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先爲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是什么意思
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兵法谋略辞典
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首先创造条件不被敌人战胜,然后创造条件、寻找战机战胜敌人。见于《孙子兵法·形篇》。
这是孙武提出的一个很有价值的用兵思想——先胜战略思想。这个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思想,是指在对战争全局的运筹策划上,一要搞好战备,创造胜敌条件;二要谋形造势,创造取胜的有利态势。其要义在于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
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中国军事知识辞典
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一种作战思想。语源于《孙子·形篇》:“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意为军队作战,首先要使自己不被敌人战胜,然后再寻找敌人可能被我战胜的可乘之隙。
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中国军事名言辞典
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首先造成不可被敌人战胜的条件,来等待敌人发生错误而使我们有可能战胜敌人。公元618年,李世民和西秦薛仁果战于高摭城(今陕西长武县北)。李世民首先坚守工事,不急于应战,待相持60余天,西秦军粮食已尽、军心动摇之时,出其不意地进行内外夹击,取得了全盘胜利。
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中国军事名言辞典
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
自古善于指导战争的人,总是首先注意克服自己的缺点和弱点,使敌人无隙可寻,创造不被敌人战胜的条件,以此来等待敌人暴露弱点、发生错误,从而使我有机会战胜敌人。消灭自己的弱点,使敌人不能战胜我,这种主动权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而敌人犯不犯错误,什么时候暴露弱点,使我们可以战胜它,这在于敌人。为:做。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