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尘走俗(抗塵走俗)是什么意思
抗尘走俗-汉语成语大词典
抗尘走俗kàng chén zǒu sú
抗:冒着。尘:尘土,风尘。走:跑。俗:世俗,尘俗。 形容为名利等世俗事务而忙碌奔走。语本南朝·齐·孔稚圭《北山移文》“焚芰(jì)制而裂荷衣,抗尘容而走俗状”。(芰制荷衣:用菱草与荷花作的衣服,指隐士的衣服。)宋·无名氏《宣和画谱》卷十:“(关仝)尤喜作秋山寒林与其村居野渡……使其见者悠然如在灞桥风雪中,三峡闻猿时,不复有抗尘走俗之状。”《艺风堂友朋书札·恽祖翼·五》“老亲家著作名山,享受人间清福,下视抗尘走俗,不啻境隔仙凡,羡甚羡甚。”郭沫若《行路难》:“山神有灵,能够使他不再‘焚芰裂荷,抗尘走俗’吗?”
抗尘走俗-实用分类典故辞典
抗尘走俗
【源出】:
南朝齐·孔稚圭《北山移文》
【解释】:
抗,举,引申为表现;尘,尘世;俗,世俗。以污浊的面容,奔走于世俗之中。原文:“焚芰制而裂荷衣,抗尘容而走俗状。”
【用法】:
比喻热中名利,到处奔走。
【例句】:
我们单位的第一把手离休后,他抗尘走俗,多方奔走,希望能继任,但结果却未能达到目的。
抗尘走俗-中华词典宝库
抗尘走俗kàng chén zǒu sú
【释义】:
抗:高举,引申为表现出:尘、俗:尘世、世俗。奔走于尘俗之中。形容热衷于名利,为名利而奔走忙碌。
【成语出处】:
南朝·齐·孔稚圭《北山移文》:“焚芰制而裂荷衣,抗尘容而走俗状。”
【例句】:
宋·赵佶《宣和画谱》卷十:“尤喜作秋山寒林与其村居野渡……不复有市朝抗尘走俗之状。”
抗尘走俗-中华成语大辞典
抗尘走俗kàng chén zǒu sú
抗:高举,引申为显现出。尘:指尘容(尘世的仪容)。走:奔走,忙碌。以庸俗的嘴脸奔走于世俗之中。形容热中名利,奔走钻营。南朝·齐·孔稚圭《北山移文》:“焚芰制而裂荷衣,抗尘容而走俗状。”宋《宣和书谱·劝君诗》:“(张徐州)不以利名芥蒂于胸次,……故其胸中流出而见于笔画者,无复有抗尘走俗之状。”〔例〕这位老先生自命清高,谈吐之间颇有超凡脱俗之风,然而却又奔走于权门,其抗尘走俗之状可掬。
抗尘走俗-中华多用成语大辞典
抗尘走俗kàngchén-zǒusú
【释义】:
并列 抗,举,引申为表现。尘,尘容,面容。走,跑,奔走。以庸俗之面容奔走于尘俗之中。指为名利而忙碌,热衷于求名逐利。语本南朝齐·孔稚珪《北山移文》:“焚芰制而裂荷衣,抗尘容而走俗状。”元·顾英《饯谢子阑》:“抗尘走俗山泽容。”△贬义。用来描写只为追名逐利的庸俗之辈。→伤风辱节 屈膝求荣
高风亮节 光明磊落
抗尘走俗-汉语成语分类词典
抗尘走俗kàng chén zǒu sú
抗:举,引申为表现。尘:尘容,面容。走:奔走。以庸俗的面容,奔走于世俗之中。比喻热衷于营求名利。《文选·南朝·齐·孔德璋〈北山移文〉》:“焚芰制而裂荷衣,抗尘容而走俗状。”《宣和书谱·十一卷·〈劝君诗〉》:“(张徐州)不以利名荠蒂于胸次,……故其胸中流出而见於笔画者,无复有抗尘走俗之状。”
抗尘走俗-中华成语辞海
抗尘走俗kàng chén zǒu sú
抗:举,表现。尘:世俗。奔走于尘世之中,形容为名利而忙碌的形态。南齐·孔稚圭《北山移文》:“焚芰制而裂莎衣,抗尘容而走俗状。”
抗尘走俗-成语辞海
抗尘走俗kàng chén zǒu sú
抗:举,引申为表现。尘:尘世。俗:世俗。即表现出污浊的面容,奔走于世俗之中。形容为名利而奔忙。
抗尘走俗-古今成语大词典
抗尘走俗kàng chén zǒu sú
在尘世中挣扎,在流俗中奔走。喻热衷于名利。南朝齐·孔稚珪《北山移文》:“焚芰制而裂荷衣,抗尘容而走俗状。”《宣和画谱·张徐州》:“(不以利名芥蒂于胸次)故其胸次流出而见于笔画者,无复有抗尘走俗之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