防守十分严密。也比喻界限划得很清楚。也作“禁严壁垒”。〔例〕在这场篮球比赛中,四川队的防守壁垒森严,使对方无隙可乘。
不恶而严-中华成语大辞典
不恶而严bù è ér yán
恶:凶恶。严:威严。不凶恶,但显得庄严。指不以气势压人,而以正气使人望而生畏。《周易·遯》:“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孔传:“远小人之道,若以恶声厉色,适足以致其怨忿,惟在乎矜庄威严,使知敬畏。”〔例〕这位老同志待人接物通情达理,不恶而严,非常受人尊敬。
辞严义正-中华成语大辞典
辞严义正cí yán yì zhèng
见“义正辞严”。
戒备森严-中华成语大辞典
戒备森严jiè bèi sēn yán
戒备:警戒防备。《国语·晋三》:“日考而习,戒备毕矣。”森严:严肃,严密。唐·杜牧《朱坡》诗:“偃蹇松公老,森严竹阵齐。”宋·欧阳修等《新唐书·文艺传序》:“于是韩愈倡之,柳宗元、李翱、皇甫湜等和之,排逐百家,法度森严。”指警戒防备极其严密。
峻法严刑-中华成语大辞典
峻法严刑jùn fǎ yán xíng
见“严刑峻法”。
门禁森严-中华成语大辞典
门禁森严mén jìn sēn yán
门禁:门口的戒备防范。森严:严整不可侵犯。门口的戒备防范很严密。〔例〕你那里门禁森严,我怎么好随便去串门儿呢?
森严壁垒-中华成语大辞典
森严壁垒sēn yán bì lěi
见“壁垒森严”。
师道尊严-中华成语大辞典
师道尊严shī dào zūn yán
师道:为师之道。《礼记·学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郑玄注:“严,尊敬也。”当老师的,按理是尊贵庄严的。《荀子·致士》:“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尊严而惮,可以为师。”〔例〕“师道尊严”还是要的,当老师而没有尊严,怎么教育孩子们呢?
严惩不贷-中华成语大辞典
严惩不贷yán chéng bù dài
惩:处分。贷:宽恕。严厉惩办,不予宽恕。〔辨误〕“惩”不能念成chěng。〔例〕他们如果继续作恶,一定严惩不贷!
严冬酷暑-中华成语大辞典
严冬酷暑yán dōng kù shǔ
严寒的冬天,酷热的夏天。形容难熬的日子。〔例〕老人坚持体育锻炼,严冬酷暑也不停止。
严气正性-中华成语大辞典
严气正性yán qì zhèng xìng
气:气质。性:性格。指秉性刚正不阿(ē)。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孔融传论》:“夫严气正性,覆折而已,岂有员园委曲,可以每其生哉!”
严师益友-中华成语大辞典
严师益友yán shī yì yǒu
严格的师长,有益的朋友。〔例〕我今天能有这点成就,都是得自严师益友的帮助。
严霜夏零-中华成语大辞典
严霜夏零yán shuāng xià líng
零:凋零。由于寒霜摧残,使夏季的草木都凋零了。比喻专横跋扈,擅作威福。宋·叶廷珪《海录碎事·帝王·暴虐》:“梁毗上封事,言扬素云,忤意者严霜夏零,阿旨者膏雨冬澍,荣枯由其唇吻,废兴候其指麾。”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