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扩走国学,专注于成语、字典、词典查询的国学网站平台,涵盖丰富的国学知识,帮助用户轻松学习成语、汉字和词语,提升国学素养。
当前位置:首页 > 成语 > 枕戈待旦

枕戈待旦(枕戈待旦)是什么意思

  • 枕戈待旦-古書典故辭典

    枕戈待旦

    枕着兵器以待天明,表示杀敌心切,夜不成眠。《晋书·刘琨传》:“与范阳祖逖为友,闻逖被用,与亲故书曰:‘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著鞭。’其意气相期如此。”

  • 枕戈待旦-汉语成语大词典

    枕戈待旦zhěn gē dài dàn

    戈:古代兵器。旦:天亮。 枕着兵器,等待天亮。形容杀敌报国心切,一时一刻也不松懈。《晋书·刘琨传》:“吾枕戈待旦,志枭(xiāo)逆虏。”(枭:把人杀后,悬头示众。逆虏:指敌人。)《说岳全传》第四十七回:“正国家多事之秋,宜臣子枕戈待旦之日也。”鲁迅《文人无文》:“说是‘枕戈待旦’的,到底还没有动身,说是‘誓死抵抗’的,看见一百多个敌兵就逃走了。”

  • 枕戈待旦-中华成语大词典

    枕戈待旦zhěn gē dài dàn

    戈:兵器。枕戈:头枕着武器。待:等待。旦:天明。头枕着武器等到天明。比喻准备着随时迎敌。(唐)房玄龄等《晋书·刘琨传》:“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着鞭。”(明)无名氏《鸣凤记·夏公命将》:“不意已巳之变,遂沦左衽之区,上廑宵旰之忧,下混华戎之辨,诚臣子枕戈待旦之时也。”

  • 枕戈待旦-实用分类典故辞典

    枕戈待旦

    【源出】:

    《晋书·刘琨传》

    【解释】:

    枕,头枕;戈,古代兵器;待,等待;旦,天亮。时刻想着杀敌,头枕武器等天明。东晋刘琨年轻时有安邦定国的志气,与范阳人祖逖是朋友。他听到祖逖被东晋朝廷起用的消息后,写信给亲友说:“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立志砍下逆胡的头)。”

    【用法】:

    比喻常备不懈,杀敌立功。

    【例句】:

    守卫着祖国万里河山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枕戈待旦,随时准备歼灭敢于来犯之敌。

  • 枕戈待旦-新编成语词典

    枕戈待旦zhěn gē dài dàn

    戈:古代的一种兵器。旦:天亮。枕着兵器等待天亮。比喻杀敌心切,一刻也不松懈,随时准备迎敌。《晋书·刘琨传》:“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著鞭。”〔例〕战士们枕戈待旦,只待一声令下,便立刻出击。

    〔近义〕厉兵秣马 披坚执锐 〔反义〕马放南山 刀枪入库

  • 枕戈待旦-中华词典宝库

    枕戈待旦zhěn gē dài dàn

    【释义】:

    戈:古代兵器名;旦:天亮。枕着兵器等待天亮。形容对敌提高警惕,随时准备作战。

    【成语出处】:

    唐·房玄龄《晋书·刘琨传》:“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

    【例句】:

    ①明·无名氏《鸣凤记·夏公命将》:“不意己巳之变,遂沦左衽之区,上廑宵旰之忧,下混华戎之辨,诚臣子枕戈待旦之时也。”②鲁迅《伪自由书·文人无文》:“文人不免无文,武人也一样不武。说是‘枕戈待旦’的,到夜还没有动身,说是‘誓死抵抗’的,看见一百多个敌兵就逃走了。”

  • 枕戈待旦-中华成语大辞典

    枕戈待旦zhěn gē dài dàn

    枕:头枕着。戈:古代一种兵器。旦:天亮。晚上睡觉,枕着兵器,等待天明。形容杀敌报国心切,一刻也不松懈。唐·房玄龄等《晋书·刘琨传》:“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枭xiǎo:枭首,杀头示众。)〔例〕说是“枕戈待旦”的,到夜还没有动身,说是“誓死抵抗”的,看见一百多个敌兵就逃走了。(鲁迅《伪自由书·文人无文》)

  • 枕戈待旦-学生必备工具书

    枕戈待旦zhěn gě dài dàn

    【解词】 戈:古代的一种兵器。旦:天亮。

    【解义】 形容杀敌心切,时刻准备作战。

    【出处】 《晋书·刘琨传》:“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

    【例句】 战士们~,只等首长一声令下了。

  • 枕戈待旦-简明成语词典

    枕戈待旦zhěn gē dài dàn

    枕:头枕着。戈:古代的一种兵器。旦:天亮。头枕兵器,等待天亮。形容时刻准备战斗,毫不松懈。[也作]枕戈俟旦待旦枕戈[近]严阵以待常备不懈[反]高枕无忧铸剑为犁

  • 枕戈待旦-中华多用成语大辞典

    枕戈待旦zhěngē-dàidàn

    【释义】:

    连动 枕着兵器睡觉或休息,等待天亮。形容士兵保持警惕,或迫切等待投入战斗。朱苏进、胡建新《康熙帝国》:“朕这里,不光有封赏的恩旨,更有八十万铁骑枕戈待旦!”△褒义。多用于战事方面。→严阵以待 偃旗息鼓。也作“枕戈达旦”、“枕戈以待”。

  • 枕戈待旦-汉英成语词典

    枕戈待旦zhěn gēdài dànbe battle-ready

    比喻随时准备迎敌,一刻也不松懈,例战士们个个摩拳擦掌,枕戈待旦,只等一声令下,就立刻出发。

    The battle-ready men were girding themselves up and waiting to set out as soon as the orders come down.

  • 枕戈待旦-汉语成语分类词典

    枕戈待旦zhěn gē dài dàn

    戈:古兵器。旦:天亮。头枕兵器,等待天明。形容杀敌心切或警惕性高。《晋书·刘琨传》:“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

  • 枕戈待旦-中华成语辞海

    枕戈待旦zhěn gē dài dàn

    枕着兵器等待天明。形容杀敌报国心切,时刻待命。《晋书·刘琨传》:“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也作“枕戈俟旦”。

  • 枕戈待旦-成语辞海

    枕戈待旦zhěn gē dài dàn

    戈:古代的一种兵器。待:等候。旦:天亮。即枕着武器等候天亮。形容杀敌心切,毫不松懈。也形容提高警惕,随时迎战。《晋书·刘琨传》:“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鲁迅《伪自由书·文人无文》:“文人不免无文,武人也一样不武。说是‘枕戈待旦’的,到夜还没有行动。”

  • 枕戈待旦-成语典故辞典

    枕戈待旦zhěn gē dài dàn

    语本北齐·魏收《魏书·萧宝夤传》:“仇耻未复,枕戈俟(sì音寺)旦,虽无申包之志,敢忘伍胥之心。”俟:等待。又见唐·房玄龄等《晋书·刘琨传》:“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枭:悬头示众。虏:对敌人的蔑称。

    戈:古代的一种兵器。旦:天亮。枕着兵器等待天亮。旧时用来形容杀敌报国心切。现指对敌提高警惕,毫不松懈,随时准备作战。也作“枕戈俟旦”。

    枕戈寝甲 厉兵秣马 严阵以待

    醉生梦死 高枕无忧 马放南山

    “枕”,共八笔;左旁从木,木,中间从竖,不作竖钩;不要写作“忱”或“沉”。“戈”,不要读作gě;不要写作“弋(yì音亿)”。“待”,不要读作dāi;不要写作“侍”。

    为了这事,麻叔谋整天提心吊胆,他命偏将副将都枕戈待旦,士兵们也不准脱衣服睡。(陈荫荣:《兴唐传》)

  • 枕戈待旦-古今成语大词典

    枕戈待旦zhěn gē dài dàn

    以戈为枕,等待天明。喻杀敌心切,不忘国难。《晋书·刘琨传》:“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著鞭。”《旧唐书·郑畋传》:“畋谬领藩垣,荣兼将相,每枕戈而待旦,常泣血以忘餐。”

  • 枕戈待旦-中国军事知识辞典

    枕戈待旦

    一种作战精神。语源于《晋书·刘琨传》:“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著鞭。”意为枕着武器躺着,等待天亮。比喻杀敌心切,随时准备奔赴战场。后也形容对敌情有高度的警惕。

  • 枕戈待旦,志枭逆虏-中国军事名言辞典

    枕戈待旦,志枭逆虏

    西晋将领、诗人刘琨得知好友祖逖受到琅琊王司马睿重用后,决心奋发图强。急起直追。他致书亲友说:“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著鞭。”意思是,我夜间枕着兵睡器觉,等待天亮,立志去消灭敌人,常常恐怕祖逖比我占先一箸。表达了刘琨时刻准备奔赴疆场,奋勇杀敌的志向。枭(xāo):勇猛,逆雄。逆:迎,此处是迎战的意思。虏:此处指匈奴军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