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扩走国学,专注于成语、字典、词典查询的国学网站平台,涵盖丰富的国学知识,帮助用户轻松学习成语、汉字和词语,提升国学素养。
当前位置:首页 > 成语 > 推波助澜 兴风作浪

推波助澜 兴风作浪(推波助瀾 興風作浪)是什么意思

  • 推波助澜 兴风作浪-同义成语词典

    推波助澜 兴风作浪

    推波助澜 tuī bō zhù lán

    兴风作浪 xīng fēng zuò làng

    〔同〕都可以指“制造事端”,都由两个动宾结构联合而成,都多作谓语、定语。

    〔异〕【推波助澜】“澜”,大波浪。比喻从旁鼓动,使事态扩大。常含贬义。也可指推动、助长事物的发展,使之更成熟;或者指文艺作品的情节推向新高潮,此时无贬义。例:①而当时所谓士大夫者,以沽名泄愤之故,推波助澜,无风作浪,不惜挠天下之耳目,以集矢于一二任事之人。(梁启超《王荆公传》第三章)②一般吃洋饭、放洋屁的留学生和西崽,更是推波助澜说中华民族性果然如洋大人所云。(邓中夏《贡献于新诗人之前》)③这一类戏曲在旧时代能够受到群众普遍的喜爱,这应该是关键所在吧!自然,艺术魅力是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的。(秦牧《漫谈〈雏凤凌空〉的传奇故事》)

    【兴风作浪】“兴”、“作”,引起。原指神话小说中妖魔鬼怪施展法术掀起风浪,后多比无事生非,制造事端。所指多是主动兴起的。比喻义含贬义。例:①可笑那班小人,抓住人家一点差处,便想兴风作浪。(曾朴《孽海花》第二十回)②陈同志讲到“三种人”时也说:“若干年后,到了气候适宜的时候,党内有什么风浪的时候,他们就会跳出来兴风作浪,再次为害国家,为害人民。”读这段话,使人有服清醒剂之感。(冯英子《打、砸、抢以外》)

    〔注〕下面例句中同时运用了这两个成语以加强语意:“批邓”、“评法批儒”、“评宋江”,哪一件没有他们在其中推波助澜,兴风作浪!(冯英子《打、砸、抢以外》)

    辨误:“兴风作浪”的“兴”不读xìng(幸)。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