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扩走国学,专注于成语、字典、词典查询的国学网站平台,涵盖丰富的国学知识,帮助用户轻松学习成语、汉字和词语,提升国学素养。
当前位置:首页 > 成语 > 善喻

善喻(善喻)是什么意思

  • 君子善喻-诸子百家大辞典

    君子善喻

    儒家倡导的启发式教学方法之一。意谓君子善于比喻诱导启发学生。《礼记·学记》:“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儒家认为,善喻者引导而不牵制,严格而不压抑,开启门径而不和盘托出,遵循善喻的原则,能使学生感到师生亲和,学业易成并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 善喻-诸子百家大辞典

    善喻

    古代教学原则。意谓善于启发诱导。出自《学记》:“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这是对孔子“循循然善诱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学原则的继承与发挥。作者从教的角度,提出了启发式教学原则与方法,揭示了教与学的辩证关系。“道而弗牵”,郑玄注曰:“道,示之道深也。”引导学生但不牵他们走。“强而弗抑”,郑玄注曰:“抑,犹推也。”严格要求但不强迫。“开而弗达”,郑玄注曰:“开,为发头角。”开其端绪但不和盘托出。这一命题揭示出教师是教学的主体,要善“道”、“强”、“开”,又要“弗牵”、“弗抑”、“弗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喻,又要做到不牵学生走,师生间和悦;严格要求,又不施加压力,感到容易、自然;开其端绪又不和盘托出,学生自然就独立思考。教师使学生感到学习和悦、容易,能独立思考,就是善喻了。善喻也是能为师的条件之一。为师要喻,“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要善喻,要“和易以思”。还要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善喻这一思想为人类教育思想史增添了宝贵财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