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扩走国学,专注于成语、字典、词典查询的国学网站平台,涵盖丰富的国学知识,帮助用户轻松学习成语、汉字和词语,提升国学素养。
当前位置:首页 > 成语 > 无功

无功(無功)是什么意思

  • 疑事无功-古書典故辭典

    疑事无功

    对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如不了解其意义,心中疑惑不定,那么就不可能有成效。《商君书·更法》:“公孙鞅曰:‘臣闻之,疑行无成,疑事无功。’”又《战国策·赵策》:“疑事无功,疑行无名。”

  • 劳而无功-汉语成语大词典

    劳而无功láo ér wú gōng

    白费力气而无成效。《管子·形势篇》:“与不可,强(qiǎng)不能,告不知,谓之劳而无功。”《墨子·号令》:“地不得其任,则劳而无功。”唐·刘知几《史通·六家》:“况通史以降,芜累尤深。遂使学者宁习本书,而怠窥新录。且撰次无几,而残缺遽多,可谓劳而无功。” 又有【劳而少功】。《史记·太史公自序》:“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唐·李翰《通典序》:“儒家者流,博而寡要,劳而少功,何哉?其患在于习之不精,知之不明,入而不得其门,行而不由其道。”

  • 无功受禄-汉语成语大词典

    无功受禄wú gōng shòu lù

    禄:古代官吏的薪俸。 没有功劳而享受优厚的俸禄。常用作谦词。有时也指工作不出力、没成效而享受优厚待遇或奖赏。语本《诗经·魏风·伐檀》小序“伐檀,刺贪也。在位贪鄙,无功而受禄,君子不得进仕尔”。《古今小说·陈御史巧勘金钗钿》:“依我看来,这银子虽非是你设心谋得来的,也不是你辛苦挣来的,只怕无功受禄,反受其殃。”《官场现形记》第四十八回:“这个请大人收了回去,我们怎好无功受禄呢。”鲁迅《记“发薪”》:“……对于没有一同去索的人的无功受禄,心有不甘,因此给吃一点小苦头的。”

  • 疑行无成,疑事无功-汉语成语大词典

    疑行无成,疑事无功yí xíng wú chéng,yí shì wú gōng

    疑:怀疑,犹豫。成:成就。功:功效。 作事疑虑重重,就不会成功。《商君书·更法》:“臣闻之,疑行无成,疑事无功。君亟定变法之虑,殆无顾天下之议之也。”(亟:赶快。虑:打算。) 也作【疑事无功,疑行无名】。(名:名望,声名。)《史记·赵世家》:“肥义曰:‘臣闻疑事无功,疑行无名。王既定负遗俗之虑,殆无顾天下之议矣。’”

  • 疑行无成,疑事无功-中华成语大词典

    疑行无成,疑事无功yí xíng wú chéng,yí shì wú gōng

    疑:犹豫。成:目的。功:功效。指行动犹疑,进退不定,达不到目的;办事迟疑不决、动摇犹豫也不会成功。《商君书·更法》:“公孙鞅曰:‘臣闻之:疑行无成,疑事无功君,亟定变法之虑,殆无顾天下之议也。’”也作“疑行无名,疑事无功”、“疑事无功,疑行无名”。(汉)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卫鞅曰:‘疑行无名,疑事无功。’”《战国策·赵策二》:“疑事无功,疑行无名。”

  • 徒劳无功-中华成语大词典

    徒劳无功tú láo wú gōng

    徒:白白地。劳:辛劳。无功:没成效。白白地辛苦一阵子,没一点儿成效。比喻白费劲。《庄子·天运》:“是犹推舟于陆地,劳而无功。”(宋)朱熹《诗集传·卷五·齐风·甫田》:“忽近而图远,将徒劳而无功也。”也作“徒劳无益”、“徒费无益”。《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君聪明过人,宜多佛书,莫作没要紧文字,徒劳无益。”(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六回:“你便百般问他求他,也是徒劳无益。”(明)余邵鱼《东周列国志》第一百零一回:“赧王出兵一番,徒费无益。”

  • 自伐无功-实用分类典故辞典

    自伐无功

    【源出】:

    《老子·道经》第二十一章

    【解释】:

    自伐,自我夸耀;功,功勋。喜欢自我夸耀的人,是建立不起功勋的。原文:“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用法】:

    用以警告喜欢自我夸耀的人。

    【例句】:

    “自伐无功”这句格言可以作为那些喜欢自我炫耀的人的座右铭。

  • 无功受禄-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无功受禄wúgōngshòulù

    禄是古代官员的薪俸,指没有什么功劳却得到报酬——论功行赏(应当~,不能无功受禄。)

  • 劳而无功-新编成语词典

    劳而无功láo ér wú gōng

    劳:劳累,劳苦。花了很多劳力,却没有收到成效。《墨子·号令》:“地不得其任,则劳而无功。”〔例〕报社把他的文章退了回来,真是劳而无功,白白浪费了好多时间。

    〔近义〕徒劳无益 〔反义〕卓有成效

  • 劳而无功-中华词典宝库

    劳而无功láo ér wú gōng

    【释义】:

    而:古汉语连词,表示转折关系。花费了力气,却没有功效。

    【成语出处】:

    《管子·形势篇》:“与不可,强不能,告不知,谓之劳而无功。”

    【例句】:

    ①陈宏天《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书目》:“读书不知要领,劳而无功;知某书宜读而不得精校精注本,事倍功半。”②胡绳《想和做》:“如果光凭一腔热情,埋头苦干,不根据已有的成绩和经验,想想怎样才能把这些事情做得更好,更有效果,结果常常是劳而无功。”

  • 徒劳无功-中华词典宝库

    徒劳无功tú láo wú gōng

    【释义】:

    徒劳:无益的耗费劳力;功:成效。白费力气,没有成效。

    【成语出处】:

    《诗经·齐风甫田》:“无田甫田,维莠骄骄;无思远人,劳心忉忉。”朱熹注:“厌小而务大,忽近而图远,将徒劳而无功也。”

    【例句】:

    明·无名氏《杨家将演义》十五回:“孟良、岳胜,英勇难敌,且部下皆是强徒,俱能厮杀,若与死战,徒劳无功,不如设计胜之。”

  • 无功受禄-中华词典宝库

    无功受禄wú gōng shòu lù

    【释义】:

    禄:官吏的俸禄,薪水。没有功劳,却享受优厚的俸禄。

    【成语出处】:

    《诗经·魏风·代檀小序》:“伐檀,刺贪也。在位贪鄙,无功而受禄,君子不得进仕尔。”

    【例句】:

    ①明·冯梦龙《古今小说》卷二:“依我看来,这银子虽非是你设心谋得来的,也不是你辛苦挣来的,只怕无功受禄,反受其殃。”②清·曹雪芹《红楼梦》二八回:“琪官接了,笑道:‘无功受禄,何以克当?’”

  • 劳而无功-中华成语大辞典

    劳而无功láo ér wú gōng

    付出了很多的劳动,却没有收到功效。《墨子·号令》:“地不得其任,则劳而无功。”《庄子·天运》:“是犹推舟于陆也,劳而无功。”(是:这样。犹:如同。)《管子·形势》:“与不可,疆(强)不能,告不知,谓之劳而无功。”《吕氏春秋·本味》:“求之其本,经旬必得;求之其末,劳而无功。”参看“徒劳无功”。〔例〕花了一年的力气,结果是劳而无功,什么成果也没有搞出来。

  • 徒劳无功-中华成语大辞典

    徒劳无功tú láo wú gōng

    徒劳:无益的耗费劳力。功:成效。白费力气,没有成效。《管子·形势》:“与不可,强不能,告不知,谓之劳而无功。”《诗经·齐风·甫田》:“无田甫田,维莠骄骄;无思远人,劳心忉忉。”朱熹注:“厌小而务大,忽近而图远,将徒劳而无功也。”参看“劳而无功”。〔例〕要相信科学,不能蛮干,否则会徒劳无功。

  • 无功受禄-中华成语大辞典

    无功受禄wú gōng shòu lù

    禄:古代官吏的俸禄。没有功劳而得到优厚的待遇。《诗经·魏风·伐檀》小序:“伐檀,剌贪也。在位贪鄙,无功而受禄,君子不得进仕尔。”五代·后晋·刘昫等《旧唐书·隐逸传·李元恺》:“无功授禄,灾也。”明·冯梦龙《古今小说》第二卷:“依我看来,这银子虽非是你设心谋得来的,也不是你辛苦挣来的,只怕无功受禄,反受其殃。”〔例〕对于这项发明奖,实际上我没有出过什么力气,把我也列了进去,这岂不是无功受禄。

  • 药石无功-中华成语大辞典

    药石无功yào shí wú gōng

    药石:治病的药物和砭石,泛指药物。功:效验。服用药石毫无效验。形容人病已垂危。唐·李忱(宣宗)《命皇太子即位文》:“朕以菲薄,获奉宗祧,十有四年,未臻至理,惟天示谴,降疢于躬,药石无功,弥留斯迫。”〔例〕老人病体沉重,药石无功,只得准备后事了。

  • 疑行无成,疑事无功-中华成语大辞典

    疑行无成,疑事无功yí xíng wú chéng,yí shì wú gōng

    疑:怀疑,犹豫。行动上犹豫不决,不会有成就;事情上犹豫不决,不会有效果。《商君书·更法》:“臣闻之,疑行无成,疑事无功。君亟定变法之虑,殆无顾天下之议之也。”汉·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作“疑行无名,疑事无功”。〔例〕疑行无成,疑事无功,你总是瞻前顾后、举棋不定,那就什么事也办不好!

  • 疑行无成,疑事无功-诸子百家大辞典

    疑行无成,疑事无功

    商鞅对推行变法所持的坚定态度。语出《商君书·更法》。“疑行无成”亦作“疑行无名”。秦孝公准备在秦国实行变法,但对变法有所疑虑。他说:“吾欲变法以治,更礼以教百姓,恐天下之议我也。”针对秦孝公犹豫不决的态度,商鞅提出“疑行无成,疑事无功”的观点,鼓励秦孝公坚决果断,力排众议,实行变法。他指出:“有高人之行者,固见负于世,有独智之虑者,必见骜于民。”商鞅认为这是一种规律,所以推行政治改革必须有坚定不移,一往无前的精神。

  • 无功-诸子百家大辞典

    无功

    《庄子·逍遥游》:“神人无功。”司马彪注:“神人无功,言修自然,不立功也。”道家用语。指顺应自然而不加以干预,事情有成不以为己功,也不主动追求有功。道家认为只有合于道的神人才能如此。

  • 劳而无功-学生必备工具书

    劳而无功láo ér wú gōng

    【解词】 功:功劳。

    【解义】 劳累辛苦没有收到成效。也作“徒劳无功”。

    【例句】 如果不把原材料准备齐全就开始工作,最后只会~。

    【近义】 徒劳无益

    【反义】 劳苦功高

  • 劳而无功-简明成语词典

    劳而无功láo ér wú gōng

    功:成绩,功效。付出劳动而没有收到成效。[也作]徒劳无功劳而少功[近]徒劳无益[反]卓有成效

  • 无功受禄-简明成语词典

    无功受禄wú gōng shòu lù

    禄:旧时官吏的薪俸。没有功劳而享受俸禄或奖赏。比喻没出力气而白白得到报酬或好处。[也作]无功而禄无功受赏[近]尸位素餐当之有愧[反]当之无愧论功行赏

  • 劳而无功-中华多用成语大辞典

    劳而无功láoérwúgōng

    【释义】:

    述补 花了力气却没有效果。语出《庄子·天运》:“是犹推舟于陆也,劳而无功。”琼瑶《我是一片云》:“你不要枉费工夫,我告诉你,一定是劳而无功的!”△多用于事情的结局。→徒劳无益 徒劳无功 枉费工夫 枉费心机 卓有成效 劳苦功高

  • 徒劳无功-中华多用成语大辞典

    徒劳无功túláo-wúgōng

    【释义】:

    并列 白白费了力气而收不到功效。语本《诗·齐风·甫田》:“无思远人,劳心。”宋·朱熹集传:“忽近而图远,将徒劳而无功也。”《镜花缘》57回:“不惟徒劳无功,更与主上大事有碍。”△多用于事功方面。→劳而无功 卓有成效。也作“徒劳无益”。

  • 无功而禄-中华多用成语大辞典

    无功而禄wúgōngérlù

    【释义】:

    见“无功受禄”。

  • 无功受禄-中华多用成语大辞典

    无功受禄wúgōng-shòulù

    【释义】:

    其他 没有功劳却享受到优厚的待遇。有时也指工作不出力,没有功劳却享受到优厚的待遇或者嘉奖。语本《诗经·魏风·伐檀》小序:“伐檀,刺贪也。在位贪鄙,无功而受禄,君子不得进仕尔。”《旧唐书·李元恺传》:“元恺诮之曰:‘无功受禄,灾也。’”△多用于没有功劳而受优待方面。→坐享其成 论功行赏 按劳取酬。也作“无功而禄”。

  • 药石无功-中华多用成语大辞典

    药石无功yàoshí-wúgōng

    【释义】:

    主谓 功,功效比喻人病入膏肓,不可救治。唐宣宗《命皇太子即位册文》:“朕以菲薄,获奉宗祧,十有四年,未臻至理,惟天示谴,降疚于躬,药石无功,弥雷斯迫。”※多用于患不治之症的人。也用于难以改正错误的人。→病入膏肓 霍然而愈。也作“药石无效”。

  • 疑事无功,疑行无名-中华多用成语大辞典

    疑事无功,疑行无名yíshìwúgōng,yíxíngwúmíng

    【释义】:

    其他 名,功业。谓做事犹豫不决就不会有功效,行动犹豫不决就不会有成就。《战国策·赵策二》:“臣闻之:疑事无功,疑行无名。”△用于重大行动方面,谓行动不能犹豫,必须果决。也作“疑行无成,疑事无功”、“疑行无名,疑事无功”。

  • 疑行无成,疑事无功-中华多用成语大辞典

    疑行无成,疑事无功yíxíngwúchéng,yíshìwúgōng

    【释义】:

    见“疑事无功,疑行无名”。《商君书·更法》:“臣闻之,‘疑行无成,疑事无功。君亟定变法之虑,殆无顾天下之议之也。”

  • 疑行无名,疑事无功-中华多用成语大辞典

    疑行无名,疑事无功yíxíngwúmíng,yíshìwúgōng

    【释义】:

    见“疑事无功,疑行无名”。《史记·商君列传》:“卫鞅曰:‘疑行无名,疑事无功。’”

  • 劳而无功-汉英成语词典

    劳而无功láo ér wú gōngwork fruitlessly

    白白辛苦了一趟,收不到预期的功效,例为了募捐基金,我四处奔走却劳而无功,赞助的人寥寥无几。

    My efforts to solicit funds for the foundation have been fruitless.Only a very few have supported it.

  • 徒劳无功-汉英成语词典

    徒劳无功tú láo wú gōnglabour in vain

    白费气力,没有一点功效,例为了寻找这篇文献,大家到各图书馆奔走了数日,但都徒劳无功。

    In order to find this document,we went to several libraries,but our efforts proved futile.

  • 徒劳无功-汉英成语词典

    徒劳无功tú láo wú gōnglabour in vain

    白费气力,没有一点功效,例为了寻找这篇文献,大家到各图书馆奔走数天,但都徒劳无功。

    In order to try to find this document,we went to several libraries,but all our efforts came to nothing.

  • 劳而无功-汉英成语词典

    劳而无功láo ér wú gōngwork fruitlessly

    白白辛苦了一趟,收不到预期的功效,例为了募捐基金我奔走了三天,可是劳而无功,赞助的人寥寥无几。

    My efforts to solicit funds for the founda.tion have been truitless,only a very few supported it.

  • 劳而无功 事倍功半-同义成语词典

    劳而无功 事倍功半

    劳而无功 láo ér wú gōng

    事倍功半 shì bèi gōng bàn

    〔同〕“功”是其中相同的语素,都有“费力大而收效微”的意思,在句中常作谓语,亦作定语。

    〔异〕【劳而无功】花了力气却没有收到效果。语义较重。语本《庄子·天运》:“是犹推舟于陆地,劳而无功。”后边的“无功”为动宾结构,同前边的“劳”为联合关系,“而”为连词。例:①事情也只好这样办,索性解决一下,较之天天对付,劳而无功的当然要好得多。(鲁迅《两地书》六十八)②在一种著作,或者一个人的主要作品尚未全部介绍于读者之前,便先把该作品或者作者的思想加以研究,这在授受两方,不仅是劳而无功,而且会发生意外的障碍。(郭沫若《雅言与自力》)

    【事倍功半】形容花费的劳力大,收到的成效小。语义较轻。前后两截均为主谓结构,两截之间为联合关系。例:①要做善事,靠看善书教化人,终究事倍功半。(〔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四回)②为了应急,拉起几个临时班子,各行其事,人力物力都十分分散,事倍功半,浪费极大。(李实《关于资料》)③协作搞好了,可以做到事半功倍。反之,就会闹得事倍功半,这个账必须人人会算才好。(夏衍等《长短录·论不同学科的合作》)

    〔注〕下边一个例句中前边用了成语“事倍功半”,后边用了“劳而无功”,更可以看出两者意义轻重的差别:

    人员确定后,还必须有一个周密的思考,订出切实可行的编写程序和工作方法,以便分工合作,有条不紊,这样才不至于事倍功半,或者劳而无功。(冯惠民《司马光和〈资治通鉴〉》五)

  • 徒劳无功(益)-汉语成语分类词典

    徒劳无功(益)tú láo wú gōng(yì)

    徒:徒然,白白地。白费力气,没有一点成就或好处。

  • 无功受禄-汉语成语分类词典

    无功受禄wú gōng shòu lù

    禄:古代官员的薪俸。没有功劳而得到报酬。《诗经·魏风·伐檀序》:“在位贪鄙,无功而受禄。”

  • 劳而无功-汉语成语分类词典

    劳而无功láo ér wú gōng

    劳:劳累,劳苦。花了力气却没有功效。《庄子·天运》:“是犹推车於陆也,劳而无功。”

  • 疑行无成,疑事无功-汉语成语分类词典

    疑行无成,疑事无功yí xíng wú chéng,yí shì wú gōng

    疑:怀疑,犹豫不决。行:行动。功:功效。行动犹豫不决就不会有成就,办事犹豫不决就不会有成效。《商君书·更法》:“臣闻之:疑行无成,疑事无功。君亟定变法之虑,殆无顾天下之议之也。”

  • 劳而无功-中华成语辞海

    劳而无功láo’ér wú gōng

    付出了劳动却没有功效。《管子·形势篇》:“与不可,强不能,告不知,谓之劳而无功。”

  • 事辍者无功,耕怠者无获-中华成语辞海

    事辍者无功,耕怠者无获shì chuò zhě wú gōng,gēng dài zhě wú huò

    辍:中止;怠:懒惰。事情没做完就停下的人,不会成功;种庄稼懒惰的人,不会有收获。指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认真勤奋,善始善终。汉·桓宽《盐铁论·击之》:“功业有绪,恶劳而不足,犹耕者倦休而困止也。夫事辍者无功,耕怠者无获。”

  • 徒劳无功-中华成语辞海

    徒劳无功tú láo wú gōng

    见“徒劳无益”。

  • 无功不受禄-中华成语辞海

    无功不受禄wú gōng bù shòu lù

    禄:官吏的薪俸。没有功劳就不能接受俸禄。比喻不能无缘无故接受优待或赠与。

  • 无功而禄-中华成语辞海

    无功而禄wú gōng’ér lù

    见“无功受禄”。

  • 无功受禄-中华成语辞海

    无功受禄wú gōng shòu lù

    功:功劳;禄:官吏的俸禄。没有功劳,却享受优厚的俸禄。《诗经·魏风·伐檀小序》:“伐檀,刺贪也。在位贪鄙,无功而受禄,君子不得进仕尔。”

  • 无功受赏-中华成语辞海

    无功受赏wú gōng shòu shǎng

    见“无功受禄”。

  • 药石无功-中华成语辞海

    药石无功yào shí wú gōng

    药石:治病的药物和刺穴的石针;无功:无效果。形容病笃将死。唐·李忱《命皇太子即位册文》:“朕以非薄,获奉宗祧,十有四年,未臻至理,惟天亦谴,降疚于躬,药石无功,弥留斯迫。”

  • 疑事无功,疑行无名-中华成语辞海

    疑事无功,疑行无名yí shì wú gōng,yí xíng wú míng

    疑:怀疑,犹豫。做事犹豫不决就不会有效率,行动犹豫不决就不会有成就。《战国策·赵策二》:“臣闻之,疑事无功,疑行无名。”也作“疑行无名,疑事无功”。《史记·商君列传》:“卫鞅曰:‘疑行无名,疑事无功。’”也作“疑行无成,疑事无功”。《商君书·更法》:“臣闻之:疑行无成,疑事无功。君亟定变法之虑,殆无顾天下之议之也。”

  • 劳而无功-成语辞海

    劳而无功láo ér wú gōng

    《庄子·天运》:“是犹推舟于陆地也,劳而无功。”即耗费了力气而没有功效。

  • 徒劳无功-成语辞海

    徒劳无功tú láo wú gōng

    《管子·形势》:“与不可,强不能,告不知,谓之劳而无功。”朱熹注:“厌小而务大,忽近而图远,将徒劳而无功也。”徒劳:白费力气。功:功效。即白费力气,没有功效。也作“劳而无功”。

  • 无功受禄-成语辞海

    无功受禄wú gōng shòu lù

    功:功劳。禄:古代官吏的俸给。即没有功劳却享受优厚的俸禄。《诗·魏风·伐檀序》:“在位贪鄙,无功而受禄。”也作“无功而禄”。

  • 疑行无成,疑事无功-成语辞海

    疑行无成,疑事无功yí xíng wú chéng,yí shì wú gōng

    疑:怀疑,犹豫。功:效果。即行动犹豫不决就不会有成就,做事犹豫不决就不会有功效。《商君书·更法》:“臣闻之:疑行无成,疑事无功。君亟定变法之虑,殆无顾天下之议也。”也作“疑行无名,疑事无功”、“疑事无成,疑行无名”。

  • 自伐无功-成语辞海

    自伐无功zì fá wú gōng

    《老子·道经》:“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自伐:自我夸耀。功:功勋。形容喜欢自吹自擂的人建立不起功勋。

  • 疑行无成,疑事无功-兵法谋略辞典

    疑行无成,疑事无功

    对行动犹豫不决就不会成功;对事情犹豫不做就不会有收效。见于《商君书·更法》。

    遇事当断不断就会坐失良机,本应果断行动却徘徊踟蹰就会错过有利时机。失去战机就意味着失败。优柔寡断历来被视为败军的丧星。指挥员疑而不决,常常是对敌人情况若明若暗、对前景没有信心的表现。相反,军事指挥员应该在知己知彼的情况下,定下决心,迅速行动,使“智者不及谋,勇者不及怒”,这样的军事指挥员必胜无疑。当然,指挥果断决不是主观武断,更不是轻举妄动。

  • 有宜用委者,多恋无成,不忍无功-兵法谋略辞典

    有宜用委者,多恋无成,不忍无功

    想用“委”这个计谋,舍不得有所失就不能有所得,不能一时有所忍就不能建其功。委:抛弃,丢弃。按兵法权谋讲,“委”的中心思想在于:舍弃一些暂时的利益,造成歼敌的机会。其实质是“以利诱之”。见于《兵经百篇·委》。

    暂时的放弃,是为了长远的取得;局部的丧失,是为了全局的获取;少量的牺牲,是为了换取大的胜利。军事辩证法就是这样,得与失总是紧紧联系在一起。将欲取之,必先予之;将欲得之,必先弃之。什么都舍不得,什么都不忍心丢掉,其结果必定是一无所得。“多恋”之心,“不忍”之情,是小生产者的狭隘思想在军事指挥上的反映。其危害在于只看见自己的鼻子尖,只求眼前现得利,终究不能创奇迹,成大功。

  • 疑事无名,疑行无功-兵法谋略辞典

    疑事无名,疑行无功

    在事业上狐疑不决就不会有所作为;在行动上狐疑不决就不能取得成功。《兵·疑》:“疑事无名,疑行无功,天下未有疑而不败者也。”

    由于战争是充满不确实性的领域,作将帅的,对战场上纷纭复杂、真假杂沓的种种现象,不能不产生种种怀疑,多问几个为什么。但是,为了抓住稍纵即逝的战机,兵家又历来认为,为将者必须临机善断,决不能临阵犹豫,多疑必然导致失败。

  • 奖有功,励无功-兵法谋略辞典

    奖有功,励无功

    奖励有功将士,激励无功官兵。《吴子·卷下·励士第六》:“君举有功而进飨之,无功而励之。”

    军队的士气,是战斗力,也是夺取战争胜利的重要因素。吴起提出的提高士气的办法就是要“奖有功,励无功”,即对立有战功的将士以隆重的“进飨”,以示表彰;对没有立战功的将士,也要给予次等的犒赏,以示鼓励。这种主张,在今天还是有一定启示意义的。

  • 赏不加于无功,罚不加于无罪-兵法谋略辞典

    赏不加于无功,罚不加于无罪

    不要赏赐没有功劳的人;不要惩罚没有罪过的人。见于《韩非子·难一》。

    无功受赏,会使受赏者不思进取,建功立业,而是曲意阿谀奉迎,讨好上司。其他人也会因此而愤愤不平,不愿效命于疆场。可是,赏于无功,有百弊而无一利。同样,罚加无罪,受罚者内心自然不服,心怀怨恨。而其他人会同情弱者,替受害者鸣不平,诅咒掌权者。而且,由于滥施刑罚,使人人自危,难以上下同心,同舟共济。因此,古代善于管理国家和军队的人,总是反对赏于无功,罚于无罪。

  • 赏当其劳,无功者自退;罚当其罪,为恶者戒惧-兵法谋略辞典

    赏当其劳,无功者自退;罚当其罪,为恶者戒惧

    赏了真正有功劳的人,没有功劳的人就不争了;惩罚了真正有罪行的人,作恶的人就害怕了。见于唐吴兢《贞观政要·择官》。

    赏当其劳,罚当其罪,才能使法律发挥应有的作用,保持和提高法律的权威性。司法者必须贵贱同法,持之以平,量罪而罚,以功论赏,使刑罚得以正确使用。

  • 劳而无功-成语典故辞典

    劳而无功láo ér wú gōng

    语出春秋·齐·管仲《管子·形势篇》:“毋与不可,毋说不能,毋告不知。与不可,强(qiǎng音襁)不能,告不知,谓之劳而无功”。

    劳:劳苦。功:功效;成效。花了力气而没有收到成效。

    徒劳无益 徒劳无功

    劳苦功高 不劳而获 坐享其成

    “劳”,共七笔;不要读作lào。“无”,不要写作“旡(jì)”。

    事情也只好这样办,索性解决一下,较之天天对付,劳而无功的当然好得多。鲁迅:《两地书》六八)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