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裘负薪(披裘負薪)是什么意思
披裘负薪-古書典故辭典
披裘负薪
见“负薪披裘”条。
披裘负薪-实用分类典故辞典
披裘负薪
【源出】: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十
【解释】:
裘,毛皮的衣服;薪,柴草。春秋时,吴国人季札在五月盛夏时外出游玩,遇见一个隐士,他身披裘衣,背着柴草,路上有别人遗失的金子他没有拾取,是一个隐士高人。也作“五月披裘”。
【用法】:
形容孤高廉洁,隐逸贫居。
【例句】:
知识分子中有“披裘负薪”的人,他们不为纸醉金迷的环境所惑,清高耿介,如梅花,似翠竹,给社会留下的是清新的气息。
披裘负薪-中华成语大辞典
披裘负薪pī qiú fù xīn
裘:皮袍。负:用脊背背东西。身披皮袍背着柴草。比喻不贪财爱物的人。西汉·韩婴《韩诗外传·卷十》载:春秋时吴季子出游,见道中有遗金,呼披裘打柴者拾之。打柴者瞋目拂手而言曰:“吾当夏五月,披裘而薪,岂取金者哉?”(也见汉·王充《论衡·书虚》。)晋·皇甫谧《高士传·披裘公》:“披裘公者吴公。延陵季子出游,见道中有遗金,顾而睹公曰:‘取彼金。’公投镰瞋目拂手而言曰:‘何子处之高而视人之卑,暑月披裘而负薪,岂取金者哉?’”唐·王绩《游北山赋》:“忽据捂而策杖,亦披裘而负薪。”
披裘负薪-中华多用成语大辞典
披裘负薪pīqiú-fùxīn
【释义】:
并列 裘,皮衣。薪,柴禾。身穿皮衣背负柴禾的人。指孤高清廉的隐逸贫居者。语本汉·王充《论衡·书虚》:“延陵季子出游,见路有遗金。当夏五月,有披裘而薪者。季子呼薪者曰:‘取彼地金来!’薪者投镰于地,瞋目拂手而言曰:‘何子居之高,视之下,仪貌之壮,语言之野也?吾当夏五月,披裘而薪,岂取金者哉!’”唐·王绩《游北山赋》:“勿据梧而策杖,亦披裘而负薪。”〔例〕古代披裘负薪者往往是品德高尚的人。△褒义。多用于表现孤高贫居的人。→孤高清廉
皮相之士
披裘负薪-成语辞海
披裘负薪pī qiú fù xīn
裘:皮衣。薪:柴草。即身穿皮衣,肩背柴草。比喻隐山高人。
披裘负薪-古今成语大词典
披裘负薪pī qiú fù xīn
汉·王充《论衡·书虚》:“传言延陵季子出游,见路有遗金,当夏五月,有披裘而薪者。季子呼薪者曰:‘取彼地金来!’薪者投镰于地,瞋目拂手而言曰:‘何子居之高,视之下,仪貌之壮,语言之野也?吾当夏五月,披裘而薪,岂取金者哉!’”后以“披裘负薪”为高士清廉之典。唐·王绩《游北山赋》:“勿据梧而策杖,亦披裘而负薪。”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