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姓


拼音
yì xìng
注音
ㄧˋ ㄒㄧㄥˋ

易姓yì xìng

  1. 古代帝王把国家视为一姓之家业,故称改朝换代为“易姓”。

分解意思

  • 拼音 yì 部首 日 总笔画 8

    易 [ yì ] 1. 不费力,与“难”相对。 如 容易。易与(容易对付)。易于。 2. 和悦。 如 平易(➊态度谦逊和蔼;➋指语言文字浅显)。 3. 改变。 如 易手。易地。变易。 4. 交换。 如 交易。贸易。 5. 轻慢。 如 贵货易土。 6. 芟治草木。 如 易墓(除治墓地的草木)。易其田畴。 7. 古书名,《易》即《易经》,也称《周易》。 8. 姓。

  • 拼音 xìng 部首 女 总笔画 8

    姓 [ xìng ] 1. 表明家族的字。 如 姓氏。姓名。贵姓(询问对方姓氏的敬辞)。 2. 平民。 如 万姓。老百姓。

引证文献

  1. 古代帝王把国家视为一姓之家业,故称改朝换代为“易姓”。

    《史记·历书》:“王者易姓受命,必慎始初。”
    《汉书·谷永传》:“如使危亡之言輒上闻,则 商 周 不易姓而迭兴。”
    宋•无名氏 《儒林公议》卷上:“太祖 承 五代 易姓之后,知人心未固。”
    明•李贽 《藏书·武臣传·李勣》:“盖至于易姓受命,改 唐•为 周,然后知其罪不独在 李勣、许敬宗,而在 褚遂良、长孙无忌 等矣。”

国语辞典

易姓yì xìng

  1. 君主时代视国家为一姓的事业,故称朝代改换为「易姓」。

    《史记·卷二六·历书》:「王者易姓受命,必慎始初。」
    《汉书·卷八五·谷永传》:「如使危亡之言辄上闻,则商周不易姓而迭兴。」

  2. 改换原来的姓。

    例如:「行不改名,坐不易姓。」

网络解释

易姓 (姓氏)

易氏,中国姓氏之一,发源地主要是河北、山西太原和山东,出自《史记·封禅书》,来源于黄帝象日月之形,始祖为中山王尚工。

易姓 (汉语词汇)

古代帝王把国家视为一姓之家业,故称改朝换代为“易姓”。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