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扩走国学,专注于成语、字典、词典查询的国学网站平台,涵盖丰富的国学知识,帮助用户轻松学习成语、汉字和词语,提升国学素养。
当前位置:首页 > 成语 > 口诛笔伐

口诛笔伐(口誅筆伐)是什么意思

  • 口诛笔伐-古書典故辭典

    口诛笔伐

    用言语或文字指斥敌对者,或谴责坏人坏事。明代汪廷讷《三祝记·同谪》:“他捐廉弃耻,向权门富贵求贪,全不知口诛笔伐是诗人句,陇上墦间识者羞。”

  • 口诛笔伐-汉语成语大词典

    口诛笔伐kǒu zhū bǐ fá

    诛:责罚。伐:声讨。 用口头的和书面的形式进行批判抨击。明·汪廷讷《三祝记·同谪》:“他捐廉弃耻,向权门富贵贪求,全不知口诛笔伐是诗人句,垅上墦(fán)间识者羞。”(垅上墦间:田埂和坟间;这里用了齐人向东郭墦间祭者乞食,回家向妻妾炫耀的故事,见《孟子·离娄下》。)章炳麟《东京留学生欢迎会演说辞》:“孔子最是胆小,他《春秋》上虽有‘非世卿’的话,只是口诛笔伐,并不敢实行的。”朱自清《论标语口号》:“古语说‘口诛笔伐’,口和笔本来可以用来做战斗的武器。”

  • 口诛笔伐-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口诛笔伐kǒuzhūbǐfá

    用语言文字宣布罪状,进行声讨——歌功颂德

  • 口诛笔伐-新编成语词典

    口诛笔伐kǒu zhū bǐ fá

    诛:责罚。伐:讨伐,声讨。用言论、文字对坏人坏事进行无情的揭露和声讨。明·汪廷讷《三祝记·同谪》:“他捐廉弃耻,向权门富贵贪求,全不知口诛笔伐是诗人句,陇上墦间识者羞。”〔例〕对于破坏祖国统一的谬论,必须口诛笔伐,迎头痛击。

    〔反义〕歌功颂德

  • 口诛笔伐-中华词典宝库

    口诛笔伐kǒu zhū bǐ fá

    【释义】:

    诛:谴责。伐:讨伐,声讨。用语言文字进行谴责和声讨。

    【成语出处】:

    宋·吕祖谦:“君子所以口诛笔伐于荜门圭窦之间,而老奸巨猾心丧胆落。”

    【例句】:

    ①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六论“文人相轻”——二卖》:“假使他在叉麻将,念弥陀,一字不写,就决不会惹青年作家的口诛笔伐。”②朱自清《论标语口号》:“古语说‘口诛笔伐’,口和笔本来可以用来做战斗的武器。”

  • 口诛笔伐-中华成语大辞典

    口诛笔伐kǒu zhū bǐ fá

    口:指言语。诛:讨伐。笔:指文字。伐:征讨。用言语与文字揭露罪状或批判谬误。明·汪廷讷《三祝记·同谪》:“他捐廉弃耻,向权门富贵贪求,全不知口诛笔伐是诗人句,陇上璠间识者羞。”参看“笔诛墨伐”。〔例〕其实呢,罪是并不在“老”,而在于“卖”的,假使他在叉麻将,念弥陀,一字不写,就决不会惹青年作家的口诛笔伐。(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六论“文人相轻”——二卖》)

  • 口诛笔伐-简明成语词典

    口诛笔伐kǒu zhū bǐ fá

    诛:谴责。伐:讨伐,声讨。用言语和文字进行谴责和声讨。[也作]笔伐口诛笔诛口伐[近]鸣鼓而攻大张挞伐[反]歌功颂德树碑立传

  • 口诛笔伐-中华多用成语大辞典

    口诛笔伐kǒuzhū-bǐfá

    【释义】:

    并列 诛,责罚。伐,声讨。用言论和文字对坏人坏事进行斗争声讨,揭露罪状或批判错误。语出《异辞录》卷3:“甚至妻妾争之,无道处之,亦藉口诛笔伐之能,川泄其忿。”鲁迅《我之节烈观》:“于是造出了许多光荣的烈女,和许多被人口诛笔伐的不烈女。”△多用以向敌对者的揭批斗争方面。→声罪致讨 息事宁人。也作“笔伐口诛”。

  • 口诛笔伐-汉英成语词典

    口诛笔伐kǒu zhū bǐ fácondemn in both speech and writing

    用言语和文字斥责坏人的罪行,例对这种卖国求荣的人,我们必须口诛笔伐,使全国人民都看清他们丑恶的真面目。

    For those who turn traitor for personal gain,they should be condemned in both speech and writing so that all the people know about their repulsive act.

  • 口诛笔伐-汉语成语分类词典

    口诛笔伐kǒu zhū bǐ fá

    诛:责罚;伐:声讨。用言论和文字对坏人坏事进行斗争。

  • 口诛笔伐-中华成语辞海

    口诛笔伐kǒu zhū bǐ fá

    诛:谴责。伐:讨伐。用语言和文字进行谴责和讨伐。也用于谴责坏人坏事。明·汪廷讷《三祝记·同谪》:“他捐廉弃耻,向权门富贵贪求,全不知口诛笔伐是诗人句,陇上墦间识者羞。”

  • 口诛笔伐-成语辞海

    口诛笔伐kǒu zhū bǐ fá

    诛:痛斥,谴责。伐:声讨。即用语言文字进行谴责和声讨。也作“笔伐口诛”。

  • 口诛笔伐-古今成语大词典

    口诛笔伐kǒu zhū bí fá

    用语言文字揭露、批判坏人坏事。明·汪廷讷《三祝记·同谪》:“他捐廉弃耻,向权门富贵贪求,全不知口诛笔伐是诗人句,陇上墦间识者羞。”鲁迅《坟·我之节烈观》:“于是造出了许多光荣的烈女,和许多被人口诛笔伐的不烈女,只要平心一想,便觉不像人间应有的事情,何况说是道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