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藏诲盗(慢藏誨盜)是什么意思
慢藏诲盗,冶容诲淫-汉语成语大词典
慢藏诲盗,冶容诲淫màn cáng huì dào,yě róng huì yín
慢藏:懒于收藏财物。诲:教唆,诱导。冶:过分的打扮。 对财物保管不慎,无异于引诱偷盗;过分的装饰,无异于引诱淫行。意思是祸由自招。《周易·系辞上》:“《易》曰:‘负且乘,致寇至。’……慢藏诲盗,冶容诲淫。”明·周楫《西湖二集·韩晋公人奁两赠》:“惹得人起贪图之念,连性命也都送在他手里,所以道:慢藏诲盗,冶容诲淫。” 也单作①【慢藏诲盗】。《古今小说·裴晋公义还原配》:“自古道:‘慢藏诲盗。’只为这三十万钱带来带去,露了小人眼目,惹起贪心,就结伙做出这事来。”②【冶容诲淫】。《二刻拍案惊奇·程朝奉单遇无头妇》:“有诗为证:冶容诲淫从古语,会见金夫不自主。”清·李渔《闲情偶寄·变调第二》:“赵五娘于归两月,即别蔡邕,是一桃夭新妇。算至公姑已死,别墓寻夫之日,不及数年,是犹然一冶容诲淫之少妇也。” 也简作【诲淫诲盗】、【诲盗诲淫】。教唆引诱人淫荡偷盗。朱自清《论雅俗共赏》:“有的雅人说《西厢记》诲淫,《水浒传》诲盗……‘诲淫’‘诲盗’只是代表(当时)统治者的利益的说话。”爱新觉罗·溥仪《我的前半生》第九章:“文化方面是腐败的,电影也是诲淫诲盗的多,还有从前时代的戏以及剑道柔道和射击的游戏。”
慢藏诲盗-中华词典宝库
慢藏诲盗màn cáng huì dào
【释义】:
慢藏:收藏就慎。诲:诱致。因保管疏忽招致盗窃。
【成语出处】:
《易·系辞上》:“慢藏诲盗,冶容诲淫。”
【例句】:
①晋·潘岳《上客舍议》:“既限早闭,不及篱门,或避晚关,进逐路隅,祗是慢藏诲盗之原。”②鲁迅《坟·坚壁清野主义》:“古圣人所教的‘慢藏诲盗,冶容诲淫’,就是说子女玉帛的处理方法,是应该坚壁清野的。”
慢藏诲盗-中华成语大辞典
慢藏诲盗màn cáng huì dào
慢:随便,不谨慎。诲:诱导。收藏财物不谨慎而失盗。比喻祸由自取。《周易·系辞上》:“慢藏诲盗,冶容诲淫。”〔例〕古圣人所教的“慢藏诲盗,冶容诲淫”,就是说子女、玉帛的处理方法,是应该坚壁清野的。(鲁迅《坟·坚壁清野主义》)
慢藏诲盗-中华多用成语大辞典
慢藏诲盗màncáng-huìdào
【释义】:
见“慢藏诲盗,冶容诲淫”。《喻世明言》卷9:“自古道:‘慢藏诲盗,,只为这三十万钱带来带去,露了小人眼目,惹起贪心,就结伙做出这事来。”
慢藏诲盗,冶容诲淫-中华多用成语大辞典
慢藏诲盗,冶容诲淫màncánghuìdào,yěrónghuìyín
【释义】:
其他 慢藏,懒于收藏财物。诲,教唆,诱导。冶,过分的打扮。本指财物收藏不好,等于引诱人来偷盗,打扮过分妖艳,就等于引诱人的淫行。今比喻自招祸害。《易经·系辞上》:“慢藏诲盗,冶容诲淫。”明·周清源《西湖二集·韩晋公人奁两赠》:“……惹得人起贪图之恋,连性命也都送在他手里,所以道:‘慢藏诲盗,冶容诲淫。’”△用于比喻人的言行举止。→咎由自取。也作“慢藏诲盗”。
慢藏诲盗-汉语成语分类词典
慢藏诲盗màn cáng huì dào
收藏财物不慎,等于诱人偷盗。《周易·系辞上》:“慢藏诲盗,冶容诲淫。”
慢藏诲盗-中华成语辞海
慢藏诲盗màn cáng huì dào
因保管大意而招致盗窃。《易·系辞上》:“慢藏诲盗,冶容诲淫。”孔颖达疏:“若慢藏财物,守掌不谨,则教诲于盗者,使来取此物。”晋·潘岳《上客舍议》:“既限早闭,不及篱门,或避晚关,进逐路隅,祗是慢藏诲盗之原。”
慢藏诲盗-成语辞海
慢藏诲盗màn cáng huì dào
慢:轻慢,不经意。慢藏:收藏保管东西不慎重。诲:教导,诱致。即收藏财物不慎而易招致盗贼。《易·系辞上》:“慢藏诲盗,冶容诲淫。”
慢藏诲盗-古今成语大词典
慢藏诲盗màn cáng huì dào
谓保管财物者玩忽职守,将招致盗贼窃物。《易·系辞上》:“慢藏诲盗,冶容诲淫。”《正义》曰:“若慢藏财物守掌不谨,则教诲于盗者,使来取此物。”晋·潘岳《上客舍议》:“既限早闭,不及樆门,或避晚关,进逐路隅,祗是慢藏诲盗之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