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扩走国学,专注于成语、字典、词典查询的国学网站平台,涵盖丰富的国学知识,帮助用户轻松学习成语、汉字和词语,提升国学素养。
当前位置:首页 > 成语 > 石沉大海 杳无音信

石沉大海 杳无音信(石沈大海 杳無音信)是什么意思

  • 石沉大海 杳无音信-同义成语词典

    石沉大海 杳无音信

    石沉大海 shí chén dà hǎi

    杳无音信 yǎo wú yīn xìn

    〔同〕都表示始终没有消息,都常作谓语。

    〔异〕【石沉大海】石头沉到海底。比喻始终得不到一点消息或不见踪影。后半截“大海”是偏正结构,跟前边是“主-动-宾”关系。在句中除了作谓语外还可以作定语和宾语。例:①每个学期他虽然照例要递四五次申请书,但每次总是石沉大海,没有结果。(叶君健《母校》)②这时候,他的部队到了保定附近,既无饷银,也无粮草。上书兵部,如同石沉大海。(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十二章)③像煞有介事,一次一次倒来问了好几次,开给他们一张失单了,隔两天又要开,——哼,以后呢,可就石沉大海,音讯儿全没有了。(茅盾《委屈》)

    【杳无音信】“杳”,无影无声;“音信”,消息,回信。没有一点消息。直陈性成语。后半截“音信”为联合结构,前半截是偏正结构,前后两截是动宾关系。在句中一般只作谓语。例:①小可特为公孙胜先生回蓟州去,杳无音信,今奉晁、宋二将令,差遣来蓟州探听消息。(〔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十回)②几天过去了,林菊依然杳无音信。(郑荣臣《琵琶情》)③一盼再盼,谈话记录石沉大海,杳无音信。(铁竹伟《霜重色愈浓——陈毅在“文化大革命”中》第十三章)

    〔注〕“杳无音信”亦作“杳无音讯”,并且能同“石沉大海”连用。其中“石沉大海”为喻体,“杳无音讯”为喻解。例:凡是皮尔住过的地方,我都接连发了几封信。三个月过去了,半年过去了,仍如石沉大海,杳无音讯。(向明《一曲遥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