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扩走国学,专注于成语、字典、词典查询的国学网站平台,涵盖丰富的国学知识,帮助用户轻松学习成语、汉字和词语,提升国学素养。
当前位置:首页 > 成语 > 殳

殳(殳)是什么意思

  • 殳书-古書典故辭典

    殳书

    秦时八种字体之一,因刻于兵器上。故称殳(shū书)书。汉代许慎《说文解字叙》:“自尔秦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殳书,八曰隶书。”唐代徐坚等辑《初学记》:“殳书,铭于戈戟也。”

  • 殳-中国军事知识辞典

    又叫做杵、杖、棒等,是一种竹、木制的打击兵器。三代(夏、商、周)时列为五兵之一,是军队中的基本武器,用坚木制成,长一丈二尺,一端为八棱形,没有刃,周围九寸。这种兵器的特点是制作简单,材料容易搜集,可以大量供应。春秋时期的殳,从单纯木制发展为套有尖角形的铜头。战国时期,殳开始改为铁制尖头。后来出现的铁杖、铁掊、棒、棍等,都是殳的演进。

  • 伯也执殳,为王前驱-中国军事名言辞典

    伯也执殳,为王前驱

    意谓丈夫啊拿着长殳,为王打仗当先锋。伯:古代女子对其丈夫的一种爱称。也:语助词,表停顿。殳(shū抒):兵器名,竹制杖类,长一丈二尺。前驱:先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