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厭)是什么意思
厌家鸡-古書典故辭典
厌家鸡
比喻贱近贵远。晋代何法盛《晋中兴书·颍川庾录》:“庾翼书,少时与王右军齐名。右军后进,庾犹不分。在荆州与都下书曰:‘小儿辈厌家鸡,爱野雉,皆学逸少书,须吾下当北之。’”王右军:王羲之,字逸少,曾官右军将军。分:同“忿”。
厌难折冲-古書典故辭典
厌难折冲
指能克服困难,制敌取胜。汉代刘向《说苑·尊贤》:“故虞有宫之奇,晋献公为之终夜不寐;楚有子玉得臣,文公为之侧席而坐。远乎!贤者之厌难折冲也。”
兵不厌诈-古書典故辭典
兵不厌诈
在敌我对垒的战场上,为了取得胜利,应该采取多种策略,包括欺诈的办法,使敌人作出误错的判断,遭到挫败。《韩非子·难一》:“晋文公将与楚人战,召舅犯问之,曰:‘吾将与楚人战,彼众我寡,为之奈何?’舅犯曰:‘臣闻之:繁礼君子,不厌忠信;战阵之间,不厌诈伪,君其诈之而已矣。’”厌:通“餍”,满足;诈:伪装,欺骗。
食不厌精 脍不厌细-古書典故辭典
食不厌精 脍不厌细
米碾得越精白越好,肉切得越细越好,比喻饮食讲究。脍(Kuài快):切细的肉。《论语·乡党》:“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糟糠不厌-古書典故辭典
糟糠不厌
形容生活极其贫困。《史记·伯夷列传》:“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颜渊,即颜回,字子渊。厌,通“餍”,饱。《史记·孟尝君列传》:“仆妾余粱肉,而士不厌糟糠。”
百读不厌-汉语成语大词典
百读不厌bǎi dú bù yàn
厌:厌倦。 形容诗文写得非常好,读多少遍也不厌倦。语本宋·苏轼《送安惇秀才失解西归》“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清·李慈铭《越缦堂诗话》卷下之上:“令人百读不厌,老辈虚心如此。”《赵子曰》第十九:“好象以半部《论语》治天下的人们念那半部《论语》似的那么百读不厌。” 也作【百诵不厌】。清·段
(lì)《〈聊斋志异〉序》:“留仙《志异》一书,脍炙人口久矣……寓赏罚于嬉笑,百诵不厌。”
兵不厌诈-汉语成语大词典
兵不厌诈bīng bù yàn zhà
厌:厌弃,排斥。诈:耍弄手段以欺骗对方。 意思是用兵作战时可以使用欺诈的策略和方法迷惑敌人。语本《韩非子·难一》“战阵之间,不厌诈伪”。《三国演义》第五十九回:“于是韩遂遣杨秋为使,直往(曹)操寨下书,言割地请和之事……贾诩(xǔ)入见操曰:‘丞相主意若何?’操曰:‘公意如何?’诩曰:‘兵不厌诈,可伪许之。’”郭沫若《蔡文姬》第一幕:“(文姬)可我知道曹丞相很会用兵,‘兵不厌诈’。他不是惯会使用诈术吗?” 也作【军不厌诈】。《孙子·计篇》“兵者,诡道也”李筌注:“军不厌诈。” 又有【兵不厌权】。(权:随机应变。)《后汉书·虞诩传》:“今其众新盛,难与争锋。兵不厌权,愿宽假辔策,勿令有所拘阂而已。”
不厌其烦-汉语成语大词典
不厌其烦bù yàn qí fán
厌:嫌恶。 不嫌烦琐费事。郭沫若《南京印象·失掉了一枝笔》:“有抑扬顿挫、低回往复的韵文,多读也不厌其烦。”《烈火金钢》第十六回:“周老华已经听出丁尚武的意思来了,不过他仍然是不厌其烦地说。”
不厌求详-汉语成语大词典
不厌求详bù yàn qiú xiáng
详:细密,完备。 不嫌麻烦地力求详细。《慈禧太后演义》第二十五回:“着六部及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详加核议,据实奏明,分别办理,以副朝廷励精图治不厌求详之至意。”《追求·七》:“徐子材不厌求详地询问史循自杀时的感觉。” 也作【不厌其详】。茹志鹃《在果树园里》:“我那时确实从心底里关心这个孤苦的小女孩,就不厌其详地问黎凤关于小英的事。”
不厌糟糠-汉语成语大词典
不厌糟糠bù yàn zāo kāng
见【糟糠不厌】(1346页)。
龟厌不告-汉语成语大词典
龟厌不告guī yàn bù gào
龟:龟甲。古代人们迷信,占卜常用龟甲。 一遍遍地占卜不休,龟的神灵感到厌烦,不告诉人们吉凶。比喻很有效的东西过分使用也会失灵。语本《诗经·小雅·小曼》“我龟既厌,不我告犹”。(犹:意图。)《汉书·艺文志》:“龟厌不告,《诗》以为刺。”
军不厌诈-汉语成语大词典
军不厌诈jūn bù yàn zhà
见【兵不厌诈】(65页)。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汉语成语大词典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shān bù yàn gāo,shuǐ bù yàn shēn
厌:满足。 比喻接纳的贤才越多越好。汉·曹操《短歌行》:“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吐哺:吐出正在咀嚼着的食物,指中途停止吃饭。)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汉语成语大词典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shí bù yàn jīng,kuài bù yàn xì
精:上等好米。脍:细切的鱼、肉。厌:满足。 粮食越精粹越好,鱼肉越细切越好。形容非常讲究饭菜。《论语·乡党》:“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三》:“有一个老秀才亲自对我说:孔子说的话只有两句他能做到,那就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其余的他都做不到,而且从来也没有准备去做。”
贪婪无厌-汉语成语大词典
贪婪无厌tān lán wú yàn
婪:贪。厌:也作“餍”,满足。 指贪心很重,欲望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左传·昭公二十八年》:“(玄妻)生伯封,实有豕心,贪婪无厌,忿纇(lèi)无期,谓之封豕。”(纇:缺点,毛病。)明·余继登《典故纪闻》卷十四:“内官因有此家产,所以贪婪无厌,奸弊多端。”清·钱泳《履园丛话·景贤·书南园先生事》:“居无何,复劾山东巡抚国泰吏事废弛,借纳贡名,贪婪无厌,官民苦之。” 也作①【贪冒无厌】、【贪残无厌】。(冒、残:贪。)《左传·哀公十一年》:“若不度于礼,而贪冒无厌,则虽以田赋,将又不足。”《宋史·王全斌传》:“而罔思寅畏,速此悔尤,贪残无厌,杀戮非罪,稽于偃革,职尔玩兵。”②【贪欲无艺】、【贪欲无厌】。(艺:法度,限度。)《国语·晋语八》:“及桓子,骄泰奢侈,贪欲无艺,略则行志,假贷居贿,宜及于难。”(略则:犯法。)《史记·李斯列传》:“夫高,故贱人也,无识于理,贪欲无厌,求利不止,列势次主,求欲无穷,臣故曰殆。”蒲韧《二千年间·三》:“他们又终于成为从内部来腐蚀整个统治政权的贪欲无厌的蛀虫。”③【贪得无厌】。《东周列国志》第六十九回:“用民不恤,贪得无厌。”《红旗谱》卷一:“他贪得无厌的性子,随着年岁的增长,更加残忍了。”④【贪心无厌】、【贪求无厌】。《杨家将传》第九回:“敌烈亦骂曰:‘汝中国穷武连年,贪心无厌,是以出师援之。’”清·郑燮《范县署中寄舍弟第四书》:“天下无田无业者多矣,我独何人,贪求无厌,穷民将何所措手足乎?” 又有【贪心不足】。《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九回:“(湍制台)说:‘他是有差之人,很可敷衍。现在省城里候补的人,熬上十几年见不着一个红顶子的都有,叫他不要贪心不足。’”
喜新厌旧-汉语成语大词典
喜新厌旧xǐ xīn yàn jiù
喜欢新的,厌弃旧的。多指爱情不专一,也指对事物的好恶态度不同。《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七回:“不怕你有喜新厌旧的心肠,我自有移星换斗的手段。”《武松演义》第四回:“却不料大官人家计忙碌,三心二意,喜新厌旧,奴家思想起来,好不命苦也。” 也作①【喜新厌故】。《民国通俗演义》第八十回:“有几个喜新厌故的人物拟加入主权、教育……各问题,已审议了好几次,终因党见不同未曾议决。”②【厌故喜新】。宋·陈亮《问答上》:“……使天地大义有所废阙(缺),而厌故喜新,败亡相寻而不悟也。”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汉语成语大词典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xué ér bù yàn,huì rén bù juàn
厌:满足。诲:教导。 努力学习而不满足,教诲别人而不疲倦。《论语·述而》:“默而识(zhì)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识:记住。)谢觉哉《忆叔衡同志》:“(何)叔衡同志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他的诲人,似乎摆着正经面孔而又不摆着正经面孔,似乎他向你请益,而实则你就在他的陶熔中。” 也单作①【学而不厌】。老舍《赵子曰·第二》:“他抱定学而不厌,温故知新的态度。”②【诲人不倦】。《红楼梦》第四十八回:“圣人说:‘诲人不倦’。他又来问我,我岂有不说的理!”《文明小史》第二十六回:“幸亏那瞿先生诲人不倦……详详细细的演说了半天。” 又有①【诲而不倦】。《魏书·高允传》:“太皇后以至德之降,诲而不倦。”②【学问不厌】。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卢)遵,涿人,性谨慎,学问不厌。”(学问:指学习与请教。)
厌故喜新-汉语成语大词典
厌故喜新yàn gù xǐ xīn
见【喜新厌旧】(1136页)。
糟糠不厌-汉语成语大词典
糟糠不厌zāo kāng bù yàn
糟糠:酒糟和米糠。厌:饱。 连糟糠这样粗劣的代食品也吃不饱。形容生活十分穷苦。《史记·伯夷列传》:“仲尼独荐颜渊(回)为好学。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蚤(早)夭。”(屡空:经常处于贫困之中。夭:短命。)司马贞索隐:“不厌谓不饱也。糟糠,贫者之所餐也。” 也作【不厌糟糠】。严复《原强》:“至于西洋,则其贫者之不厌糟糠,无立锥之地,与中国差相若。”
聚敛无厌-中华成语大词典
聚敛无厌jù liǎn wú yàn
聚敛:剥削、搜刮。无厌:不厌烦、没个够。搜刮民财没个够。形容残酷剥削人民。(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规箴》:“王夷甫妇郭泰宁女,才拙而性刚,聚敛无厌,干预人事,夷甫患之而不能禁。”
折冲厌难-中华成语大词典
折冲厌难zhé chōng yàn nàn
折冲:折退敌人的战车,挡住敌人。冲:战车。厌:抑制、压抑。克服困难,设法把敌人的战车折退。意思是通过军事谈判,让敌人的战车中途折返,以御敌于境外。(汉)班固《汉书·辛庆忌传》:“故贤人立朝,折冲厌难,胜于亡形。”也作“厌难折冲”。
兵不厌诈-中华成语大词典
兵不厌诈bīng bù yàn zhà
兵:战事。厌:嫌弃。诈:欺骗、迷惑。用兵作战要以各种方式尽量迷惑敌人。《韩非子·难一》:“战阵之间,不厌诈伪。”(唐)李百药《北齐书·司马子如传》:“事贵应机,兵不厌诈。”也作“兵不厌权”。权:指权谋。(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虞诩传》:“兵不厌权,愿宽假辔策,勿令有所拘阂而已。”
百读不厌-中华成语大词典
百读不厌bǎi dú bù yàn
读一百遍也不厌烦,不嫌多。形容好书好文章。(宋)苏轼《东坡诗·卷二十·送安惇秀才失解西归》:“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现代)老舍《老舍文集·赵子曰》:“好像以半部《论语》治天下的人们念那半部《论语》似的那么百读不厌。”
学而不厌-中华成语大词典
学而不厌xué ér bù yàn
厌:满足。学习永不满足。形容虚心好学。《论语·述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渎货无厌-中华成语大词典
渎货无厌dú huò wú yàn
渎:同“黩”,没有节制、贪污。货:泛指财物。厌:满足。指贪污财物没个够。《左传·昭公十三年》:“晋有羊舌鲋者,渎货无厌。”
裒敛无厌-中华成语大词典
裒敛无厌póu liǎn wú yàn
裒:聚。敛:征收。衷敛:搜刮财物。厌:满足、厌烦。搜刮财物没有满足的时候。比喻贪婪至极。(唐)姚思廉《陈书·侯安都传》:“推毂所镇,裒敛无厌。”
贪得无厌-中华成语大词典
贪得无厌tān dé wú yàn
贪:求多。得:得到属于自己的。厌:满足。无厌:不满足。永不满足的贪心。形容非常自私贪婪。(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七十八回:“你左一个双杯,又一个双杯,都教人吃了,此刻又教人说笑话,竟是得陇望蜀,贪得无厌了。”(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零七回:“凤姐本是贪得无厌的人,如今被抄净尽,自然愁苦。”也作“贪婪无厌”。《左传·昭公二十八年》:“贪婪无厌,忿类无期。”
贪戾无厌-中华成语大词典
贪戾无厌tān lì wú yàn
贪:不满足。戾:蛮不讲理。无:不。厌:满足。比喻贪婪蛮横,无休无止。(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贪戾无厌,虐杀不已。”
贪求无厌-中华成语大词典
贪求无厌tān qiú wú yàn
厌:通“餍”,满足。贪图获得好处而无满足之时。《左传·襄公三十一年》:“韩子懦弱,大夫多贪,求欲无厌。”(宋)张君房《云笈七籤》卷四十:“第七戒者,不得贪求无厌,积财不散,当行节俭,惠恤贫穷。”也作“贪求无己”。(明)余邵鱼《剪灯新话·唐义士传》:“僧曰:‘迩杨总统,势焰薰赫,贪求无己。’”
贪猥无厌-中华成语大词典
贪猥无厌tān wéi wú yàn
猥:多。厌:通“餍”,满足。贪欲没有满足的时候。《太平广记》卷三二九引《朝野佥载·夏文荣》:“又苏州嘉兴令杨延玉,则天之表侄也,贪猥无厌。”
诛求无厌-中华成语大词典
诛求无厌zhū qiú wú yàn
诛求:勒索。无厌:不满足。谓勒索、榨取没有满足的时候。《元史·乌古孙泽传》:“湖广平章政事要束木贪纵淫虐,诛求无厌。”也作“诛求无已”。《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以敝邑褊小,介于大国。诛求无时是以不敢安居。”(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卷四·王道》:“桀、纣皆圣王之后,骄谥妄行……诛求无已,天下空虚。”
不厌其烦-中华成语大词典
不厌其烦bù yàn qǐ fán
不怕麻烦,不嫌烦琐。形容很耐心。(现代)郭沫若《洪波曲·南京印象》:“多读也不厌其烦。”(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一百三十八回:“每阅数年,必综叙素臣生子生孙,娶妇嫁女,中科发甲。而读者不厌其烦,甚至一回之中,先后数见,绝无沓冗繁复之病。”
食不厌精-中华成语大词典
食不厌精shí bù yàn jīng
食:饮食、吃的东西。厌:满足。精:精美、精细。吃的东西越精美越好。比喻很讲究饮食。《论语·乡党》:“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不厌其详-中华成语大词典
不厌其详bù yàn qí xiáng
厌:烦。其:代词。详:详细。不嫌详细。指越详细越好。(现代)茹志鹃《花果树园里》:“我那时确实从心底里关心这个孤苦的小女孩,就不厌其详地问黎风关于小英的事。”也作“不厌求详”。(现代)茅盾《蚀·追求》七:“徐子才不厌求详的询问史循自杀的感觉,几次把龙飞的已经到了嘴唇边的话打了回去。”
贪婪无厌-实用分类典故辞典
贪婪无厌
【源出】: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解释】:
婪(lán兰),贪爱财物;厌(也作“餍”),满足。贪心没有满足的时候。原文:“(玄妻)生伯封,实有豕心,贪婪无厌,……谓之封豕。”又作“贪得无厌”,“贪心无厌”。
【用法】:
形容无限度地贪婪所有的利益。
【例句】:
你左一个双杯,右一个双杯,都教人吃了,此刻又教人说笑话,竟是得陇望蜀,贪得无厌了。(李汝珍《镜花缘》七十八回)
兵不厌诈-实用分类典故辞典
兵不厌诈
【源出】:
《韩非子·难一》
【解释】:
厌(yàn艳),满足;诈(zhà炸),欺骗。作战用兵可以尽量用欺骗的办法迷惑敌人。原文:“繁礼君子,不厌忠信;战阵之间,不厌诈伪。”
【用法】:
指作战尽可使用欺骗。
【例句】:
兵不厌诈,可伪许之;然后用反间计,令韩、马相疑,则一鼓可破也。(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九回)
兵不厌权-实用分类典故辞典
兵不厌权
【源出】:
《后汉书·虞诩传》
【解释】:
厌,排斥,厌弃;权,权术,计谋。作战时可以使用权术,以使敌人作出错误的判断。原文:“今其众新盛,难与争锋,兵不厌权,愿宽假辔策,勿令有所拘阂而已。”
【用法】:
指作战尽可用权术。
【例句】:
用兵不但不厌诈,而且兵不厌权。
学而不厌-实用分类典故辞典
学而不厌
【源出】:
《论语·述而》
【解释】:
厌,满足。学习没有满足的时候。原文:“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用法】:
比喻虚心好学。
【例句】:
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
贪得无厌-实用分类典故辞典
贪得无厌
【源出】: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解释】:
厌,通餍,满足。贪心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原文:“贪婪无餍,忿颣(lèi类)无期。”
【用法】:
指贪心。
【例句】:
他贪得无厌的性子,随着年岁的增长,更加残忍了。(梁斌《红旗谱》)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实用分类典故辞典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源出】:
《论语·乡党》
【解释】:
厌,通餍,满足;精,精米;脍(kuài,快),细切的鱼肉。吃的粮食越精白越好,鱼肉切得越细越好。
【用法】:
形容极其讲究饮食。
【例句】:
“割不正不食”,这是他老先生的古板规矩,但“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条令却有些稀奇。(鲁迅《南腔北调集·由中国女人的脚……》)
讨厌-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讨厌tǎoyàn
厌恶,不喜欢——喜欢(他讨厌这里春天的风沙,却~这里秋天的红叶。)、喜爱(人们都~美好的东西,讨厌丑陋的东西。)
喜新厌旧-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喜新厌旧xǐxīnyànjiù
喜欢新的,厌弃旧的,常用来指婚姻方面——忠贞不渝(他不是那种喜新厌旧的人,在爱情上,他是~的。)
厌-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厌yàn
憎恶——喜(~新厌旧)
厌烦-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厌烦yànfán
嫌麻烦而厌恶——喜欢(他很~这项工作)
厌倦-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厌倦yànjuàn
对某项工作、活动失去兴趣,提不起精神继续做下去——迷恋(他厌倦了象棋,又~上了围棋。)
厌弃-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厌弃yànqì
厌恶嫌弃——喜爱
厌恶-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厌恶yànwù
憎恶,十分反感——爱好(他~饮茶,厌恶烟酒。)
厌战-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厌战yànzhàn
厌恶战争——好战(在他们国家,只有一小撮当权者~,广大人民群众都是厌战的。)
兵不厌诈-新编成语词典
兵不厌诈bīng bù yàn zhà
厌:满足。诈:欺骗。用兵打仗时,要尽量采用迷惑敌人的方法。《三国演义》第三十回:“操亦笑曰:‘岂不闻兵不厌诈!’”〔例〕在战争中,采用“兵不厌诈”的办法,常常能使敌人陷于判断错误和行动错误的困境。
不厌其烦-新编成语词典
不厌其烦bù yàn qí fán
厌:嫌。烦:麻烦。不嫌麻烦。形容极有耐心。魏巍《东方》第一部第九章:“别人休息了,睡觉了,他们还是不厌其烦地谈论着这两门山炮和自己的战斗经过。”〔例〕李老师总是利用休息时间,不厌其烦地帮助那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
〔反义〕不胜其烦
贪得无厌-新编成语词典
贪得无厌tān dé wú yàn
厌:同“餍”,饱,满足。指贪心没有满足的时候。《左传·昭公二十八年》:“贪婪无厌,忿颣无期。”〔例〕这个贪得无厌的家伙,榨取了老百姓很多的膏血。
〔近义〕欲壑难填
喜新厌旧-新编成语词典
喜新厌旧xǐ xīn yàn jiù
喜欢新的,厌弃旧的。多指在感情上不专一。宋·叶适《淮西论铁钱五事状》:“常人之情,喜新厌旧。”〔例〕媛媛有喜新厌旧的毛病,新玩具一买来,旧玩具就被她随手扔了。
〔近义〕见异思迁 朝秦暮楚
学而不厌-新编成语词典
学而不厌xué ér bù yàn
厌:厌倦,满足。专心学习,没有厌倦、满足的时候。形容勤奋好学。《论语·述而》:“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例〕学习是没有止境的,只有学而不厌,才能大有所获。
〔近义〕手不释卷 〔反义〕一曝十寒
百读不厌-中华词典宝库
百读不厌bǎi dú bù yàn
【释义】:
百:虚数,形容很多。厌:厌烦,厌倦。读多少遍也不会感到厌倦。形容文章写得好,能吸引人。
【成语出处】:
宋·苏轼《送安惇秀才失解西归》:“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清·李慈铭《越缦堂诗话》:“令人百读不厌,老辈虚心如此。”
【例句】:
①老舍《赵子曰》一九:“好像以半部《论语》治天下的人们念那半部《论语》似的那么百读不厌。”②作主谓短语的谓语。朱自清《论百读不厌》:“为什么一些作品有人‘百读不厌’,另一些却有人不想读第二遍呢?”
兵不厌诈-中华词典宝库
兵不厌诈bīng bù yàn zhà
【释义】:
厌:排斥;诈:欺诈。用兵作战不排斥运用诡变、欺诈的策略或手段克敌制胜。
【成语出处】:
《韩非子·难一》:“战阵之间,不厌诈伪。”
【例句】: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四回:“操亦笑曰:‘岂不闻兵不厌诈?’”
不厌其烦-中华词典宝库
不厌其烦bù yàn qí fán
【释义】:
厌:嫌。烦:麻烦。不嫌麻烦。形容很耐心。
【成语出处】:
宋·袁燮《陆宣公论》:“(陆)贽之告君,不惮其烦。”清·陈确《与吴仲木书》:“连日念尊体,复寄此字,求便邮寄慰,想不厌其烦渎也。”
【例句】:
郭沫若《南京印象·失掉了一支笔》:“有抑扬顿挫,低回往复的韵文,多读也不厌其烦。”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中华词典宝库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shí bù yàn jīng,kuài bù yàn xì
【释义】:
精:好米;厌:满足;脍:切细的鱼和肉。粮食舂得越精越好,鱼肉切得越细越好。形容非常讲究饮食。
【成语出处】:
《论语·乡党》:“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例句】:
宋·杨万里《庸言》三:“杨子曰:‘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身而不正可乎?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学而不精可乎?’”
贪得无厌-中华词典宝库
贪得无厌tān dé wú yàn
【释义】:
厌:满足。指贪心没有满足的时候。
【成语出处】: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贪婪无厌,忿类无期。”明·冯梦龙等《东周列国志》六九回:“用民不恤,贪得无厌。”
【例句】:
①泰戈尔《戈拉》襄章:“这些梵学家,大多不学无术,但却贪得无厌。”②《红楼梦》一〇七回:“凤姐本是贪得无厌的人,如今被抄净尽,自然愁苦,又恐人埋怨,正是几不欲生的时候。”
学而不厌-中华词典宝库
学而不厌xué ér bù yàn
【释义】:
厌:满足。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勤奋好学。
【成语出处】:
《论语·述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例句】:
①《说“谦虚”》:“让我们记住这些话,永远做一个谦虚的人,一个学而不厌的人吧!”②“他虚怀若谷,学而不厌,一生著述甚多。”
把玩不厌-中华成语大辞典
把玩不厌bǎ wán bù yàn
把:用手握着。玩:观赏。厌:厌烦。爱不释手地观赏,而不厌烦。形容对某种艺术品的酷爱。三国·魏·陈琳《为曹洪与魏文帝书》:“得九月二十日书,读之喜笑,把玩不厌。”〔例〕牙雕《小青盗灵芝》,不仅人物生动,而且刻工精细,花草山石,无不玲珑剔透,真是令人把玩不厌的艺术珍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