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礼之始(孝,禮之始)是什么意思
孝,礼之始-诸子百家大辞典
孝,礼之始
尽孝是行礼的开端。这是儒家关于伦理道德中有关“孝”的命题。语出《左传·文公二年》。鲁文公即位后,派大夫襄仲去齐国送聘礼,准备“娶元妃,以奉栥盛”,即娶亲主要是为了共同祭祀先祖,这被赞誉为是孝的表现。接着《左传》作者评论说:“孝,礼之始也”。孝,作为一种伦理观念,道德规范,主要内涵是对父母、祖先的恭敬。儒家认为,尽孝是履行礼法的开端。所以《孝经》中说:“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即在家能尽孝,在国才能忠君。能够对父母尽孝的人,才能“德教加于百姓”(均见《孝经·开宗明义第一章》)。正因为如此,孔子说:“夫孝,德之本也”(同上),即孝是德行的基础。儒家提倡孝,对于维护封建统治秩序有重要作用,孔子说:“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作乱者鲜矣”。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