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扩走国学,专注于成语、字典、词典查询的国学网站平台,涵盖丰富的国学知识,帮助用户轻松学习成语、汉字和词语,提升国学素养。
当前位置:首页 > 成语 > 罄竹难书

罄竹难书(罄竹難書)是什么意思

  • 罄竹难书-古書典故辭典

    罄竹难书

    把所有竹简用完,也难以写尽。比喻罪恶多端。《旧唐书·李密传》记李密起草檄文,遍传郡县,列数隋炀帝十大罪恶,说:“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 罄竹难书-汉语成语大词典

    罄竹难书qìng zhú nán shū

    罄:尽。竹:这里指可供制成竹简的竹子。 原形容事端繁多,写不胜写。后用以形容罪状极多。语本《吕氏春秋·明理》“此皆乱国之所生也,不能胜数,尽荆越之竹,犹不能书”。《旧唐书·李密传》:“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清·昭梿(lián)《啸亭杂录·卷三·郭刘二疏》:“负恩之罪,罄竹难书,伏祈霆威,立加严谴。”韬奋《对国事的呼吁》:“然而国民党内反对派……学校管理特务化,与摧残文化教育、戕害青年的罪行,罄竹难书。”

  • 罄竹难书-新编成语词典

    罄竹难书qìng zhú nán shū

    罄:用尽。竹:古代写字的竹简。书:写。用尽南山的竹子做竹简也书写不完他的罪行。形容罪恶滔天,难以写完。《旧唐诗·李密传》:“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例〕这批逃窜犯沿途犯下了罄竹难书的罪行,老百姓对他们恨之入骨。

    〔近义〕擢发难数

  • 罄竹难书-中华词典宝库

    罄竹难书qìng zhú nán shū

    【释义】:

    罄:尽,完。竹:古代用来写字的竹简。书:写。用尽竹子,也难写完。原指事实多,难以写尽。后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

    【成语出处】:

    《吕氏春秋·明理》:“此皆乱国之所生也,不能胜数,尽荆、越之竹犹不能书。”明·文秉《先拨志始》卷下:“顺天府承刘志选,疏参都督张国纪罪状,罄竹难书。”

    【例句】:

    邹韬奋《对国事的呼吁》:“然而国民党内反动派……学校管理特务化,与摧残文化教育、戕害青年的罪行,罄竹难书。”孙中山《历年政治宣言》:“自满清盗窃中国,于今二百六十有八年,其间虐政罄竹难书。”

  • 罄竹难书-中华成语大辞典

    罄竹难书qìng zhú nán shū

    罄:用尽。竹:竹子,古代用竹片写字。书:写。形容罪恶事实很多,书写不尽。《吕氏春秋·明理》:“此皆乱国之所生也,不能胜数,尽荆越之竹,犹不能书。”汉·班固《汉书·公孙贺传》:“贺捕京师大侠朱安世以赎子罪。安世笑曰:‘南山之竹,不足受我辞。’”五代·后晋·刘昫等《旧唐书·李密传》:“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辨误〕“罄”不能写成“磬”。〔例〕反动派罪恶滔天,罄竹难书。

  • 罄竹难书-学生必备工具书

    罄竹难书qìng zhú nán shū

    【解词】 罄:用尽。竹:古时用来书写文字的竹片。书:写。

    【解义】 形容事情繁多,现形容罪行极多。〈贬〉

    【出处】 《旧唐书·李密传》:“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意思是:用尽南山竹子来做竹简,也写不完他的罪恶;决开东海的水也洗不尽他的罪恶。

    【例句】 他作恶多端,~。

  • 罄竹难书-简明成语词典

    罄竹难书qìng zhú nán shū

    罄:尽。竹:古代写字的竹简。用尽竹简,也写不完。多形容罪行累累,难以尽述。语本《吕氏春秋·明理》:“此皆乱国之所生也,不能胜数,尽荆越之竹犹不能书。”[近]擢发难数[反]一言蔽之[注意]难,不读nàn。

  • 罄竹难书-中华多用成语大辞典

    罄竹难书qìngzhú-nánshū

    【释义】:

    连动 罄,尽,用完。竹,竹简。纸发明之前,古人在竹简上书写。原意是用尽所有的竹简也写不完。语本《吕氏春秋·明理》:“乱国之所生也,不能胜数,尽荆越之竹犹不能书。”后专用来指罪恶多得写不完。《旧唐书·李密传》:“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邹韬奋《经历》:“摧残文化教育,戕害青年的罪行,罄竹难书而于今尤烈。”△贬义。用来形容罪大恶极。→罪恶滔天 功德无量。也作“竹罄南山”。

  • 罄竹难书-汉英成语词典

    罄竹难书qìng zhú nán shū(of crimes committed)too numerous to be recorded

    形容罪行多得即使用尽竹简也写不完,例日本军阀在我国所犯的罪行,罄竹难书。

    The crimes committed in China by Japan are too numerous to be lecorded.

  • 罄竹难书-汉英成语词典

    罄竹难书qìng zhú nán shū(of crimes committed)too numerous to be recorded

    形容罪状过多而无法写完,例日本军阀在我国所犯的罪行,真是罄竹难书。

    The crimes committed by the Japanese Imperialists in China are too numerous to be recorded.

  • 罄竹难书 擢发难数-同义成语词典

    罄竹难书 擢发难数

    罄竹难书 qìng zhú nán shū

    擢发难数 zhuó fà nán shǔ

    〔同〕其中第三字相同,都形容罪行极多,都是兼语式结构,都常作谓语、定语。

    〔异〕【罄竹难书】“罄”,尽;“竹”,古代用以写字的竹简。语出《吕氏春秋·明理》:“此皆敌国之所生也,不能胜数,尽荆越之竹,犹不能书。”又《旧唐书·李密传》:“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意谓用尽南山之竹也写不完他的罪行。后来人们用这一成语形象地描绘罪行之多,后也泛指事实多,写不尽。重在“书”上,极言“书不尽”。中性成语。比“擢发难数”通俗些,使用频率高。例:①他们朝思暮想,毁我“长城”,恨不得一个清早就把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连根拔掉!他们的滔天罪行,实在是罄竹难书!(柯岗《三战陇海·书后》)②然而,国民党内反动派…学校管理特务化,与摧残文化教育、戕害青年的罪行,罄竹难书。(韬奋《对国事的呼吁》)③在兵戈相向中,人性中的恶劣倾向大大发展,犯下的暴行罄竹难书。(安国梁《聊斋释真》第二章)

    【擢发难数】“擢”,拔。拔下全部头发也难以数清。形容罪恶多得数不清。语出《史记·范睢蔡泽列传》:“范睢曰:‘汝罪有几?’(须贾)曰:‘擢贾之发以续贾之罪,尚未足。’”成语重在其“数”,极言难以计数,含贬义,意思艰深,今使用频率较低。例:①聂士成与我们神拳是死敌,罪行擢发难数,有不共戴天之仇。(方遒《百年英烈传》第五十七回)②至于各省议员被明枪暗箭杀的,就更加擢发难数了。(陶菊隐《袁世凯演义》第二十三回)③尽管慈禧一生,劣迹昭彰,杀人擢发难数,但这段情节是虚构的。(吴同宾《残酷的坛子》)

    〔注〕此二成语有时连用,以增强语意。例:“四人帮”浪费人的时间,浪费人的宝贵青春,他们的罪行罄竹难书,擢发难数,毁灭人才是他们对国家、对人民欠下永远难以偿付的一笔债。(《光明日报》一九七八年三月十九日四版)

    辨误:“擢发难数”的“发”不读fā(出发的发),“数”不读shù(树)。

  • 罄竹难书-汉语成语分类词典

    罄竹难书qìng zhú nán shū

    罄:用尽。竹:古代把字写在竹片上。书:写。用尽终南山的竹子,也写不完他的罪行。《旧唐书·李密传》记载,李密数说隋炀帝的十大罪状,其中有这样一句话:“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 罄竹难书-中华成语辞海

    罄竹难书qìng zhú nán shū

    罄:尽,完;竹:古人写字的竹简。原形容事端繁多,写不胜写。《吕氏春秋·明理》:“此皆乱国之所生也,不能胜数,尽荆越之竹,犹不能书。”把竹简用光了都写不完。形容罪行多,难以述毕。

  • 罄竹难书-成语辞海

    罄竹难书qìng zhú nán shū

    罄:用尽。竹:古代写字用的竹简。书:写。即用尽所有的竹简也难写完。形容罪大恶极,难以写完。也形容事实很多,书写不尽。《旧唐书·李密传》:“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 罄竹难书-成语典故辞典

    罄竹难书qìng zhú nán shū

    语本战国·吕不韦等撰写《吕氏春秋·明理》:“此皆乱国之所生也,不能胜数,尽荆越之竹,犹不能书。”又见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隗嚣传》:“楚、越之竹,不足以书其恶。”又见五代·后晋·刘昫等撰写《旧唐书·李密传》:“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又见清·张廷玉等《明史·邹维琏传》:“维琏抗疏曰:“(魏)忠贤大奸大恶,罄竹难书”。

    罄:指器中空,引申为尽,完。竹:竹简,古人用来写字的东西。书:写。形容取所有竹子作简,也写不完其罪恶。有时也比喻事情太多,写不完,说不尽。

    擢发难数(擢:拔。拔下头发,数都数不清。比喻罪恶极大。)

    “罄”,下从缶;不要写作“磬(qìng)”。“难”,不要读作nàn。

    他们朝思暮想,毁我“长城”,恨不得一个清早就把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连根拔掉!他们的滔天罪行,实在是罄竹难书!(柯岗:《三战陇海·书后》)

  • 罄竹难书-古今成语大词典

    罄竹难书qìng zhú nán shū

    竹:竹简。古无纸以竹简代书。谓伐尽南山之竹,不足书其累累之罪。《旧唐书·李密传》数隋炀帝十罪,且曰:“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