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鼠族


拼音
hēi shǔ zú
注音
ㄏㄟ ㄕㄨˇ ㄗㄨˊ

黑鼠族hēi shǔ zú

  1. 契丹的一个种族。

分解意思

  • 拼音 hēi 部首 黑 总笔画 12

    黑 [ hēi ] 1. 像墨和煤那样的颜色,与“白”相对。 如 黑白。 2. 暗,光线不足。 如 黑暗。黑夜。 3. 隐蔽的,非法的。 如 黑枪。黑市。黑社会。 4. 恶毒。 如 黑心。 5. 姓。

  • 拼音 shǔ 部首 鼠 总笔画 13

    鼠 [ shǔ ] 1. 哺乳动物的一科,门齿终生持续生长,常借啮物以磨短,繁殖迅速,种类甚多,有的能传播鼠疫等病原,并为害农林草原,盗食粮食,破坏贮藏物、建筑物等(俗称“耗子”)。 如 老鼠。鼠胆。鼠目寸光。投鼠忌器。鼠辈。 2. 隐忧。 如 鼠思。

  • 拼音 zú 部首 方 总笔画 11

    族 [ zú ] 1. 亲属,泛指同姓之亲。 如 族规。族长。家族。 2. 指具有共同起源和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 如 种族。 3. 指在历史上形成的人群的稳定共同体,他们有共同的语言、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心理素质。 如 民族。 4. 聚居而有血统关系的人群的统称。 如 宗族。氏族。部族。 5. 事物有共同属性的一大类。 如 芳香族。 6. 封建时代的一种残酷刑罚,一人有罪,把全家或包括母亲、妻家的人都杀死。 如 族灭。 7. 聚合,集中。 如 云气不待族而雨。

引证文献

  1. 契丹 的一个种族。 《辽史·地理志一》:“泰州,德昌军,节度。本 契丹 二十部族放牧之地。因 黑鼠族 累犯 通化州,民不能御,遂移东南六百里来,建城居之,以近本族。

    引黑鼠 穴居,肤黑,吻鋭,类鼠,故以名。”

国语辞典

网络解释

黑鼠族

黑鼠族是汉语词汇,拼音为hēi shǔ zú ,指一种鼠类,出自《辽史·地理志一》。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