禀牍


拼音
bǐng dú
注音
ㄅㄧㄥˇ ㄉㄨˊ
繁体
稟牘

禀牍bǐng dú

  1. 亦作“禀牍”。

  2. 呈给上级的文书。

分解意思

  • 拼音 bǐng 部首 示 总笔画 13

    禀 [ bǐng ] 1. 承受,生成的。 如 禀性。禀赋。 2. 指下对上报告。 如 禀报。禀复。回禀。

  • 拼音 dú 部首 片 总笔画 12

    牍 [ dú ] 1. 古代写字用的木片。 如 文牍(公文)。尺牍(书信)。案牍。 2. 古代乐器名。

引证文献

  1. 亦作“禀牘”。呈给上级的文书。

    引清•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承事上司》:“或因要务,应修禀牘,更须悉白情事。”
    清•薛福成 《<出使四国公牍>序》:“曰详文,曰稟牘,皆以下官告其上官者也。”
    姚琮 《史致谔的档案说明》:“内容为 史致谔 禀牍的底稿,可供研究 太平天囯 史者参考。”

国语辞典

网络解释

禀牍

bǐng dú ㄅㄧㄥˇ ㄉㄨˊ

禀牍(禀牍)

亦作“禀牍”。 呈给上级的文书。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承事上司》:“或因要务,应修禀牍,更须悉白情事。” 清 薛福成 《序》:“曰详文,曰禀牍,皆以下官告其上官者也。” 姚琮 《史致谔的档案说明》:“内容为 史致谔 禀牍的底稿,可供研究 太平天囯 史者参考。”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