堡坞


拼音
pù wù
注音
ㄆㄨˋ ㄨˋ
繁体
堡塢

堡坞pù wù

  1. 碉堡。

  2. 修筑堡坞

分解意思

  • 拼音 bǎo,bǔ,pù 部首 土 总笔画 12

    堡 [ bǎo ] 1. 军事上防守用的建筑物。 如 堡垒。城堡。桥头堡。 2. 古代指土筑的小城。 如 “徐嵩、胡空各聚众五千,据险筑堡以自固”。 堡 [ bǔ ] 1. 有城墙的村镇,泛指村庄(多用于地名)。 如 堡子。马家堡。 堡 [ pù ] 1. 古同“铺”,驿站(今用于地名)。 如 十里堡。

  • 拼音 wù 部首 土 总笔画 7

    坞 [ wù ] 1. 小障蔽物,防卫用的小堡。亦称“庳城”。 2. 四面高中间凹下的地方。 如 山坞。花坞。 3. 水边建筑的停船或修造船只的地方。 如 船坞。

引证文献

  1. 碉堡。

    引唐•柳宗元 《小石城山记》:“其上为睥睨梁欐之形,其旁出堡坞。”

  2. 修筑堡坞。

    引清•魏源 《苗疆敕建傅巡抚祠碑铭》:“傅公 遂陟厥原,相厥隘而堡坞之,衣哺其流离而屯守之,训练之。”

国语辞典

堡坞bǎo wù

  1. 泥土筑成的小城。

    引唐·柳宗元〈小石城山记〉:「其上为睥睨梁?之形,其旁出堡坞,有若门焉。」

网络解释

堡坞

【词目】堡坞

【拼音】bǎo wù

【注音】 ㄆㄨˋ ㄨˋ

【基本解释】碉堡,城堡,土堡。

碉堡,城堡,土堡。

修筑堡坞。

碉堡,城堡,土堡。

唐·柳宗元《小石城山记》:“其上为睥睨梁欐之形,其旁出堡坞。”(上方的山石形成了女墙和栋梁的形状,旁边又凸出一座天然的堡垒。”

2.修筑堡坞。

清·魏源《苗疆敕建傅巡抚祠碑铭》:“ 傅公遂陟厥原,相厥隘而堡坞之,衣哺其流离而屯守之,训练之。”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