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扩走国学,专注于成语、字典、词典查询的国学网站平台,涵盖丰富的国学知识,帮助用户轻松学习成语、汉字和词语,提升国学素养。
当前位置:首页 > 成语 > 世之治者,不绝于中

世之治者,不绝于中(世之治者,不絕于中)是什么意思

  • 世之治者,不绝于中-诸子百家大辞典

    世之治者,不绝于中

    韩非关于政治活动的一个基本分析。出自《韩非子·难势》:“世之治者不绝于中,吾所以为言势者,中也。中者,上不及尧、舜,而下亦不为桀、纣。”“中”是相对于“贤”和“不肖”而言的。在《八经》篇中,韩非提出:“下君尽己之能,中君尽人之力,上君尽人之智。”在《五蠹》中,韩非也指出,贤人和贞信之士,在一国之内,连十个也不会达到,而国家却需要几百人的官吏。如果一定要用贤人来治国,那必然会使官吏不足,从而造成“治者寡而乱者众矣”。由此可知,韩非所谓的“中”,既包括了“中主”,也包括了“中臣”。韩非通过对历史的考察发现,像尧舜那样的圣贤和像桀纣那样的奸雄,在历史上“千世而一出”,社会在绝大多数时间里,都是由那些平平常常的“中人”来治理的,这就是“所谓”世之治者,不绝于中”。因此,为了确保封建统治的长治久安,设计出一套能够“使中手御之”的“良马固车”,才是最迫切、最适用的。提出“中人”政治的思想,是韩非政治理论的一个特色。但是,提出“中人”政治并不等于提倡“中人”政治,因为君不必贤、臣不必贤与君不可贤、臣不可贤是有根本区别的,虽然韩非谈到过“使中主守法术,拙匠守规矩尺寸,则万不失矣”,但如果由此而推论出他认为巧匠守规矩尺寸反而不如拙匠守之为好,那将是荒谬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