剜肉补疮 饮鸩止渴(剜肉補瘡 飲鸩止渴)是什么意思
剜肉补疮 饮鸩止渴-同义成语词典
剜肉补疮 饮鸩止渴
剜肉补疮 wān ròu bǔ chuāng
饮鸩止渴 yǐn zhèn zhǐ kě
〔同〕都是比喻性成语,比喻“用有害的办法来救急”;前后两截均为动宾结构,两截之间又均为连动关系;都常作谓语、定语,亦作宾语。
〔异〕【剜肉补疮】“剜”,用刀挖去。挖下身上的好肉去补疮口。比喻为救眼前之急,不顾将来的痛苦和后果。语本聂夷中《咏田家》:“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语意轻。较通俗易懂。例:①自西捻入陕以来,清军连战连败,不得不剜肉补疮,把驻在陕甘交界的防回的部队撤下来阻击捻军。(凌力《星星草》下卷第十四章)②为难的是人欠我欠之间尚差六百光景,那只有用剜肉补疮的方法拼命放盘卖贱货,且捞几个钱来渡过眼前再说。(茅盾《林家铺子》)
此成语又作“挖肉补疮”、“剜肉医疮”等。例:一个军官站起来,双手撑住桌沿,两臂不停地颤动,说:“纯粹是挖肉补疮!”(杜鹏程《保卫延安》第二章)
【饮鸩止渴】“鸩”,传说中的毒鸟,用它的羽毛泡的酒有剧毒。喝毒酒解渴。比喻用十分有害的办法应急,不顾致命的后果。语本《后汉书·霍谓传》:“譬犹疗饥于附子,止渴于酖(鸩)毒,未入肠胃,已绝咽喉。”语意重。色彩较典雅。例:①杨嗣昌的加征练饷办法是使朝廷饮鸩止渴。(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二章)②年纪大一点的轿夫多数抽大烟,因为他们的体力不够,不得不用这种兴奋剂来刺激,明知这是饮鸩止渴,但是也无其他办法。(巴金《谈〈憩园〉》)③他们明知是饮鸩止渴的高利贷,借了高利贷十九都要破产,然而他们为“先公家之急?!”起见,仍然只好先求对付现状。(范长江《中国的西北角·祁连山北的旅行》)
辨误:“饮鸩止渴”的“鸩”不要读作jiū,也不能写作“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