脍人(脍人)是什么意思
脍人-古書典故辭典
脍人
唐代朱粲吃人肉的故事。《新唐书·朱粲传》:“粲大败,挈残士奔菊潭,遣使乞降,高祖以前御史大夫段确假散骑常侍劳之。确醉,戏粲曰:‘君脍人多矣,若为味?’粲曰:‘噉嗜酒人,正似糟豚。’确悸,骂曰:‘狂贼归朝,乃一奴耳!复得噬人乎?’粲惧,收确于坐,并从者数十,悉饔之,以飨左右。”饔:烹煮。
流脍人口-中华多用成语大辞典
流脍人口liúkuài-rénkǒu
【释义】:
述宾 脍,切细的肉。像精细的肉一样为人所嗜好。比喻诗文等被人广为传诵。明·王世贞《曲藻》:“杨状元慎才情盖世,所著有《洞天玄记》、《陶情乐府》、《续陶情乐府》,流脍人口,而颇不为当家所评。”△褒义。多用于形容诗文等。→脍炙人口
流脍人口-古今成语大词典
流脍人口liú kuài rén kǒu
脍:美味人人爱吃,因而流入人口而被称颂。多指被人称颂的诗词而言。明·王世贞《曲薄》:“杨状元慎,才情盖世,所著有《洞天玄记》、《陶情乐府》、《续陶情乐府》,流脍人口,而颇不为当家所许。”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