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心自立说(明心自立說)是什么意思
明心自立说-诸子百家大辞典
明心自立说
南宋哲学家陆九渊关于道德修养的命题。他认为人生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是明心,即发明本心,自作主宰。因为人的本心,就是固有的道德意识——仁、义、礼、智的心,道德观念都出于本心,只要明心,道德自然具备。所谓发明本心,即彻底反省自己心中固有的道德义理。他说:“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故曰:‘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所贵乎学者,为其欲穷此理,尽此心也。”(《陆九渊集》卷十一《与李宰·二》)。只要尽心,就能穷尽万物当然之理。陆九渊还认为,心有道德意识是自然的,犹如耳聪目明一样:“女耳自聪,目自明,事父自能孝,事兄自能弟。本无欠阙,不必他求,在自立而已。”(《陆九渊集》卷三十四《语录·上》)他强调自立的重要性,认为人本来具有先验的道德意识,而要自觉本心的道德意识,必须自立,自作主宰,不应依附他物,向外追求。要达到自立,他说:“我治其大而不治其小,一正则百正。”(《陆九渊集》卷三十五《语录·下》)先立其大,则一正百正,细枝末节自然也就符合道德要求了。就是说,充分相信自己先天赋予的本心,一切行为也就自然合乎道德准则了。陆九渊的人生哲学是专重内心自主的人生理想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