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湘鄂西革命根據地)是什么意思
湘鄂西革命根据地-中国军事知识辞典
湘鄂西革命根据地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之一。位于湖南、湖北两省西部边界地区,包括湘鄂边、洪湖、巴兴归、襄枣宜等根据地。1928年初,共产党人贺龙、周逸群回到湘鄂西,在1927年9月,段德昌、段玉林等当地农民起义的基础上,发动荆江两岸的年关暴动和湘鄂边起义,先后开辟了湘鄂边和洪湖革命根据地,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后改称红二军)和第六军。1930年7月,两块根据地发展成为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红二军和红六军合编为红军第二军团。1930年9月12日,邓中夏到洪湖任中共鄂西特委书记及红二军团政委。不久,为统一领导鄂西及湘鄂边地区的工作,成立中共湘鄂西特委和湘鄂西联县政府。此外,1927年冬至1929年,巴(东)、兴(山)、(秭)归地区和襄(阳)、枣(阳)、宜(城)地区的中共地方组织,领导群众起义,建立了两块根据地和红军第四十九师、第二十六师。1931年3月,中共湘鄂西中央分局成立。同月,红二军团改成红三军,转战鄂西北,创建了鄂西北根据地。1932年夏,湘鄂西根据地发展到包括二十多个县的地区,红军和地方武装约三万余人。1932年秋,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红三军未能粉碎国民党军的第四次“围剿”,退出洪湖根据地,在湘鄂川边流动游击。1934年6月,红三军由湘鄂边转至黔东地区,10月和任弼时等率领的红军第六军会师,创建了湘鄂川黔根据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