戍役


拼音
shù yì
注音
ㄕㄨˋ ㄧˋ

戍役shù yì

  1. 戍边的军士。戍守边疆。

分解意思

  • 拼音 shù 部首 戈 总笔画 6

    戍 [ shù ] 1. 军队防守。 如 卫戍。戍边。戍守。

  • 拼音 yì 部首 彳 总笔画 7

    役 [ yì ] 1. 服兵务,从军。 如 从役。现役。 2. 战事。 如 战役。 3. 服劳力之事。 如 劳役。徭役。 4. 使唤。 如 役使。奴役。 5. 被役使的人。 如 役夫。役徒。仆役。杂役。

引证文献

  1. 戍边的军士。

    《诗·小雅·采薇序》:“以天子之命命将率,遣戍役,以守卫中国。”
    唐•李端 《奉送宋中丞使河源》诗:“东周 遣戍役,才子欲离羣。”

  2. 戍守边疆。

    《资治通鉴·晋惠帝太安二年》:“诸流民及戍役者多从之。太守 弓钦 遣兵讨之,不胜。”
    宋•曾巩 《福州上执政书》:“而推至於戍役之人,亦劳之以‘王事靡盬,忧我父母’,则先王之政,即人之心,莫大於此也。”

国语辞典

戍役shù yì

  1. 守边的事。

  2. 守边的军士。

    《诗经·小雅·采薇·序》:「以天子之命,命将率遣戍役,以守卫中国。」
    唐·杜甫〈又上后园山脚〉诗:「非关风露凋,曾是戍役伤。」

  3. 充军的刑罚。

网络解释

戍役

释义

(1).戍边的军士。《诗·小雅·采薇序》:“以天子之命命将率,遣戍役,以守卫中国。” 唐 李端 《奉送宋中丞使河源》诗:“ 东周 遣戍役,才子欲离羣。”

(2).戍守边疆。《资治通鉴·晋惠帝太安二年》:“诸流民及戍役者多从之。太守 弓钦 遣兵讨之,不胜。” 宋 曾巩 《福州上执政书》:“而推至於戍役之人,亦劳之以‘王事靡盬,忧我父母’,则先王之政,即人之心,莫大於此也。”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