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柄


拼音
mín bǐng
注音
ㄇㄧㄣˊ ㄅㄧㄥˇ

民柄mín bǐng

  1. 对臣民的赏罚之权。

分解意思

  • 拼音 mín 部首 氏 总笔画 5

    民 [ mín ] 1. 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 如 人民。民主。民国。民法。公民(在一国内有国籍,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的人)。国民(具有国籍的人)。 2. 指人或人群。 如 居民。民族。 3. 劳动大众的,非官方的。 如 民间。民歌。民谚。民风。民情。 4. 某族的人。 如 汉民。回民。 5. 从事不同职业的人。 如 农民。渔民。 6. 非军事的。 如 民品。民航。 7. 同“苠”。

  • 拼音 bǐng 部首 木 总笔画 9

    柄 [ bǐng ] 1. 植物的花、叶或果实跟枝茎连着的部分。 如 叶柄。花柄。 2. 器物上的把儿。 如 刀柄。勺柄。 3. 量词,用于有柄物。 如 一柄伞。 4. 喻在言行上被人抓住的材料。 如 把(bǎ)柄。话柄。 5. 执掌。 如 柄政(执掌政权)。柄国。 6. 权。 如 国柄。民柄。 7. 根本。 如 “谦,德之柄也”。

引证文献

  1. 对臣民的赏罚之权。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既有利权,又执民柄,将何惧焉?”
    杜预 注:“赏罸为民柄。”

国语辞典

网络解释

民柄

民柄是汉语词汇,拼音mín bǐng,意思是对臣民的赏罚之权。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