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扩走国学,专注于成语、字典、词典查询的国学网站平台,涵盖丰富的国学知识,帮助用户轻松学习成语、汉字和词语,提升国学素养。
当前位置:首页 > 成语 > 物物

物物(物物)是什么意思

  • 物物-诸子百家大辞典

    物物

    《庄子·山木》:“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指支配、主宰外物。前一物字为动词。

  • 物物者与物无际-诸子百家大辞典

    物物者与物无际

    《庄子·知北游》:“物物者与物无际,而物有际者,所谓物际者也。”意谓支配物的宇宙本体和各种事物之间没有界限,也就是道性内在于万物,无物非道。物物者,指自然造化、道。

  • 物物者非物-诸子百家大辞典

    物物者非物

    《庄子·知北游》:“有先天地生者物邪?物物者非物。”成玄英疏:“夫能物于物者,非物也。”意谓主宰、化生万物的道不是普通的具体事物,道是形而上的存在物。物物者,指自然之道。

  • 物物有理,事事有宜-诸子百家大辞典

    物物有理,事事有宜

    西晋哲学家郭象的观点。他进一步发展了《庄子》的怀疑论思想,把认识对象分为两方面:事物的现象是可以认识的,事物的本质、根源和规律是不可以认识的。他在《庄子·齐物论注》中说:“物物有理,事事有宜”、“夫物物自分,事事自别;而欲由己以分别之者,不见彼之自别也。”事物都有其自身道理和特征,而人们对事物的分别和认识并不符合事物本身的特征。郭象提出“天下莫不芒也”(同上)的观点,认为天下万物是茫然无知的,知者自知,生者自生,生不由知,万物独化而生,无本可溯,无源可寻,所以是不可认识的。

  • 事事物物-中华多用成语大辞典

    事事物物shìshì-wùwù

    【释义】:

    并列 每一事物;世间万事万物。《朱子语类》卷75:“事事物物皆有个道理。”△可泛指一切事物,也可单独指其中的某一事物。

  • 事事物物-古今成语大词典

    事事物物shì shì wù wù

    事情变化,物体运动,虽错综复杂,皆有规律。《朱子语类》七五:“事事物物皆有个道理。”

  • 物物交换-古今成语大词典

    物物交换wù wù jiāo huàn

    在原始社会后期,尚无货币,商品所有者之间互相以物物交换。郭沫若《中国史稿》一编二章三:“各地区氏族部落之间,既然有不同的经济特点和文化面貌,因而在彼此接触过程中,就产生了偶然性的物物交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