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仇雪耻(報仇雪恥)是什么意思
报仇雪耻-汉语成语大词典
报仇雪耻bào chóu xuě chǐ
雪:洗掉。 打击仇敌,洗掉耻辱。语本《战国策·燕策二》“若先王之报怨雪耻”。《魏书·崔浩传》:“不思树党强邻,报仇雪耻,乃结忿于蠕蠕,背德于姚兴。”《水浒全传》第九十八回:“主女琼英,素有报仇雪耻之志。”明·张岱《王谑庵先生传》:“马士英称皇太后制,逃奔至浙,先生以书诋之曰:‘……夫越乃报仇雪耻之国,非藏垢纳污之地也!’” 也作【雪耻报仇】。《四世同堂·六四》:“假如他不敢去用自己的血去雪耻报仇,他自己的子孙将也沉沦在地狱中。” 又有①【报仇雪恨】。(雪恨:除冤解恨。)《元曲选·无名氏〈马陵道〉第四折》:“领将驱兵莫避难,报仇雪恨在今番。”《水浒全传》第四十一回:“正要驱除这等赃滥奸恶之人,与哥哥报仇雪恨。”《红日》第八章:“一颗报仇雪恨的心,驱使他逃了出来。”②【报恨雪冤】。《元曲选·关汉卿〈鲁斋郎〉第三折》:“他将了俺的媳妇,不敢向鲁斋郎报恨雪冤。”③【报仇泄恨】。《醒世恒言·张廷秀逃生救父》:“还候仁兄高发,替小弟做个报仇泄恨之人。”
报仇雪耻-中华成语大词典
报仇雪耻bào chóu xuě chǐ
雪:洗刷掉。报冤仇,洗刷耻辱。(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孙策传》(南朝·宋)裴松之注引《吴历》:“收拾流散,车据吴会,报仇雪耻,情愿相从。只要发个誓愿,方才相信。”(现代)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女吊》:“大概是明末的王思任说的罢:‘会稽乃报仇雪耻之乡,非藏垢纳污之地……’”也作“复仇雪耻”、“报仇雪恨”。(唐)令狐德棻等《周书·席困传》:“今梁氏失政,杨都覆没,湘东不能复仇雪耻,而骨肉相残。”《明史·李时勉传》:“谁选将练兵,亲君子,远小人,褒忠节,迎还车驾,复仇雪耻。”(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五十八回:“滥官害民贼徒!把我全家诛戮,今日正好报仇雪恨!”(清)钱彩《说岳全传》第四十七回:“若果有中兴之主,用贤去奸,奋志恢复,何难报仇雪恨,奠安百姓?”
报仇雪耻-实用分类典故辞典
报仇雪耻
【源出】:
《战国策·燕策二》
【解释】:
雪,洗掉。报仇恨,洗掉耻辱。原文:“若先王之报怨雪耻,夷万乘之强国。”也作“报怨雪耻”,“报仇雪恨”。
【用法】:
表示报冤仇,除怨恨。
【例句】:
女主琼瑛,素有报仇雪耻之志。(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九十八回)
报仇雪耻-中华词典宝库
报仇雪耻bào chóu xuě chǐ
【释义】:
雪:洗刷掉。报复冤仇,洗刷耻辱。
【成语出处】:
汉·刘向《战国策·燕策二》:“若先王之报仇雪耻,夷万乘之强国。”
【例句】:
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女吊》:“大概是明末的王思任说的罢:‘会稽乃报仇雪耻之乡,非藏垢纳污之地!’……”
报仇雪耻-简明成语词典
报仇雪耻bào chóu xuě chǐ
雪:清洗掉。报冤仇,洗刷耻辱。[近]报仇雪恨[反]含冤受屈忍气吞声
报仇雪耻-中华多用成语大辞典
报仇雪耻bàochóu-xuěchǐ
【释义】:
并列 打击仇敌,洗掉耻辱。语本《战国策·燕策二》:“若先王之报怨雪耻。”萧育轩《乱世少年》:“我向你保证,只要我活着,我就要为你报仇雪耻,一定做一个革命的好后代。”△用于写斗争。→扬眉吐气 洗雪冤仇 报仇雪恨 报仇泄恨
沉冤莫白 冤沉海底 忍辱负重。也作“雪耻报仇”、“复仇雪耻”。
报仇雪耻 报仇雪恨-同义成语词典
报仇雪耻 报仇雪恨
报仇雪耻 bào chóu xuě chǐ
报仇雪恨 bào chóu xuě hèn
〔同〕前三字相同,都有“报怨仇”的意思,都由两个动宾结构联合而成,都常作谓语,亦作定语。
〔异〕【报仇雪耻】报怨仇,洗耻辱。偏重在洗刷羞辱上。例:①在当时,赵构、黄潜善、汪伯彦之流,却只是醉心于扬州以及江南诸大城市的繁华富庶,并不把报仇雪耻、光复故物的事放在考虑之中,因而只顾向南逃窜。(邓广铭《岳飞传》第三章)②战国时吴越交兵,越败,越勾践卧薪尝胆,以图报仇雪耻。(谢云《预见》)
此成语亦作“雪耻报仇”。例:假如他不敢去用自己的血去雪耻报仇,他自己的子孙将也沉沦在地狱中。(老舍《四世同堂》六四)
【报仇雪恨】“雪”,洗去,除去。报怨仇,除怨恨。偏重在解除恨气上。例:①血不会白流。但简单的报仇雪恨,以血还血,不能使死者安心,也不能无愧于后世。(凌力《星星草》上卷第九章)②这些天,王永泰的心成天像刀割似的——指望军队打胜仗给他报仇雪恨。(杨沫《东方欲晓》第一部四)③只要闯王同你们能突围出去,就能够号召义军,报仇雪恨,拯救黎民百姓。(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二章)
〔注〕此二成语意义十分相近,但第四字“恨”和“耻”着重点不全相同,可根据表达的需要加以选用。
报仇雪耻-中华成语辞海
报仇雪耻bào chóu xuě chǐ
报复冤仇,洗刷所受的耻辱。《水浒传》九八回:“主女琼英,素有报仇雪耻之志。”聂绀弩《兔先生的发言》:“虽然报仇雪耻,从来不曾放在考虑之列;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道理,兔先生却是明白的。”
报仇雪耻-古今成语大词典
报仇雪耻bào chóu xuě chǐ
报冤仇大恨,洗除耻辱。《三国志·吴书·孙策传》注引《吴历》:“收合流散,东据吴会,报仇雪耻,为朝廷外藩。”《喻世明言》三九:“吾素有忠义之志,忽为奸人所陷,无由自明。初欲擒拿县尉,究问根由,报仇雪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