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章


拼音
xiàn zhāng
注音
ㄒㄧㄢˋ ㄓㄤ
词性
名词
繁体
憲章

宪章xiàn zhāng

  1. 典章制度。

    英charter;

分解意思

  • 拼音 xiàn 部首 宀 总笔画 9

    宪 [ xiàn ] 1. 法令。 如 宪章。宪令。宪兵。 2. 指“宪法”。 如 违宪。立宪。制宪。

  • 拼音 zhāng 部首 音 总笔画 11

    章 [ zhāng ] 1. 歌曲诗文的段落。 如 章节。章句。乐章。章回体。顺理成章。断章取义。 2. 条目,规程。 如 章程。章法。简章。党章。约法三章。 3. 修理。 如 杂乱无章。 4. 花纹,文采。 如 黑质而白章。 5. 戳记。 如 图章。盖章。 6. 佩带的身上的标志。 如 袖章。领章。徽章。像章。 7. 奏本。 如 奏章。本章。 8. 同“彰”,彰明。 9. 姓。

引证文献

  1. 典章制度。

    《后汉书·袁绍传》:“触情放慝,不顾宪章。”
    北齐•颜之推 《颜氏家训·文章》:“朝廷宪章,军旅誓誥,敷显仁义,发明功德,牧民建国,施用多途。”
    唐•吴兢 《贞观政要·论赦令》:“智者不肯为恶,愚人好犯宪章。”
    明•汤显祖 《南柯记·荐佐》:“庶使臣政绩有闻,宪章无紊。”

  2. 引申指法度。

    引唐•李白 《古风》之一:“废兴虽万变,宪章亦已沦。”
    王琦 注:“宪章,谓诗之法度。”

  3. 效法。

    《礼记·中庸》:“仲尼 祖述 尧 舜,宪章 文 武。”
    宋•苏轼 《集英殿春宴教坊词·教坊致语》:“宪章六圣之典謨,斟酌百王之礼乐。”
    《明史·蒋德璟传》:“愿宪章二祖,修復旧制。”
    清•龚自珍 《古史钩沉论二》:“盖宪章者 文 武,而匪宪章 宣王,史之小罪三。”

  4. 具有宪法作用的文件。亦指规定国际机构的宗旨、原则、组织的文件,如《联合国宪章》

国语辞典

宪章xiàn zhāng

  1. 法度典章。

    引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诏策》:「诏赐邓禹,称司徒为尧,敕责侯霸,称黄钺一下:若斯之类,实乖宪章。」
    《新唐书·卷九八·马周传·赞曰》:「由一介草茅言天下事,若素宦于朝,明习宪章者,非王佐才,畴以及兹?」

  2. 遵守法制。

    《礼记·中庸》:「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

网络解释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