沽名钓誉 盗名欺世(沽名釣譽 盜名欺世)是什么意思
沽名钓誉 盗名欺世-同义成语词典
沽名钓誉 盗名欺世
沽名钓誉 gū míng diào yù
盗名欺世 dào míng qī shì
〔同〕“名”是其中相同的语素,都有“无耻地谋取”的意思,都由两个动宾结构联合而成,在句中常作谓语,亦作定语等。
〔异〕【沽名钓誉】“沽”,买。“钓”,用饵引鱼上钩,比喻用手段取得。指用矫情做作,用手段猎取名声或赞誉。其手法多半是公开的,故意做作的。例:①可恨乡邦士绅大户,都是鼠目寸光,只知敲剥小民,不知大难将至,反说弟故意沽名钓誉,笼络人心,好像有不可告人的心思。(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八章)②他总想别出心计,做一些替自己沽名钓誉的事儿,获得闯王的欢心。(姚雪垠《李自成》第三卷第三十六章)
此成语又作“沽誉钓名”、“沽名吊誉”等。例:(罗振玉)自充遗老,其实也是一片虚伪,聊借此沽誉钓名而已。(郭沫若《鲁迅与王国维》)
【盗名欺世】“盗”,用不正当手段取得;“世”,世人。窃取名誉,欺骗世人。其手法有公开的,亦有不公开的。语意较重。例:①近来大名鼎鼎的考据学家很多,伪书却日见风行,我看那些考据学家都是盗名欺世的。(郁达夫《采石矶》)②盗名欺世小爬虫,以假充真变色龙。(董必武《偶成》)
此成语亦作“欺世盗名”。例:“欺世盗名”者有之,盗卖名以欺世者又有之,世事也真是五花八门。(鲁迅《花边文学·大小骗》)
〔注〕下面一段文字中前边用成语“沽名钓誉”,后边用“欺世盗名”,既可以避免用词上的重复,亦可看出前者语义较轻,后者语义较重:顾炎武屡次坚决地拒修《明史》,并叫别人不要再推荐他。当时就有人劝他:不妨任人去推荐,推荐了再拒绝,岂不能博得更高的名誉吗?但顾炎武决不愿意干这种沽名钓誉的事。…可见他的拒入史馆,完全出于自身的道德名节,而决无欺世盗名之想。(王镇远《顾炎武与〈明史〉》)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