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扩走国学,专注于成语、字典、词典查询的国学网站平台,涵盖丰富的国学知识,帮助用户轻松学习成语、汉字和词语,提升国学素养。
当前位置:首页 > 成语 > 兵革

兵革(兵革)是什么意思

  • 兵革之祸-中华成语大词典

    兵革之祸bīng gé zhī huò

    兵:士兵、兵器。革:皮革,用皮革做的战服。兵革:引申为战争。指发生战争。(汉)班固《汉书·五行志中之下》:“将有急怒之谋,以生兵革之祸。”

  • 兵革之祸-实用分类典故辞典

    兵革之祸

    【源出】:

    《汉书·五行志中之下》

    【解释】:

    兵革,兵器和铠甲,引申为战争。发生了战争这样的大祸。原文:“将有意乱之谋,以生兵革之祸。”

    【用法】:

    指战事。

    【例句】:

    兵革之祸,使多少人民生命财产毁灭!

  • 兵革互兴-中华成语大辞典

    兵革互兴bīng gé hù xīng

    兵革:兵器衣甲,指战争。兴:发动,兴起。互相发动战争,战乱相继发生。形容时代不安定,战乱频仍。南朝·梁·江淹《铜剑赞序》:“春秋迄于战国,战国至于秦时,攻争纷乱,兵革互兴。”〔例〕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在非洲、中东、东南亚等地区,不少国家兵革互兴,局部战争始终没有停止过。

  • 兵革满道-中华成语大辞典

    兵革满道bīng gé mǎn dào

    兵:兵器。革:甲胄。战乱中军用的武器装备散乱地遗弃,塞满了道路。形容战祸伤亡惨重。汉·王充《论衡·寒温》:“六国亡时,秦汉之际,诸侯相伐,兵革满道。”

  • 兵革之士-中华成语大辞典

    兵革之士bīng gé zhī shì

    兵:武器。革:甲胄。手拿武器、身穿甲胄的战士。《庄子·徐无鬼》:“兵革之士乐战,枯槁之士宿名。”王先谦注:“久于兵革,以战为乐。山林枯槁,留恋名高。”

  • 兵革者国之用,城垒者国之固-诸子百家大辞典

    兵革者国之用,城垒者国之固

    《盐铁论》中桑弘羊等重视国防和战备的思想。语见《和亲》篇。在汉代昭帝时所举行的盐铁会议上,围绕着对汉武帝征匈奴战争的评价以及是否应当加强边防建设问题,发生了激烈的争论。以贤良文学为一方,根据儒家的兵论宗旨,主张“贵以德而贱用兵”,以德亲近匈奴。御史大夫桑弘羊等则针锋相对地提出:“知文而不知武”,犹“知一而不知二”。自古以来,人们就“蒐狝振旅而数军实”,并“筑城以自守,设械以自备”,以防止因苟且偷安放松对患难的警惕性,防止不讲仁义道德的敌人趁机加害于己。他们还从春秋时行仁义,汉初实行和亲政策的经验教训出发,强调匈奴反复无信,百约百叛,故不可对之存有丝毫幻想。否则匈奴轻举潜进,以袭空虚,是要大祸临头的。这一思想直接继承了先秦兵家“有备无患”的思想主张,驳斥了贤良文学们轻视军备的迂腐之见,对当时的边防建设有积极的影响。

  • 兵革互兴-中华多用成语大辞典

    兵革互兴bīnggé-hùxīng

    【释义】:

    主谓 战争此起彼伏。南朝梁·江淹《铜剑赞序》:“春秋迄于战国,战国至于秦时,攻争纷乱,兵革互兴。”△多用于战争方面。

  • 兵革之祸-中华多用成语大辞典

    兵革之祸bīnggézhīhuò

    【释义】:

    偏正 兵革,兵器战甲,引申为战争。发生战争的祸害。《汉书·五行志》:“将有急怒之谋,以生兵革之祸。”△多用于战争方面。

  • 兵革互兴-中华成语辞海

    兵革互兴bīng gé hù xīng

    兵革:兵器甲胄的总称,指战争;兴:兴起;互兴:交替发生。战乱不断发生。形容战乱频繁。南朝·梁·江淹《铜剑赞序》:“春秋迄于战国,攻争纷乱,兵革互兴。”

  • 兵革满道-中华成语辞海

    兵革满道bīng gé mǎn dào

    兵革:兵器甲胄的总称,指战争。战争中武器装备到处丢弃,塞满道路。形容战争非常的激烈。汉·王充《论衡·寒温》:“六国亡时,秦汉之际,诸侯相伐,兵革满道。”

  • 威之所慑,未事革兵而先已惧,既事兵革而莫能敌-兵法谋略辞典

    威之所慑,未事革兵而先已惧,既事兵革而莫能敌

    威的慑服力量,未发兵时能使敌人闻风丧胆,部队出动后没有谁能抵挡。威:威力,威严。见于《兵经百篇·威》。

    威是军队士气旺盛、有战斗力的标志。军威振奋,万众一心,反映着军队英勇无敌的精神风貌和攻无不克的潜在能量,能给敌人以强大的精神威慑。以威慑力量来战胜敌人,体现了“上兵伐谋”的思想。

  • 兵革-中国军事知识辞典

    兵革

    中国古代军事术语。革,用皮革制的甲。兵革是兵器衣甲的总称。《孟子·公孙丑下》:“兵革非不坚也”。

  • 兵革者国之用,城垒者国之固也。而欲罢之,是去表见里,示匈奴心腹也-中国军事名言辞典

    兵革者国之用,城垒者国之固也。而欲罢之,是去表见里,示匈奴心腹也

    军队是保卫国家的,城墙、堡垒是用来巩固国防的。想把这些去掉,就是去表见里,把内部情况暴露给匈奴。说明军队和防御设施都不可缺少。兵革:兵器甲胄的总称,此指军队。用:需要。固:巩固。罢:废除。匈奴:指侵扰汉地的北方民族。

  • 械用兵革攻完便利者强,械用兵革窳楛不便利者弱-中国军事名言辞典

    械用兵革攻完便利者强,械用兵革窳楛不便利者弱

    所用器械、兵器、盔甲坚固适用的,就强;武器装备粗劣不适用的,就弱。革:指甲衣等装备。攻完:坚固,攻与功通。窳楛(yǔkǔ羽苦):不结实,粗糙,质量差。

  • 善执生者,陵行不辟兕虎,入军不被兵革-中国军事名言辞典

    善执生者,陵行不辟兕虎,入军不被兵革

    善于保存自己的人,走山路不躲避兕虎,在战场上不穿甲胄。喻指勇敢,不怕死是最好的防身武器。执:保持。陵:山陵。兕(sì):古代犀牛一类的兽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