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班


拼音
zhū bān
注音
ㄓㄨ ㄅㄢ

朱班zhū bān

  1. 亦作“朱斑”。

  2. 红色的花纹。

分解意思

  • 拼音 zhū,shú 部首 木 总笔画 6

    朱 [ zhū ] 1. 红色。 如 朱红。朱批。朱笔。朱文(印章上的阳文)。朱门(红漆大门,旧时指豪富人家)。 2. 矿物名。 如 朱砂(无机化合物,中医用于镇静剂。亦称“辰砂”、“丹砂”)。朱墨。 3. 姓。 朱 [ shú ] 1. 〔~提(shí)〕古地名。 汉武帝 时置县,治所在今 云南省 昭通县 境。后立为郡。

  • 拼音 bān 部首 玉 总笔画 10

    班 [ bān ] 1. 一群人按次序排成的行列。 如 排班。按部就班。 2. 工作或学习的组织。 如 班组。班级。班长。班主任。领班。 3. 军队编制中的基层单位,在“排”以下。 4. 工作按时间分成的段落,亦指工作场所。 如 早班。下班。值班。班房。 5. 定时开行(xíng)的。 如 班车。班机。班期。 6. 量词(a.用于人群,如“这~人真能干”;b.用于定时开行的交通运输工具,如“他搭下一~飞机走”)。 7. 调回或调动(军队)。 如 班师。班兵。 8. 古同“斑”,杂色。 9. 姓。

引证文献

  1. 亦作“朱斑”。红色的花纹。

    《后汉书·舆服志上》:“乘舆、金根、安车、立车,轮皆朱班重牙。”
    唐•温庭筠 《懊恼曲》:“庐江 小吏朱斑轮,柳缕吐芽香玉春。”

国语辞典

网络解释

朱班

zhū bān ㄓㄨ ㄅㄢ朱班

亦作“ 朱斑 ”。 红色的花纹。《后汉书·舆服志上》:“乘舆、金根、安车、立车,轮皆朱班重牙。” 唐 温庭筠 《懊恼曲》:“ 庐江 小吏朱斑轮,柳缕吐芽香玉春。”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