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和艺术,有时指文学或表演艺术。
例文艺作品" class=primary href=/cidian/ci-1f08345938>文艺作品。文艺演出。
英literature and art;
指写作技巧。
英writing technique;
经术。
例文艺日进。
英article;
文 [ wén ] 1.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 如 灿若文锦。 2. 刺画花纹。 如 文身。 3. 记录语言的符号。 如 文字。文盲。以文害辞。 4.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 如 文凭。文艺。文体。文典。文苑。文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文采( ① 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 ② 错杂艳丽的色彩)。 5.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 如 文化。文物。 6.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 如 天文。水文。 7. 旧时指礼节仪式。 如 虚文。繁文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 8. 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 如 文质彬彬。 9. 温和。 如 文火。文静。文雅。 10. 指非军事的。 如 文职。文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 11. 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 如 文言。文白间杂。 12. 专指社会科学。 如 文科。 13. 掩饰。 如 文过饰非。 14. 量词,指旧时小铜钱。 如 一文不名。 15. 姓。
艺 [ yì ] 1. 才能,技能,技术。 如 工艺。技艺。文艺。艺人。艺术(①戏剧、曲艺、音乐、美术、建筑、舞蹈、电影、诗和文学等的总称;②指富有创造性的方式、方法;③形状独特而美观的)。艺苑奇葩。艺高人胆大。 2. 种植。 如 园艺。 3. 准则、法度、限度。 如 “骄泰奢侈,贪欲无艺。”
亦作“文蓺”。
指撰述和写作方面的学问。
引《大戴礼记·文王官人》:“有隐於知理者,有隐於文艺者。”
晋•葛洪 《抱朴子·自叙》:“洪 祖父学无不涉,究测精微,文蓺之高,一时莫伦。”
明•汪道昆 《洛水悲》:“论君家文艺呵,真箇是人文纪纲。”
《天雨花》第一回:“我思女子之中,若通些文艺,必竟脱俗。”
指文学创作。
引南朝•梁 刘勰 《文心雕龙·养气》:“是以吐纳文蓺,务在节宣。”
官名。即 唐 代所置之文学。
引宋•赵令畤 《侯鲭录》卷二:“王钦若 仲至,仁宗 时名儒, 原叔 之子,大臣荐文艺,召试学士院。”
纪传体史书的一部分。《新唐书》、《金史》均有“文艺传”,记文艺家" class=primary href=/cidian/ci-1068818856>文艺家事迹。
引宋•孙奕 《履斋示儿编·史体因革》:“传之为体,大抵记公卿之行事, 曄 始传文苑, 隋 曰文学, 唐 曰文艺。”
文学与艺术。
引鲁迅 《坟·论睁了眼看》:“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
毛泽东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结论三:“我们不赞成把文艺的重要性强调到错误的程度,但也不赞成把文艺的重要性估计不足。”
撰述、写作之事。
引《大戴礼记·文王官人》:「有隐于文艺者,有隐于廉勇者。」
文学与艺术的合称。包括文学、美术、音乐、建筑等。
文艺 Literature and art:文学和艺术,有时指文学或表演艺术,是人们对生活的提炼,升华和表达。文艺的开始意味着人类的文艺复兴,人类将重新发现了人和人格的伟大,肯定了人的价值和能力,提出人要养育人格,个性应该智慧;一致幸福的求实精神,对人首先要研究个究竟,决不满足于对其他事物的一知半解,为创造现实幸福生活而奋斗的乐观进取精神,把人从以往历史、民族、宗教、地域等诸多划分的桎梏下解放出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