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扩走国学,专注于成语、字典、词典查询的国学网站平台,涵盖丰富的国学知识,帮助用户轻松学习成语、汉字和词语,提升国学素养。
当前位置:首页 > 成语 > 善用兵者,无不正,无不奇

善用兵者,无不正,无不奇(善用兵者,無不正,無不奇)是什么意思

  • 善用兵者,无不正,无不奇-诸子百家大辞典

    善用兵者,无不正,无不奇

    《李卫公问对》根据战场情况灵活指挥的思想。奇正,本是古代兵家关于战术变换和兵力使用的用语。早在《孙子》一书中对其就有阐述。《李卫公问对》更深刻地指出,懂得奇正之用,才是善于用兵打仗的战将。“凡将,正而无奇,则守将也;奇而无正,则斗将也;奇正皆得,国之辅也”。为此,要注意以下3个方面:一是以奇正致敌虚实。“敌实,则我必以正;敌虚,则我必以奇”。二是示形以隐蔽奇正之变,造成敌人错觉,保证我出击行动的突然性。三是分合适宜。在兵力分散时以集中为奇,兵力集中时以分散为奇,做到“兵分而能合”。若能灵活掌握以上各项原则,变而神之,则可达到无不正,无不奇,使敌莫测的境地。这比《孙子》“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的论述更为丰富和深刻。

  • 善用兵者,无不正,无不奇,使敌莫测,故正亦胜,奇亦胜-兵法谋略辞典

    善用兵者,无不正,无不奇,使敌莫测,故正亦胜,奇亦胜

    善于用兵的人,无处不是正,无处不是奇,奇正灵活运用,使敌人无法做出正确判断,这样,用正兵打仗可以取胜,用奇兵打仗也可以取胜。见于《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卷上》。

    奇正同我国古代一些别的军事命题一样,既是军事的,又是哲学的,含义甚为广泛。李卫公李靖着重从战术角度揭示其含义,认为:“大众所合为正,将自所出为奇”,即采用正常的作战方法,用主力与敌人作战的是正兵;指挥员依据敌情,用变幻莫测的方法,对敌施行意外攻击的是奇兵。但这种区分只是相对的,奇正贵在“临时制变”,用兵作战必须根据战场情况灵活指挥,慧心独用。因此,李靖又指出:“凡将,正而无奇,则守将也;奇而无正,则斗将也”(仅会运用“正”法而不会运用“奇”法的,这只是善于防御的守将;仅会运用“奇”法而不会运用“正”法的,这只是善于进攻的斗将),只有“奇正皆得”“变而神之”的,才是辅佐国家、战无不胜的良将。

  • 善用兵者,无不正,无不奇,使敌莫测-中国军事名言辞典

    善用兵者,无不正,无不奇,使敌莫测

    善于指挥作战的将领,没有不用正兵的,也没有不用奇兵的;他们用奇还是用正,都是在于使敌人无法推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