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作“焉耳”。
于是,而已。
焉 [ yān ] 1. 与介词“于”加代词“是”相当。 如 心不在焉。不复出焉。 2. 乃,才。 如 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 3. 文言疑问词,怎么,哪儿。 如 且焉置土石? 4. 文言助词。 如 又何戚焉。
尔 [ ěr ] 1. 你,你的。 如 尔父。尔辈。尔汝(你我相称,关系密切)。尔曹(你们这些人)。尔虞我诈。 2. 如此。 如 偶尔。不过尔尔。 3. 那,其(指时间)。 如 尔时。尔后。 4. 而已,罢了(亦作“耳”)。 如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5. 词尾,相当于“地”、“然”。 如 卓尔。率尔(轻易地)。
亦作“焉耳”。于是,而已。
引《穀梁传·僖公二十年》:“秋, 齐 人 狄 人盟於 邢,邢 为主焉尔。”
何休 注:“焉尔,犹於是也。”
《孟子·梁惠王上》:“寡人之於国也,尽心焉耳矣。”
焦循 正义:“焉耳,当作焉尔。”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明诗》:“三百之蔽,义归无邪,持之为训,有符焉尔。”
鲁迅 《<嵇康集>序》:“恨学识荒陋,疏失盖多,亦第欲存留旧文,得稍流布焉尔。”
语尾辞。无意义,如口语中的「罢了」。
引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明诗》:「三百之蔽,义归无邪,持之为训,有符焉尔。」
焉尔,读音yān ěr,是汉语词汇,解释为于是,而已。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