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齿相依 唇亡齿寒 辅车相依(唇齒相依 唇亡齒寒 輔車相依)是什么意思
唇齿相依 唇亡齿寒 辅车相依-同义成语词典
唇齿相依 唇亡齿寒 辅车相依
唇齿相依 chún chǐ xiāng yī
唇亡齿寒 chún wáng chǐ hán
辅车相依 fǔ chē xiāng yī
〔同〕都为比喻性成语,都比喻“两者关系密切”。均语本《左传·僖公五年》:“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在句中都常作谓语、定语。
〔异〕【唇齿相依】嘴唇和牙齿互相依靠。比喻双方关系密切,利害与共。偏重指两者紧密依存。前半截为“名-名”联合结构,后半截为“副-动”偏正结构。例:①晋西北根据地与陕甘宁根据地隔黄河相望,一衣带水,唇齿相依。(傅民、彭军《晋西北绅士赴延安参观记·告我河东父老》)②而且,从研究现状,在对新时期小说创作整体趋向的总体考察中,从主题意蕴、结构状态、叙述方式、语言传达等角度入手所作的探索,都已相当深入,而这些角度又都与故事这个小说的基本层面唇齿相依。(叶世祥《故事:从一个角度透视新时期小说的宏观走向》)③螺丝屿与南岙岛有着唇齿相依的关系。(张凤雏《沙滩上的脚印》)
【唇亡齿寒】“亡”,失去。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双方关系密切,失去一方,另一方就受到威胁和损害。偏重指失去一方后所造成的后果。前后两截均为主谓结构,两截之间为连动关系。例:①曹帅与敬帅唇亡齿寒,利害与共,岂肯真地使敬帅屈居闯王麾下?(姚雪垠《李自成》第三卷上册第十三章)②赵国和我们是兄弟之邦,赵国亡了,秦国一定要来吞灭我们。我们不要忘记了,“唇亡齿寒”的教训。(郭沫若《虎符》第一幕)③孙传芳大有唇亡齿寒之忧,加紧备战。奉浙战争风云,日趋浓厚。(来新夏等《北洋军阀史稿》第四章)
【辅车相依】“辅”,颊骨;“车”,牙床。颊骨和牙床互相依附。比喻两者关系非常密切,互相依存。一说“辅”为车两旁之板,大车载物必用辅支持,故辅与车有相依之关系。较艰涩深奥,仅用于书面。前半截为“名-名”联合结构,后半截为“副-动”偏正结构,前后两截之间为主谓关系。例:①他们这时以辅车相依的形态所编辑发行的报章,是Iskra(《火花》)。(鲁迅《〈艺术论〉译本序》)②这几支游寇,也确实是互相交结,构成一种辅车相依之势的。(邓广铭《岳飞传》第四章)③江宛柳报告文学创作中的崇高,还有另一个内容--与军人辅车相依的军人妻子们的女性崇高。(唐鸿棣《捕摄美,报告美,创造美--论江宛柳的报告文学创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