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荼


拼音
kǔ tú
注音
ㄎㄨˇ ㄊㄨˊ

苦荼kǔ tú

  1. 指茶。

  2. 苦菜。

分解意思

  • 拼音 kǔ 部首 艸 总笔画 8

    苦 [ kǔ ] 1. 像胆汁或黄连的滋味,与“甘”相对。 如 甘苦。苦胆。苦瓜。 2. 感觉难受的。 如 苦境。苦海(原为佛教用语,后喻很苦的环境)。苦闷。含辛茹苦。吃苦耐劳。苦恼。 3. 为某种事所苦。 如 苦雨。苦旱。苦夏。苦于(❶对某种情况感到苦恼;❷表示相比之下更苦些)。 4. 有耐心地,尽力地。 如 苦劝。苦口婆心。刻苦。苦心孤诣。 5. 使受苦。 如 那件事可苦了你啦!

  • 拼音 tú 部首 艸 总笔画 10

    荼 [ tú ] 1. 古书上说的一种苦菜。 如 荼毒(“荼”是苦菜,“毒”指毒虫毒蛇之类,喻毒害,如“荼荼生灵”)。 2. 古书上指茅草的白花。 如 如火如荼。 3. 古同“涂”,涂炭。

引证文献

  1. 指茶。

    《尔雅·释木》:“檟,苦荼。”
    郭璞 注:“今呼早采者为荼,晚取者为茗,一名荈, 蜀 人名之苦荼。”
    郝懿行 义疏:“今‘茶’字古作‘荼’……至 唐•陆羽 著《茶经》,始减一画作‘茶’,今则知茶不復知荼矣。”
    唐•陆羽 《茶经·七之事》:“《华佗食论》:‘苦荼久食益意思。’”

  2. 苦菜。

    《诗·邶风·谷风》:“谁谓荼苦?其甘如薺。”
    毛 传:“荼,苦菜也。”
    清•和邦额 《夜谭随录·崔秀才》:“君不见栖栖穷巷孤寒儒,此时此际如苦荼。”

国语辞典

苦荼kǔ tú

  1. 茶。

    《尔雅·释木》:「槚,苦荼。」
    宋·邢昺·疏:「树小似栀子,冬生叶,可煮作羹饮。今呼早采者为荼,晚取者为茗。」

  2. 苦菜的别称。参见「苦菜」条。

网络解释

苦荼

kǔ tú ㄎㄨˇ ㄊㄨˊ

苦荼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