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孙齑臼(外孫齑臼)是什么意思
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古書典故辭典
黄绢幼妇外孙齑臼
“为绝妙好辞”四字的隐语。《世说新语·捷悟》:“魏武帝过曹娥碑下,杨修从碑背上见题作‘黄绢幼妇外孙虀(jī积)臼’八字,魏武谓修曰:‘解不?’答曰:‘解。’魏武曰:‘卿未可言,待我思之。’行三十里,魏武乃曰:‘吾已得。’令修别记所知。修曰:‘黄绢,色丝也,于字为绝;幼妇,少女也。于字为妙;外孙,女子也,于字为好;虀臼,受辛也,于字为辤,所谓绝妙好辤也。’”魏武帝:指曹操。按“受辛”合为“辤”,是“辞”的异体字。
黄绢幼妇,外孙齑臼-中华成语辞海
黄绢幼妇,外孙齑臼huáng juān yòu fù,wài sūn jī jiù
汉察邕为《曹娥碑文》所作的称赞言辞,为“绝妙好辞”四字的隐语。人莫之解。据《世说新语·捷悟》载:杨修随曹操行军,过碑下,见此八字,操问修解否。修曰:‘黄绢,色丝也,于字为‘绝’;幼妇,少女也,于字为‘妙’;外孙,女子也,于字为‘好’;齑臼,受辛也,于字为‘辤’(辞)。所谓‘绝妙好辞’也。后因用其指美妙的文章。也省作“黄绢外孙”。唐·卢肇《被谪连州》诗:“黄绢外孙翻得罪,华颠故老莫相嗤。”也单用“黄绢幼妇”。宋·金盈之《醉翁谈录》一:“文妙黄绢幼妇,赋高乌有子虚。”
外孙齑臼-中华成语辞海
外孙齑臼wài sūn jī jiù
齑:捣碎的姜、蒜、韭菜等;臼:用石头制成,样子象盆。“绝妙好辞”的隐语,即极好的文词。晋·裴启《语林》:“曹公(曹操)至江南,读曹娥碑文,背上别有八字,其辞云:‘黄绢幼妇,外孙蒜臼。’曹公见之不解,而谓德祖(杨修):‘卿知之不?’德祖曰:‘知之。’曹公曰:‘卿且勿言,待我思之。’行卅里,曹公始得,令祖先说,祖曰:‘黄绢色丝,“绝”字也;幼妇少女,“妙”字也;外孙女子,“好”字也;蒜臼受辛,“辤”(辞)字也。谓“绝妙好辤”。’曹公笑曰:‘实如孤意。’俗云‘有智无智隔卅里’,此之谓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